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淺見:
機械在台灣發展比較受限
一來因為建立自有品牌的產品少,不抄襲的領
先設計產品更少。
二來亞洲比較是生產製造大本營,如果不走精
密製造產業升級,機械業薪資方面比較受限。
當然還有,機械這個工作(尤其是設計),很
多是建立在嚴格的細節和基礎科學下,尋找產
品未知定義和邊界。傳達每個設計的意義。和
產品或使用者對話,跨部門對話,隨時學習新
技術,和挖掘新技術。這個並不是台灣教育
(至少在我生活的年代)主要在傳達的理念。
但是
機械設計跟你每天摸得到用得到的東西息息相
關。
要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產品,你需要的機械設計
人員數量,是會大於其他部門的。然後你會和
每個人 ( tooling, EE, audio, optics,測試部
門... 族繁不及備載 )仔細討論,了解產品需
要什麼,他們可以提供什麼,極限在哪裡,為
什麼要測這些東西,能夠怎麼設計... 一步一
步,慢慢把產品做出來。過程是很有趣的!
如果你是一個很有移動力,喜歡冒險的人,建
議往美國或是歐洲探索學習。你會發現很多很
多讓你開心,找回熱情的機械相關學習,和未
來的工作。(還有和電資一樣的薪資水準)
※ 引述《rXIN (阿星)》之銘言:
: 有時候看到各大論壇都會說電資以外都差不多,
: 這我也多少聽了學長姐的分享,
: 知道這個殘酷的世界QQ
: 但是,
: 這有代表研所的選組沒差嗎?
: 不管自控、固力、熱流、設計製造組都是當設備嗎?
: 那又退一步說,
: 如果選比較冷門易上的,例如工科、航太等等呢?
: (因為也是一樣的話,不就找個好考、輕鬆的,混兩年也是領一樣的設備薪水嗎?)
: 抱歉問題有點多又很雜,
: 還是先謝謝大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