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一些雜感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6-07-09 16:05:53
  就說你的態度是有問題的。
  如果你真有其他較順暢管道的話,幹嘛還上來求教?
  各宗教高士通常會有兩種態度對初機之人,一種是高傲的態度(
有的是故意裝的來試試你,有的是本來就是如此。)另一種是慈悲為
懷的態度。但至於此人有沒有料,那又是另一回事。
  姑且不論古人說什麼「散盡家財,但求一法」的比喻,但很多人
求法是跪著給紅包的,但也別想對方就會全盤托出。
  就如同本人幾次訪道的經驗(不限道教),對方與你對彼此都不
熟,加上對師門口訣什麼的都是有保密義務的,初次見面頂多打個哈
哈就不錯了。(老實說,後來我對訪道這種事情就沒什麼意願了,還
寧願去看別人寫的訪道經驗談之類的書籍,省時又省力。)
  再談法門有無高低優劣之分,其實是沒有的。重點是它適不適合
現在的你,這就是好方法了。
  因為程度或資質不夠練某法效率很低,並不是某法很差勁,而是
自己或是老師不懂得這個道理,或是只懂此法,不懂他法。
  有的時候是真的得靠自己去try的,去try看看自己練那種方法效
率高,而不是照書上或老師教的全盤吸收去練的。這除了自己的知識
及判斷力要高,有時候也帶有一定的風險。最終每個人會整理出一套
獨特的練法,但這又未必一定適合於他人。
  偶然間我在看佛教或瑜珈的書籍時,發現與我師門的道家法門在
理論或方法上有部分共通之處,總是會心微笑,一來覺得吾道不孤,
又發現不同門派的方法固然有共通之處,但有些微不同,截長補短,
起碼在眼界上也能有所長進。
  回想以前受教於家師前,心中考慮許久,後來作了一個異夢,有
十餘名老人在夢中開會討論我要不要去學,而我在旁邊看著他們討論
,後來會議結果是不要學,我醒來之後,也就意志堅定。經過了一年
多之後,我才向家師學習法門(大概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家師即仙
逝了),於是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我看了不少書籍,但即使到了現在,
反而覺得其實那一年多的閱讀準備時間,其實還是很不足的。
  最後想起家師生前說他以前是只收中年以上的人為徒,因為在社
會上歷練過,跟年輕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有感而發,這算是我對你最後的慈悲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