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只怪李遠哲

作者: maskzero (武心)   2014-11-17 22:43:50
不能只怪李遠哲
【聯合報╱黑白集】
2014.11.17 02:07 am
教改廿年,問題叢生。當年教改召集人李遠哲喊冤說,社會上習慣把教改失敗的責
任都推給他,「這是不對的」。他說,教育部長換得太快,許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
路,才是問題所在。
李遠哲說得沒錯,教改的失敗,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一個人頭上,並不合理。若要論
責任,當時授與李遠哲「超體制」權柄的主政者、歷任教長、呼風喚雨的教改團體
、迷信超人的社會、唯唯諾諾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同的責任。但無論如何,李遠
哲以「化學」諾貝爾獎得主的身分,越俎代庖領導教改,甚至插手國內政治,為台
灣留下了不少傷痕,他也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今天回看,教改失敗的主因包括:一,迷信改革:認為原有的東西都是壞的,必須
全部推翻重來;二,迷信超人:以為一個專業高超、形象清新的人,即有能力治療
社會百病;三,迷信政策:把教育問題皆歸諸政策欠佳,以為政策更張即可帶來改
變,卻忘了教育現場的執行及條件差異;四,政治夾帶:廿年教改其實是政治「本
土化」的附屬品,而非著眼教育的本體,走上岔路是勢所必然。
教改落至今天的地步,各方都在推卸責任。教育次長陳德華說,當初教改訴求廣設
高中大學,沒料到有「少子化」現象。但少子化發生已超過十年,這不是集體盲目
是什麼?李遠哲則稱,要改革成功就得先讓社會公平合理,若存有不公不義,問題
就難以解決;這種說法完全倒置了教育的手段和目的,李遠哲的反省邏輯令人駭異

更別忘了,當初發起「四一○教改運動」的團體,在歷經廿年引領風騷、影響決策
後,至今是左右教育的主要力量,卻不必負任何責任。這部分若不檢討,如何對得
起教改的犧牲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