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ortoy (Nagoya)
2021-07-05 09:06:15我也來分享一下
年份 年薪 工時 公司類型 分紅,股票比例
09-11 75-100 8-9 外商軟體 10%
11-14 110-125 8-9 外商軟體 10%
14-20 140-280 6-8 外商硬體 15%
20-21 340-360 8-10 外商硬體 20%
國立資工一直在外商領域
還沒離開外商過
分紅比例一直都不高 都是靠月薪為主
英文中上,基本能溝通 但不是太流利
待在外商,真的很難在下定決心去台商了
聽過很多規矩和工時,覺得自己適應不良
目前認為薪水頂天了,應該很難在往前了
※ 引述《c6cy (母豬哭哭)》之銘言:
: 我也來貢獻一下,手機發文
: 排版可能有誤,敬請見諒
: 年份。年薪。工時。公司類型。分紅/股票比例
: 15-16 50 10-19 中研院 0%
: 16-17 95 8-20/21 晶圓廠 34%
: 17-18 135 8-22 同上 50%
: 18-19 185 8-18 同上 56%
: 19-20 135 9-18 防毒 0%(但有13%簽約金)
: 20-21 122 9-18 同上 3%
: 21-22 240 7-16 軟體外商 10%
: 22-23 >280 7-16 同上 20% (此列為預估)
: 股票明年才開始發,所以多加一列提供參考
: 1. 外商真的自由,但要談到好的價碼要有手段跟技術
: 我自己是經過大量面試拿到數個offers
: 做比較後談到最後的價碼
: 2. 軟體業需要持續補足自己實力,有家庭就真的不容易了
: 我看我很多前同事跳不出來的主要原因
: 都是沒辦法持續精進自己
: 很難脫離一個錢多事多的環境
: 3. 跳槽求降薪也是一種策略,我是先選擇蹲一下再跳
: 很多技術、軟體開發流程、軟體工程都是跳槽後補足
: 這也大大的幫助我尋得外商工作
: 另外英文能力是必須的,我的同事都是美國人
: Team開會就是一個台灣人加三個美國人
: 4. 加班時間部分說明一下
: 我第一年非常拼,後來就慢慢看懂
: 不管做多少,只要有完成,沒有喊
: 老闆就會覺得你可以,就繼續塞
: 後來的策略就變成「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 剩下時間拿來充實自己
: 5. 晶圓廠那幾年
: 我日文從五十音到N3過
: 多益從600到850
: 後來日文斷了一陣子,再找1對1家教半年到N2
: 陸續面試了新加坡、日本的工作
: 但是最後選擇了台灣的外商留下
: 覺得差不多的年薪不如留在台灣
: 6. 工作內容部分
: 以Data engineering + Data Science為主
: 主寫Python, R, C++ & scala + some shell scripts
: (效能瓶頸才用C++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