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iangyih (Sean)》之銘言:
: 大家好,想請教幾個關於班級經營的問題,想改善自己跟導師班相處的狀況
《原文恕刪》
因為年紀大了說話比較直接,請見諒。
你太在乎周遭人對你的觀感了,這種現象成因源自於欠缺自信。
基本上校園這種封閉環境,事情大多雷同,做個幾次還不能上手很困難,
要得不到成就感也很難。如果還是沒辦法建立自信,可能要思考你付出跟
想要的收穫有沒有因果關係。
==========成就來自於自我感覺良好=============
請每天上床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盡力了嗎?
二、我做的事有符合自己的意願嗎?
三、我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如果答案是都肯定的,那就安穩一覺到天亮,管他同事、學生什麼
想法,干我們屁事?不管天堂或地獄,唯一會陪著我們就是自己,
最該重視的不也應該是自己的想法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調整自己的心態,反省不足的地方,學習用
具體的行動取代無益的焦慮。
自己想想學生跟你說他書讀不好,沒有自信,你會怎麼跟他說,然
後請以身作則!
=========種瓜得瓜,自業自得============
正常來說,導師班的孩子與導師本來就會有不可踰越的界線,年齡
、經歷、立場、背景......種種因素,因此我們跟學生打成一片,
除了代表正向的信任、情感融洽外,也有可能代表我們幼稚─老師
心智年齡不足,與學生相近─,沒有能力提供學生社會主流思考。
當然,這不可一概而論,每個老師帶班都有自己的一套,我認為自
己覺得有達到標準就好,與學生的距離沒有絕對標準。只是大家都
知道人性就是親則狎,老師跟學生像朋友,那老師說的話就容易被
其它朋友抵銷。所以導師就是會自然而然的跟導生保持較大的距離
,避免指導時,發生學生不當回事的狀況。
所以,如果老師比較在意的是學生的情緒輔導,那儘管拉近距離,
和學生麻吉麻吉,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發現學生問題;如果老師比較
在意學生課業及常規輔導,那雙方相敬如賓,我覺得才是合理的相
處態勢。
我們要求學生做他該做的事,阻止他做想做的事,他又不是被虐狂
,怎麼可能喜歡我們?懂事的知道感謝,但不懂事的才是正常年齡
的心智,學生要都懂事,還要我們做什麼?
==========有沒有折衷方案==============
當然有,但只有你自己知道方法,而且還是反覆實驗後才能找到。
所以還是問心無愧後,就坦然接受學生的反應,慢慢的去尋找適合
自己的方法,學校是學習成長的地方,不只對學生,對老師也是。
然後我們不是為了獲得學生的喜愛才付出,社會也沒把讓學生喜歡
當成評判教師專業的標準。錯誤的目標跟期待才是讓你感到挫折的
主因,不是因為學生對你的態度。
有所期待就反覆實驗,慢慢地你就會調整自己的想法了,但記得一
次一件事,對自己要有耐心。記得問自己,如果學生跟你請教類似
的困擾,你會怎麼告訴他,然後就請以身作則。
最後一句話送你:我不知道被所有學生討厭的是不是一位壞老師,
但我肯定被所有學生喜歡的一定是個不及格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