「台灣首部政治原創劇」、「觀眾試映口碑爆棚」是〈國際橋牌社〉在推出前未演先轟動
的主要原因,行銷團隊在推廣這齣戲劇上非常成功,也讓它的討論熱度遲遲居高不下,但
是看完十集之後我內心卻是滿滿的失望,以下聽我娓娓道來。
SPOILER
ALERT
微
雷
慎
入
.
.
「政治」這個議題在台灣雖然人民能無時刻、自由自在地討論,但在戲劇及電影中卻鮮少
出現,也因此〈國際橋牌社〉才會造成這麼大的輿論話題,但是,我認為一齣戲劇的成功
否,最重要的並不是「主題」本身的獨特性或代表性,而是「故事」本身的結構完整性,
就〈國際〉來說,劇本是完完全全的不及格的。
.
在這齣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創作團隊想要影射的各種人物及史實,但要在短短十集的內容
裡塞滿這麼多東西本身就有難度,再加上要把這些事件順利地串聯起來,〈國際〉顯然是
手法過於粗糙,劇情十分破碎,也沒有明顯的主線與支線,讓我十分困惑,也許有些經歷
過那個年代的人會感受的許多共鳴,但身為20多歲的年輕人,對於劇中的事件實屬陌生,
即使歷史課有學過,也是皮毛而已,讓我很難對於這些歷史感到同理,更遑論產生共鳴了
。
.
再來談談劇中的人物塑造,除了經歷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家屬許芷伶及日本企業的主管佐藤
小姐之外,其餘絕大多數的角色都十分扁平,報社的總編和記者,每次的互動模式幾乎一
樣,一開始會覺得有趣,但後來就顯得無聊;行政院長秘書章有成每次說話看起來都像缺
乏靈魂的空殼 ;總統和行政院長的對白本應精彩地針鋒相對,但對白實在缺乏氣勢與戲
劇張力,就政治劇來說,氛圍的營造還有非常多進步的空間。
.
在寫這篇劇評前,我看了許多相關的報導和專訪,有一篇的標題寫道「打造台版紙牌屋…
..(以下略」,我真的覺得荒謬到不行!在這裡要強調,我並不是一抹滅整個製作團隊努
力的成果,而是它們完全是不同Level的作品,〈紙牌屋〉的厲害之處在於明確且厚實的
角色塑造,並由主角充滿野心和算計的角度,讓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一步跟著他往
上爬,但〈國際〉卻反其道而行,把重點放在影射這些歷史人物與事件,讓角色們相形失
色,讓我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政治並非像劇中這麼簡單,想辦法救單一事件攻擊對手,
到對方面前嗆個兩句沾沾自喜,然後就什麼事都不做,讓對方有時間反擊,政治應該要是
像鄉民說的「下好大一盤棋」,必須要有遠見,要有周全的計謀,這樣才會呈現出雙方精
彩的交鋒,而不是你一刀我一刀這麼單純的。
.
以政治為題材的〈國際橋牌社〉在台灣的戲劇界開了第一槍,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終究
還是勇敢地碰觸了這個議題,我想有很多人都是跟我一樣恨鐵不成鋼,明明具有潛力卻成
果不佳,真的很可惜,日前也為了第二季的補助金也鬧出了不少新聞,希望下一季不要再
為了影射而塞進一堆歷史事件了,雖然很方便,有史實基礎加以改編就好,但對於劇情卻
是沒有加分的功用,好好完整地說一個故事,這樣就足以構成一齣優質的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