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老闆常抱怨台灣人才不夠,其實如果看台灣每年的理工碩博畢業生比例,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了。那台灣最缺的是甚麼?答案是,適合當老闆的人。
很諷刺,台灣最需要的其實是有能力當老闆,而不是人才。
台灣的教育最擅長的就是訓練人才,但是最不擅長的就是培養出真正夠資格當老闆的人,
台灣培養出的老闆,比較像是經理思維老闆,而不是董事思維老闆,講具體一點,
就是執行力為主老闆與決策力為主老闆的差別,而執行力老闆,
其實只是理工研發人才的延伸,等於只是站在更高階一點的位置而已,
而真正能判斷出公司該怎麼走,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具有這樣高度的決策型老闆,
卻是台灣嚴重欠缺的。
造成這種現象,其實可以回溯到東西方文化的根本教育出發點的不同,假設在中學,
老師要教"密度"這樣一個章節,在台灣這事一個小時就可以上完的課程,但在西方,
這可以上一個禮拜,因為台灣把它當做是一種知識技能學習,如何讓你在最短時間,
最有效率的獲取知識技能,然後在考試上取得高分,而在西方,則重視這知識的建
構過程,我們會覺得"密度"這樣的概念這麼簡單,怎麼需要教一個禮拜?
但仔細想想,真有這麼簡單,那為何在阿基米德那個年代,卻把這視為一個大發現?
那個年代,有建築師、雕刻家、鐵匠、各式各樣的工匠,如果這是每個人都直覺就能
聯想到,那阿基米德也不會興奮的裸體在街上告訴人家他這個大發現了。
這東西方根本教育的出發點不同,就會造就人的思維方式的差異,
台灣所訓練出來的人才,就會像是一個知識的技術員,而西方訓練出來的,
則是一個更能掌握思考過程的知識創造者,這種細微的差異,
其實就是執行力與決策力這兩種老闆的最大人格特質差異。
在中國尚未崛起的時候,由於能解決問題的執行力人才較少,
因此具有執行力的老闆與企業有舞台,他們不需要開闊太大的新市場規則,
只需要在既有市場上更有效率的去製造與生產即可,但在中國崛起後,
這種具有高度執行力的人瞬間暴增,於是執行力型的老闆開始失去舞台,
這時候能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成了次要,
而是"該解決什麼問題?"這種決策力成了致勝與否的關鍵。
台灣就是極度缺乏有這種能力的老闆,而多數還是拼執行力行的老闆,
但又拼不過大陸老闆更高執行力,所以只好抱怨人才不夠低價,
以致於他們無法用更低成本製造更多量的產品,
而台灣與大陸老闆在拼執行力的同時,西方的老闆從決策力獲得全新的舞台。
台灣現在最缺的就是決策力老闆,太多的老闆只是拼執行力又拼不過大陸,
然後只好埋怨在台灣找不到人才的無自知之明老闆。
PS:
很多人沒看懂我想表達的重點,最近剛好跟幾個朋友聊到台灣科技業的狀況,
我們比較那些成功與成長的公司與可能隨時會倒閉面臨市場淘汰的公司,成敗原因為何。
例如:是因為台積電的員工比奇美或是友達優秀很多嗎?
如果在十幾年前,張忠謀就離開台積電,完全授權給之後的人決策,結果又會有何不同?
科技業的員工到底是不是優秀的人才,對公司的未來到底可以影響到什麼程度?
最後我們發覺,大部分科技公司所要求的人才,其實就是執行力,而具體的說,
就是如何讓一個人能發揮1.5~2個人的工作價值,而這就是執行力老闆發揮的舞台,
但是決策力往往才是決定很多產業五年十年後,衰敗的真正關鍵,
就像nokia擁有非常多的人才與資金,但是決策者認為智慧手機不會有舞台,
於是資源的投入方向錯誤,導致這家公司最後一直挫敗下去。
台灣許多企業老闆會抱怨台灣缺乏人才,以致台灣許多科技業逐漸失去競爭力,
更大的原因是來自於決策者本身的失敗,導致最後一個人發揮2倍的價值也不夠彌補,
可能要壓榨到2.5倍甚至3倍,更高度的執行力,才能繼續換取利潤價值,
這時候當然人才就跑去其他地方了,而那些老闆就開始抱怨沒有人才。
科技業九成以上的工作不是啥一定要IQ150以上這種智商才能完成的,
而是要花很長的工時去完成它而已,當科技業的職場文化只能追求執行力,
如何盡可能的壓榨員工,其實都是代表著,老闆是個缺乏決策力類型的人,
只剩下這種創造利潤的方式而已。
至於談到根本教育的部分,凡事必有因,是什麼原因造就台灣老闆的思維模式?
我認為是教育、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