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研究所修教程

作者: callmeMc (Mc)   2020-09-03 21:25:21
※ 引述《coo5566coo (000)》之銘言:
: 各位午安
: 小魯並非師大學生
: 但是近年萌生想當老師的想法
: 爬文後得到的資訊 最快是以大學同等學歷去考研究所並在師培中心修教程
: 想請問有師培中心的大學的研究所,哪一間比較好考?(小魯是三類組)要怎麼準備?

: 概要花多少時間準備?
: 不好意思因為親友們沒有人當老師所以不太清楚
: 謝謝各位
我遇過幾個也回頭修教程
大部分是出社會幾年後,決定回來唸研究所修教程
這問題每年一定都出現,這裡我整理他們的經驗歷程
分享給未來有需要的人參考
1.研究所:
先確定這間學校研究所有沒有開放教程名額,有沒有你想要的教程。
好不好考的定義因人而異,
好考不代表好上教程,好上教程不代表好畢業
這些像幹話,請看我遇到的例子
有些研究所在職專班有工作年資報名就上
應屆生沒有工作,報名資格都無法
但在職班有多少時間能持續,同時完成畢業和修習教程?
某某研究所納入自傳經歷參加的比賽成績評分,
對某些當初保送生來說根本是內建基本,
對一般人來說就沒加分效果。
但該系研究所和大學部的教程名額是綁在一起,一起競爭教程名額。
再來有些領域的指導教授,不收想修教程的研究生。
覺得教程至少就要綁2-3年,很可能影響到論文進度。
他們的專業領域和指導學生的論文研究工具(方式)
是泡在實驗室等數據或在外田野調查,沒時間讓你另外上教程。
小結:
選好自己大學相關科系的研究所,在研究所的課程和論文比較吃香
如果是大跨領域的(文組跨到理組這種程度),即使知道報名就上建議不要
光是研究所學分和論文就兩頭燒了。
上榜率高=好考的話,看報名人數和招收人數就清楚了,
報名人數等於、低於招收人數,上榜率高。
但這種三思~像國考有些單位也上榜率高,能打聽就盡量打聽吧
最好是有上教程的研究所,論文方向或該領域你略有經驗、想法
現在修教程拿教師證跟研究所畢業綁在一起
只看教程學分和實習,大約2-3年之間跑不掉的。
2.教程
簡略說明教程:幼教、小教、中教、特教等。
教程學分幼教50左右、小教和特教40左右、中教26左右
是【左右】,請直接聯絡該校師培中心為主。
每間學校的師培中心和系所規定不同,
請務必直接與師培、系辦連絡確認。
像是抵學分,
即使你曾經修習學分的課程名稱一樣,
不被承認抵學分也是很正常的,這部分一定要先問清楚
不要怕丟臉或害羞,不敢確認訊息
到時就是拿時間和學分費出來負責
再來不要看到中教只要26學分就很開心(我要選中教)
覺得上下學期(一學年)26學分肯定能修完了,哪裡會有時間壓力或困難
務必自己詳細了解和確認該系畢業門檻和師培中心學分等規定。
盡量想辦法去跟該研究生打聽
如何同時完成論文(畢業門檻)和修教程的經歷。
因為每個研究所課程時間和教程時間都不同,很可能會衝堂到
甚至到時連指導教授對你的要求都要納入考慮
「你的論文研究題目需要____,你去選大學/外系___的課」
「我指導學生方式是每週____固定meeting、跟我在研究室」
報考教程的資格和準備
請提前跟系辦/師培確認,一般來說需要前一個學期(年)在校成績
也有先上教程回頭補的方式,不管怎樣請先確定
自己設好停損點,師培中心都會規定報考教程的條件和名額
假設第一次報考教程沒上,是要準備第二次或是什麼打算?
筆試大部分歷屆試題都會公布在網路上
沒有的話看其他學校試題
完全不懂題目在問什麼的,先去找相關資料看你是否能吸收
基本法條(尤其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教育理念、各大領域時事和議題
先裸考,如果對答案選擇題低於30%就很需要準備了
從歷屆試題去找相關知識補充比較快,用看書準備太廣了
申論題有時間平常就看些教育評論,引用他人觀點,最後加入自己的想法。
沒有時間直接準備常見的教育議題,引用幾位學者的觀點,最後加入自己的想法。
立場太鮮明不是大好就大壞,很吃閱卷老師的主觀意識。
建議至少有引用到正反(兩方)的觀點,走保險路線。
除了筆試還有書面資料,
會盡量透過你的經歷和自傳去評估
自傳和經歷平常有時間就去準備累積教育相關的
學校代理、代課、營隊、家教、補習班
甚至親戚小孩、同儕、社團(課業)指導
特殊專長或經歷盡量跟學校、教學現場有關
小結:
能掌握到的資訊盡量去確認,網路上的資訊絕對沒有親自去問明確
新制上路,有些網路資訊是舊的,也無法代表全台灣研究所系辦和師培的制度。
其他考量層面還挺多的(經濟、家庭感情壓力最直接)
但都是個人的狀況規劃和觀念等,如果有興趣想知道什麼資訊再來分享
最後我還是想建議
如果你沒在學校代理過(或短代)
時間允許的話,再讓自己多點代理的經歷(去超過3招以後的學校)
能幫助確定自己的理念和未來規劃
看過幾個當初只帶營隊性質或代課幾週,就對教甄充滿熱忱和理念
等到實習或拿到教師證,才發覺跟自己當初想像的差太多了...
多花一學期(年),總比一頭栽進教程教甄教條路花費的時間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