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投看台灣年輕人
撰文者:Joey Chung (鍾子偉)
我的電腦出現熟悉的Skype來電音樂,我看了手錶一眼確認時間是正確的。對於來電者來
說,現在是週五晚上十一點。我在電腦前面坐好,按下接聽鍵。
我準備要第一次見面的人出現在電腦螢幕上。他年約40多歲,是台裔美國人,現在還在他
位於Palo Alto辦公室裡。我們揮了揮手,很快速的自我介紹,並開始交換我們對新事業
的想法,以及現在國際商業環境的現況討論。
幾個星期前,一個共同的朋友問我是否有興趣,見見或是和幾個矽谷的創投聊聊。這些創
投企業家、天使投資人或是育成中心創辦人中有些是非常有名的,是那些曾經投過
Facebook、Youtube或是Paypal的人。我想跟他們談話應該會很有趣,聽聽他們的觀點。
而有一天,如果我要自己創業時,這會是很重要的人脈。
現在電話上的創投背景以台灣市場來說是滿獨特。他在台灣出生念完國中,然後從史丹佛
畢業後在矽谷創立自己的公司。公司非常成功,他用很高的價錢賣掉出場,然後和幾個合
夥人湊了一筆錢成立自己的創投基金。他們投資了許多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服務的知名科技
公司。他另外兩位合夥人是美國人,關注焦點比較放在美國和歐洲,他則特別關注亞洲。
為了要和新的人才見面,聽這個區域最新的創業想法,他每三個月飛到台北和其他亞洲主
要城市。
什麼是現在矽谷最新的趨勢,我問。
「喔,中國市場,這是無庸置疑的。我們基金的投資人總是問:你們有投了什麼中國公司
?我們正在做哪些事情來抓住現在中國市場的高成長性?幾乎我知道的每個基金,都有個
像我一樣的人特別負責看大中華地區的案子。」
這對一般台灣的創業家代表什麼意思?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壞事是,如果你是個台灣新創公司,你說這個產品只是為了台灣市
場打造,那矽谷或甚至可能世界上沒有一個創投會在意。這跟你是否是一個更開放或是更
民主的國家無關。台灣市場就是太小了,所以作為一個創投,幫助你成長的努力最終只能
帶給我們微小的投資報酬,以這點來說,即便我們相信你的商業模式可行,但也真的不值
得費工。報酬真的太小了。」
好的地方在於,很多創投跟我一樣,還是相信在工作技能以及高科技知識方面,台灣還是
很強。市場很小,生活花費比較便宜,所以創投喜歡看那些台灣新創公司,給他們一年的
時間用比較低的風險去嘗試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儘快把他們帶到大中華地區或
是亞洲。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優勢,或許象徵了台灣在亞洲未來的角色或是年輕世代可以好
好思考的地方。」
在你的經驗中,在亞洲年輕創業家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香港的新創公司是最國際化的。如果他們有一個4人的團隊,也許一個是印度人,一個
歐洲人,一個香港人,一個來自新加坡。他們全都說著流利的英語,非常跟得上最新的商
業趨勢,而這些特質都非常吸引外國投資者。中國新創公司現在是最勇敢的。老實講,他
們年輕一代在創新、創意或是好產品部分還不夠好,但是他們有能量。他們知道自己的國
家正迅速成長,所以年輕世代非常樂觀,不希望錯過中國的成長。他們可能只有一個80%
準備好的想法,就直接打電話到我們Palo Alto的辦公室。他們不害怕,而以這點而言,
我們很謹慎,但尊重他們。」
台灣呢?
「混合這些,但常常令人失望。你知道,我的情況有點不同。我在台灣長大,我每季都會
回來試著挖掘優秀的年輕人,幫助他們發展他們的點子。但在最近幾年,當台灣經濟已經
開始停滯,有些令人非常擔憂的趨勢。在好的一面,台灣人平均還是很聰明、努力工作並
忠誠。我們喜歡聘僱台灣人才,但是我們的點子總是太受限了,我們的想法太狹隘,而最
令人擔憂的事情是實際上情況越來越糟。」
「3個月前,我們投資一家在台北的新創公司。我們參與了新人招募流程,面試了許多年
輕工程師,有些是從台灣最好的研究所出來。我們提供的薪水相比於你去華碩或宏碁這種
大公司低大約20%,但是每個新聘進來的員工可以擁有這間新創公司的股份。他們會是這
間新創公司前10位員工,所以如果公司成功了,他們會非常有錢。這跟我們在矽谷提供的
薪資結構是完全一樣的。有一個例子我記得非常清楚。我們第一選擇的人,同時拿到我們
的職缺和華碩的職缺,都是做基礎工程師。他想要加入我們,但是他的父母強烈反對。他
們希望他選擇去一個穩定的大公司工作。在經過一個月跟他父母討論,甚至到了掀起「家
庭革命」的地步了,他還是失敗,屈服於他的父母,然後對我們說抱歉。」
他笑了。
「我美國合夥人完全不敢相信。在矽谷的食物鏈中,新創公司比在畢業後單單加入Dell或
惠普好多了,所有從史丹佛畢業最聰明的學生都想要加入新創公司,改變這個世界,趁他
們還年輕時盡力嘗試。但在台灣不但完全相反,而且因為經濟不好導致每個人越來越保守
,讓情況越來越糟糕,你還會很訝異台灣不會有進步嗎?」
他舉起他的iPhone到螢幕前。
「這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蘋果每支手機有25%的毛利,因為優秀的行銷、優秀的使用者體
驗。台灣公司僅有1%的製造毛利。我們都知道這一點。但有9成我們談的新創公司還是有
一樣的侷限思維。他們有很好的創新、想要製造出來,然後希望五年後能夠把它賣給宏碁
、惠普或是成為蘋果的外包廠商。就這樣。沒有針對亞洲的長期戰略,沒有討論如何打造
品牌,沒有想過如何成為賺25%毛利的人,台灣人如果能夠成為賺那1%毛利的公司就很
高興了。」
他嘆最後一口氣。
「每個經濟體都有起有落。但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很糟時,都需要有場來自最底部的革
命,來自年輕世代重新啟動一切,這就是我們進步的方式,創造新事物的方式。當經濟非
常糟,工資停滯,加入大公司不再有道理時,年輕人應該要站出來,帶著熱情、能量創立
自己的公司,並打造下一個浪潮。這就是矽谷的本質。而我們不但沒有在台灣看到,情況
反而相反。有些時候是老一輩的人太保守,禁止成長,但年輕人也沒有去挑戰、去改變。
在任何一個國家,當年輕世代不再挑戰抗爭的話......」
他的聲音變弱,沒有把話說完。
但從他非常凝重的表情看來,我可以猜的出來他想要暗示的是什麼。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3266&p=3
林志炫就有志氣多了 跑到大陸打天下 拿下第一名讓大陸歌手通通吃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zCaXRdV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