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有能力完全差異化的其實沒有任何一家.
QCOM提供差異化的AP+BaseBand,但是最近常常出槌.
這也是導致明年AP血海的原因之一.
AAPL提供差異化的AP+OS,但是BaseBand還是外購.
倒是三星,他差異化的程度比你想的要高很多,
AP(Exynos M1就是用客製Mongoose Core),
Compiler, GNU Compiler Collection都已經Support Mongoose Core.
BaseBand+AMOLED+LPDDR4+FLASH(自產自銷),
OS是三星弱的部分,雖然有自己的OS但是目前看起來是阿斗.
聯發科我不知道,或許已經投注很多資源,只是還沒有公開,
所以對於自己不清楚的部分就保留其他人補充.
還有,就算是用公版ARM core,
正常的廠商應該都只是用soft IP,而非hard IP.
同樣的soft ARM core,
在不同製程/設計工具/設計人員開發之下,
因為製程差異(FOEL影響Device 效能/功耗,
BOEL影響導線的延遲與信號品質)
+設計上的差異導致
(Clock Skew/TNS/Critical Path Timing/功耗的不同),
會出現極大的差異.
即便在同一製程下,因為設計能力的高低,
導致最後最高時脈有個10~20%的差距,功耗差個10%,
應該也不是太讓人驚訝.
這10%~20%的差距,就是效能10%~20%的差距.
如果算上製程上的差距,
那就更可觀了.
所以就算是同一公版ARM core,
最後效能有個20~30%的差距根本就是很平常的.
如果加上功耗上的不同(影響最高時脈的持續時間,電量消耗)
怎麼不會有很大的跑分差別呢?
※ 引述《waitrop (嘴砲無雙)》之銘言:
: 義和團鄉民也來分享一下
: 就像hegemon所說, 系統場自制AP有兩個優點,差異化跟攤成本
: 攤成本的點在於如果出貨量夠大,
: 其實自制AP會比買MTK便宜,
: 有這種量的公司就是大家點名的那幾家: Apple, Samsung, LG, 小米 華為
: 至於要有差異化,那是不可能的,
: 其實對於目前各家AP跑分的結果,個人懷疑灌水的成分很大,
: 每家都跟ARM買A57, A72, Mali,
: 其實每家AP內部根本就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 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大的跑分差別,
: 所以根本沒有差異化可言,
: 目前市面上真正有差異化的AP就只有兩家: Apple, Qualcomm
: 其他的AP不論是Samsung, Nvidia, MTK都是公版A57, A72,
: 至於要有能力做到有差異化的AP的公司不超過三四家,
: 這最難的地方在於軟體能力, Compiler, OS, 還有驗證能力,
: 其實這才是最花錢跟最花時間的地方,
: 幾乎所有的公司都不願意去做這種差異化的AP,
: 即使MTK也不願意做
: 至於差異化的AP是否有這價值,
: 高通S810 vs S820就是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