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SICA (二楞子)
2017-07-22 12:36:48N你好!
*哲這個字尚書解作智。
*近代治史者分三派:考古、釋古、疑古。疑古派說:古史是層累(累積的累)造成的。
例如你看到高山、可知道他曾經是滄海、地層變動一層層堆積上來的?歷史人物歷史事實
都是有其動因背景也是一代代累積下來的。所以看到高山你無妨懷疑設想滄海。
他總不是表面那樣子。
*錢穆不算是疑古派。單純你說他懷疑老子後出就是疑古派?那是不對的。老子是否後出
是一種學術公案。
*疑古派雖然破壞超過建設。頂多多像是古希臘的辯士派(詭辯派)。
因為破壞就是一種建設。……對於一切東西,說他是什麼就是什麼,說他不是什麼就不是
什麼,這全在於人……沒有一個東西真算是有,即有亦不能知,即知亦不能告人………
崇尚懷疑、破除成見。
他推倒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人思考沒有負擔就是輕鬆。
*你談到的認識論不知道是不是知識論的異名?我是用古印度的量論看待的:
現量(感官感覺到的、無錯謬的)、比量(正確的推理得來的)、聖教量(各自所依循的
經典)。這三種量都可以作為依據討論。
*至於你提到的象數派?言下之意頗為不屑?我是這樣看:今本易經一樣是流傳數千年。
漢朝就定本。不見得比考古的本子差。至於易經可不可以再插入更多意義?總是不可能
無限制。我對考古的本子沒興奮感。
*至於象數派、就我對他很滿意。我對易經沒多大研究。單純拿來算算命、研究一點人生
哲學。至於你屢次提到的(老子章節安排跟易經卦序如何怎麼有)「邏輯意義」?
我沒有什麼共鳴。
*另外你說孟子尊師重道不批評老子。你可以告訴大家為什麼荀子跟後儒批評老子、就不
尊師重道了呢?另外「孔門弟子大量引用老子」有過這種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