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

作者: peter308 (pete)   2016-10-27 01:02:50
※ 引述《mnpoi (小白)》之銘言:
: 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
: 作者:吳琬瑜016-10-25悀U當期精選
: 台積電的成績,可說是台灣企業有史以來的巔峰。它持續保持第一,連續二十一年榮獲《天下》最佳聲望標竿企業;它的影響力勢可敵國,超高總市值近五兆,佔台股一八%;它聚焦專注、不斷創新、重視獲利,是台灣最賺錢的企業,去年稅後盈餘高達三千億台幣以上,遙遙領先台灣兩千大企業,甚至到讓其他企業仰望的地步。(見八十六頁)
: 更沒想到,九月份台積電市值超越美國科技巨擘IBM,離對手英特爾只有一步之遙,市值僅差四%。這也是台灣企業最接近世界第一的時刻。
: 在此時刻,手翻著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曾為《天下》寫的文章,「對張忠謀先生這位企業家,我非常欽佩、也非常感激……,他看準了積體電路這個產業,認為它有希望,就不斷在這方面投入、發展。我們國家也應該要這樣:一定要不斷發展新科技,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才能保持。」當時高齡八十五的孫運璿,念茲在茲仍是國家競爭力。
: 這期封面故事由副總主筆陳良榕執筆,非常詳盡地分析台積電如何步步逼近世界第一。但我想拉長歷史縱深,藉著張忠謀與孫運璿的歷史交會說明,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一枝獨秀,要有源源不斷的企業投入新科技、新技術,台灣才能保有世界競爭力。
: 創新不足是台灣致命傷
: 過去,兩次美國媒體報導台灣科技影響力,一次是○五年,《彭博 Businessweek》以封面故事告訴世人「為什麼台灣這麼重要」。到了一三年後,《紐約時報》卻大嘆台灣可惜了,錯失主導全球科技產業的機會,原因無他:創新不足。
: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保衛戰是保一%,追本溯源仍是沒有新接棒的產業與企業。每任總統都提出台灣要從「效率導向」轉為「創新導向」的新經濟,但政府在政策引導、吸引人才、教育體系都沒有和目標對焦。驚險的經濟成長率,只是反映台灣創新不足的苦果。
: 就像巨大董事長劉金標說的,「策略思考是從未來決定現在。」現在所做的事不是複製過去的成功,而是有著急迫感,了解未來的變化,從現在著手打基礎。沒有未雨綢繆,只能短期救急。
: 今年,《天下》重啟標竿企業調查,希望讓企業能夠彼此砥礪交流,更期望它們能帶頭推動行業創新。
: 最後分享的是張忠謀終身學習的方法與孜孜不倦的精神。他每週固定花十到二十小時,閱讀報紙、雜誌、《紐時》書評,並從書評中挑選有興趣的書籍閱讀,以掌握世界趨勢前沿。閱讀,仍是每個人不斷成長進步的不二法門。
: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977
:
作者: WenliYang (羊蹄嘟)   2016-10-27 01:37:00
其實已經是高原了
作者: howhow801122 (傑哥)   2016-10-27 01:47:00
如果大公司能扶持新創公司該有多好,靠政府吃屎比較快。
作者: nmjkluiop (nmjkluiop)   2016-10-27 02:14:00
他不需像你說的一樣就名留史冊了
作者: XINGUAN (XIN)   2016-10-27 06:25:00
他如果能夠不退休的話
作者: apoenzyme0 (apoenzyme)   2016-10-27 06:49:00
半導體會一直成長,因為晶片的用量越來越多就跟人類後來離不開塑膠一樣以前的文章就有提過,t光是8吋的營收都還有成長8吋與先進不同,全球的總產能是增加的,代表需求跟不上產能.40奈米以上早就已經是穩定傳產了.0.13微米以上都量產超過10年,大多是晶圓廠也會runt在0.13微米也還是第一,就知道t不是在拚技術跟產能是服務,張董說t是服務製造業.原PO希望t是製造業道不同不相為謀,難怪進不了.另,20幾年前就知道公司的方向是服務製造業或許也是t之所以能成長,及張忠謀治理厲害之處
作者: womack79 (糖做的老虎)   2016-10-27 07:20:00
學生
作者: bombilla (地板別打我!>"<)   2016-10-27 07:30:00
問題是在張忠謀之後吧…他GG後台積電還能這麼威??上次已經接班失敗一次了說。
作者: sendtony6 (TY)   2016-10-27 07:50:00
你先搞清楚台績的核心價值
作者: venty   2016-10-27 07:57:00
Intel也撐很久依然傲視同業
作者: wtl (比特)   2016-10-27 08:19:00
重點應該是接班人的培養 老張不在的時候 接班人不要亂搞
作者: rexn (中間)   2016-10-27 08:41:00
台積跟聯電也投資了不少新創公司
作者: flyiii (海子海)   2016-10-27 09:13:00
一直講新創,先提出內容阿...
作者: flyingenie (flying over the moon)   2016-10-27 09:15:00
我覺得
作者: wj1009 (wj1009)   2016-10-27 10:24:00
以前就有人說台積不會一直好下去...
作者: yytseng (yytseng)   2016-10-27 17:32:00
沒出社會的學生!成功是需要很多條件,持續成功更是難
作者: apoenzyme0 (apoenzyme)   2016-10-27 22:56:00
他是說半導體會傳產化..傳產化不等於削價競爭關鍵在服務,已經量產十幾年,大多數對手也能做8吋廠其實就是傳產了,但t的8吋不做削價營收也持續成長
作者: sai0720 (中華民國萬萬稅)   2016-10-28 00:0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