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生長型態的用字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5-09-21 04:02:52
這邊參考大陸網友敘述閩北水仙的用詞
簡單討論一下茶樹管理的生長型態的敘述用詞
一般樹齡不到五年的可以被稱為幼欉
不過不像閩北 幼欉不採製養樹
閩中閩南有時二年欉就做經濟摘採
台灣一般也喜歡在第三到四年間作首採
新欉首採的常號稱處女茶 不少人喜愛
幼欉的茶菁也常被視為是比賽茶的好材料
樹齡五到五十的閩北茶友稱之為 成欉
在一些產區像台灣 為了經濟需求
不會給茶樹生存更久的機會
會早早的進行更新
樹齡五十以上的被茶友稱之為老欉
百年以上的被稱之百年老欉
這些在一些茶區相對難見到
但是夠老的茶樹在不少茶系也會被當成賣點
普洱, 單欉, 岩茶之外
刷濃茶用的抹茶也會選取這一類的茶樹當茶菁來源
在主要缺點會是舌面上的澀度和某些苦度的茶類
高欉/老欉可以大幅度緩和這方面的缺點
管理上閩北茶友簡稱
有修剪過的叫矮欉
常見的茶園絕大多數屬於這種
矮化密植
完全沒被修剪過得叫高欉
但是這樣非黑即白的分類
似乎會漏掉一些其他茶區常見的型態
很多茶區很常見的是
茶樹年輕時進行過修剪成矮欉的管理
然後因為各種因素之後不太修剪
讓茶樹自然長高
還有更多的 是因為各種經濟狀態的變遷
管理變來變去的
像普洱茶區一些被砍矮過的大樹
和台灣一些原來號稱放高
後來又說因為走經濟規模的採茶工問題砍矮的
當然一些茶友有說 這樣的管理 在砍矮後階段
茶樹根系是會萎縮的
理論上高欉應該是比較自然的型態
不過摘採方面會需要利用地形或是其他的巧思
對岸茶友是稱
高欉有高欉的味道類於老欉
而老欉根據環境會出現青苔系統的一些氣味
通常的敘述是一些植物類的氣味
或有說像茶樹的體味
但是沒有一定
產量也稍低
可惜的是閩中南/台灣茶區來說不容易見到
經濟效益一直是茶園管理 最主要/很重要的考量
但是很多茶區量比質對於收入來說
重要多了
所以摘採方便性和採工習慣
變成樹勢管理的重點
更新的動作也習慣用台刈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如有錯誤及不足之處還請指正。
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5-09-21 09:53:00
會叫高欉的通常就只有成欉。而老欉被砍頭也還是叫老欉市場上老欉感覺不是單指>50yrs的。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5-09-21 10:36:00
看品種/產地 的確很多叫老欉的不到50年...大樹茶系統的也可能要更老才該被叫老欉
作者: famari (Kishori Amonkar)   2015-09-21 12:58:00
推~市場上有看過30年的就叫老欉
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5-09-21 13:19:00
厄 我單指岩茶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5-09-21 18:34:00
每一家的確都不一樣 也看品種啊 可惜水金龜和鐵羅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