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就領不到分紅,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截至目前為止,大立光有兩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員工劉小姐被公司資遣,自然沒有達到當初簽訂契約的留任年限,
劉小姐不服,告上法院。法院判決公司敗訴,最後大立光還給劉小姐四百萬元。
第二個案例,員工蔡先生請辭,大立光以其工作未滿兩年,依照簽訂之契約,
不得領取現金分紅兩百多萬及股票分紅兩百多萬。蔡先生告上法院,最後
法院判定此合約違反憲法保障之人民自由工作選擇權,合約無效,因此大立光
必須返還現金及股票分紅。
科技公司要求員工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方式,綁住員工,已經行之有年,員工不反抗,
久而久之積非成是。其實告上法院,以目前的記錄來看,公司敗訴居多,即使合約協議中
已明定留任時間,員工也簽名了,只要法院判定合約不對等,無效,就可取回分紅。
能不能拿回分紅,就看員工願不願意花時間上法院去爭取而已。
※ 引述《meowyih (meowyih)》之銘言:
: ※ 引述《dkskr (殭太公)》之銘言:
: : 最近有朋友要離職了
: : 談到說走了今年就領不到分紅這件事
: : 想一想覺得不太合理
: : 分紅分的是去年賺的
: : 第一次領分紅的時候領到的也是按
: : 去年工作天數的比例
: : 即始他今年離職
: : 去年有貢獻就應該領得到分紅啊
: : 這樣是否合理?
: 資方跟勞方的分界在哪?
: 用責任和風險來說的話,
: 資方要承擔營運風險, 但相對是的非固定的營運利潤,
: 勞方不用承擔營運風險, 而是用勞務換取固定報酬。
: 這點我待過的外商都有做到,
: 不是說外商是公務員領死薪水, 我待了十年外商,
: 底薪當然白紙黑字, 但獎金也是白紙黑字寫在合約上的,
: 獎金的發給也是基於可量化的數字,
: 業務當然是是個人的業績、
: 開發者是該團隊的專案時程和數量,
: 達到甚麼程度會拿到多少錢都是寫死的,
: 最重要的, 那和公司整體賺不賺錢無關,
: 我付出了我的努力,達到了我的績效,公司就該給我報酬,
: 而不是上面賺飽了再分點湯給下面的喝,
: 上面賺不到錢下面請一起分擔營運風險共體時艱,
: 這算甚麼激勵啊? 莫名其妙的文化
: 我在講這種對台灣科技業分紅文化的不以為然時,
: 最常聽到的反駁是
: "分紅是老闆對員工的感謝,不是甚麼給湯喝或風險分擔"
: 嗯... 這就是所謂台灣濃濃的人情味文化吧?
: 員工怕老闆生意做不下去, 所以有賺再分, 沒賺就算了,
: 我實在是承受不了這種人情味,
: 難怪這麼多年只能待外商 = =
作者: kyll (包子) 2016-05-11 22:32:00
不得不推這篇 醒世文即使合約協議中 已明定留任時間,員工也簽名了, 但還是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