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kry (john)
2023-07-13 20:37:38定價460元
全彩約220頁
三大章,分別是二十五,十六,十六節
每一節都二,三頁而已,所以讀起來沒那麼吃力,第一章應該一般人最陌生,
第三章則最為通識性質,所以撐的過第一章的部分後面瀏覽的速度就自然加速了
這本終究是知識型的書,對一般人而言,喝個茶而已,不需搞的太過正經八百,
通常不像會有什麼強烈誘因與動機會去想買這本書,畢業喝茶可有可無,替代
品眾多,沒有什麼必需需求,就現代商業模式而言,擺在消費者眼前眼到的是成
本與價格,然後是品質與通路,任何行業都有其時代發展與面臨的問題,台灣農
業尤是,而這書製茶懂茶切入的角度已是超出交易之外
第一章製作方面,是對製作現場實務的描述,對不熟悉的人而言,還是需要花精
神去理解與記憶,不然看過應該沒多久就忘了自己看過什麼,或者說不知所以然
要講也不見得講的出書中的內容,買茶終究是一筆交易,要作為買貨的嫌貨人,
必需知道怎麼嫌才算有道理,一些比較少提及的拼茶,混香也有點題到,
這書行文有其條理性
第二章消費方面,因為橫跨了眾多的茶產品類型,一般人有其各自偏好,這不容易
改變轉移,所以就個人而言,通常也不會有全面性的接觸需求,頂多是親友或應酬
交流時,不會那麼全然無知而已,那麼這書還是會變知識性的文字,而再多的文字
最後也都需要回到喝下去的感官裡去,若果,那麼只看書的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了,
相信也沒有人可以看完書就泡茶功力大增
第三章,市場方面,相對於茶,咖啡學在這三十年的發展就顯學多了,儘管一樣看不
見的產區,莊園,而且橫跨的地域是全世界性的,相信多數喝咖的人終其一生,也不
會真正踏上任何一個產區,但精品咖啡灌輸的概念,從產業鍊上游到下游就明確多
了,這也許是外國人作事的風格和東方不同,台灣就這麼點大小,但茶的種類一樣眾
多,茶的產地台灣喝茶人恐怕自己也是走不全的,不論是手搖飲或咖啡,台灣茶在於
零售上,茶並沒有直接面對消費者,市面上看到的賣點,是賣點在哪?怎麼教育消費者
,這些老生常談問題,書裡也都有提到
這本書還挺入門的,有閒情可以翻翻
不過魯蛇肥宅我是不會往下買了,
畢竟終究是顧三餐社會底層,生活水平沒到追逐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