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其實我不是很會整理重點,也不太會寫心得文,
所以下面文章又是落落長的情形,請包涵= =|||
我是玩XBOX 360版的,文章以XBOX 360為主。
一開始進遊戲直接進入練習模式,
由發球機發球,玩家可以練習一下擊球時機。
(在這裡連續打50球也是一項成就)
在這裡按START鈕才會出現主選單。
原本以為是系統判定是第一次遊玩才會直接進入練習模式,
但事實上這代的設計就是如此,強制先進入練習模式。
我先去學院模式練習(Academy,其實就是三代的School),順便了解系統。
這代擊球系統和三代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拉拍」變得沒有那麼重要。
取而代之的是將擊球分為Control Shot和Power Shot。
Control Shot是按擊球鍵一下,選手就會回球;
Power Shot則和三代一樣要先壓住按鈕,適時放開按鈕回擊。
(若三代用Control Shot的方式回球,幾乎很難有好的回球)
兩者之間的差別是,Control Shot強調的是準確度,Power Shot強調的是力量。
比賽時適當地使用兩種不同的擊球方式是相當重要的。
用Power Shot時,會出現個圓形集氣表,若集氣表滿了才會是Power Shot。
反之未滿就放開,會變成Normal Shot,準度不如Control Shot,力量不如Power Shot。
用Control Shot,則會出現一個準心圖案。
和三代相同的地方是,擊球時機依然很重要。
但這一代貼心的地方是,
系統除了會預測對方回球的位置外,也會告知玩家的擊球時機是否正確。
時間越準確,擊球的球質自然更好。
除了拉拍取消外,連Risk Shot也取消,這代只有一個Inside-out(LT + 擊球鍵)。
和三代相比,非常好發動,比賽時適時使用也變得蠻重要。
但有時會有選手刻意要閃身擊球的情形,要注意。
生涯模式和三代不太一樣,生涯模式不再分等級,
排名直接和各授權選手以及虛構選手相比。
但依然需要提升自己的稱號,藉由完成系統指定的目標即可提升稱號。
而選手能力值這代無法自己指定要升的項目,
而是將八個細項能力值做「分類」,共有三類,為
Serve and Volley、Baseline Offense、Baseline Defence。
三類的個別等級會影響到不同的細項能力值,
隨著該類型等級的提升,影響的細項能力也有所差別。
選手的「總等級」最大為20,即上面三類能力值的總和。
換言之,可以專心發展其中一項能力,或是兩項,甚至平均發展都可以。
我個人是很不喜歡這種設計 = =
自由度和三代相較之下差太多了。
在還不熟的情況下,也無法知道下一個等級會影響到那些能力值。
(或許未來會有人整理出升級的表格也說不定,這次玩我都沒有抄下,囧)
生涯模式除了比賽之外,還有事件可以選擇。
有些事件是表演賽,有些事件是什麼都不做直接就可以增加經驗值或粉絲數。
但是這代似乎依然沒有小遊戲的設計。
另外遊戲裡面有許多服裝可以解鎖。
但是和三代不同的地方是不需要用Unlock Point去解鎖,
而是參加該廠商所贊助的比賽來獲得。
(選擇要參加的錦標賽時,右下角會有贊助商資訊)
一年結束會排名,除了整季和生涯排名外,
還有各系列賽的排名(草地、紅土、硬地、美國、歐洲......等)。
若系列賽排名第一,可以獲得額外的經驗值。
四代也把教練給拿回來了,但是教練並不會影響到你升級的情形,
只是額外有一些Bouns,像是能力值提升(換教練就沒了),經驗值加10%......等。
但是要完成教練的目標才會有這些Bonus。
教練又分銅牌、銀牌、金牌三種等級,隨著選手等級提升,才可以請不同等級的教練。
大致上就這樣吧,目前生涯模式我也才玩一年而已,
但就深刻感受到升級的不自由度= =
畫面和三代差不多,但有時候會有比較「柔和」的情形(三代畫面較銳利)。
另外擊球時間的判定和三代相比較鬆,自然也比較好上手。
比賽比三代還有氣氛,觀眾顯得比較High,比賽節奏也比三代快。
(三代比賽過程有點悶,節奏也比較慢)
擬真度依然不錯,甚至連撲球都有了!
當然不是隨時都能撲,目前我也只意外發動過一次,
Sampras在網前撲球,還好這球有贏下來......
但很明顯撲球後沒有辦法很快站起來,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難度和三代應該是差不多,或是再更簡單一點。
讀取速度感覺比三代還慢一些就是......
總之,喜歡擬真度高一點的玩家,還是蠻推薦玩玩看喔。
(第一批Top Spin 4兩種版本都有附Vintage Agassi的球員下載卡,不用特別預購,
但由於下載卡是用膠帶黏在遊戲盒子外,購買時請注意銀漆是否已被刮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