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前公司人事變動剛結束轉職,對於幾位前輩講的內容非常有體會。
在臺灣這樣以硬體為基礎的產業結構目前找不到未來的新產品,頂多是一些嘗試性投入的開發。
業界生態是大者恆大,有錢都不一定做的成更別說一堆錢卡很緊的小公司。
公司則是在玩購併/分拆,運氣好來騙個IPO,運氣不好就自我消滅。需要的職缺就是只有這些,只會少不會多。
從大公司自願或非自願地出來也許還有機會去需要大公司經驗/技術的小公司,但是造成職位上的排擠變成小公司的人會被擠出來,這樣一層擠一層最吃虧的就是長年待在小公司的資深員工或主管。他們的職能技術如果都是為了單一小公司所需而發展,不見得足夠應付業界需求,所以他們出來後可能哪裡也去不了。
整個台灣業界的生態就真的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