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工作人員應該就是我了吧,
因為包含現場口譯、還有對最後一位提問者進行追加回答的都是我。
當時台上的特別來賓,對最後一個問題回答的應該是福岡先生。
福岡先生當時以ascii總編的身分進行ミク相關的企劃
(angel project),其實是有遇到一些合作條件上的瓶頸,有點難言之隱。
2013年的夏季初音鑑後來就成了絕響,使用MMD為前提搭配了EYELINER來演出,
並且找來武井一雄老師來幫忙,影音都是當時的最高水準。
(但是本質仍然是MMD,所以從BD可以看到一些剛體碰撞偵測難以解決的問題,
對當時演出有興趣的人可以在youtube上找找看)
後來找尋新手法的過程就變成現在的DMM VR THEATER了。
http://www.inside-games.jp/article/2015/09/01/90772.html
【レポート】ホログラフィック劇場「DMM VR Theater」全貌が明らかに!
世界初・世界最高峰のテクノロジーを驅使した「舞台演出」がココに
黑田先生、福岡先生和武井老師都在,我只想去橫濱買房子....
接著是商業化帶來的問題與接下來的演變。
鋼兵的解說動畫如果有看全套的話可以看到一件事情,
其實整個音樂市場產值下跌,CD銷量減少的同時直播與配信開始興起,
但是CD市場縮小的量、配信有增加並且超過下跌的CD本身卻沒有補回原來的產值。
所以音樂出版社其實不斷地再找越來越便宜的東西來代替,
比方說類似試唱歌手因為會自己去做宣傳和經營,其實是省錢的手法。
(鋼兵當時講的是試唱歌手要小心選出版社)
最近有專業能力的P做原創曲並且做成半成品的樣子讓試唱來唱,
看起來就像試唱者唱的動畫才是成品,VOCALOID的原曲故意被做成半成品,
這其實形同是作曲者和編曲者的工作都從音樂出版社裡面被放出來,
都變成公司外面交叉合作的代用品了。
以前都在公司裡面,你直接隔壁敲門就可以找人家去錄音室唱,
當然不會想找VOCALOID來當樣品曲的工具;
現在公司養不起了,很多創作者都是公司外的外求合作,
才會有人拿VOCALOID來做sample讓人唱,因為人都在外面,所以網路丟著讓它被拿去唱。
VOCALOID來做樣品曲的用法這其實是當初YAMAHA做VOCALOID的時候預期的使用方式,
只是他們當時沒想到和網路結合,結果市場自己去與網路結合,才變成現在的樣子。
回到我當初講的話:
商業公司不是會「放棄VOCALOID這個商品」,
而是唱片公司不可能去經營其他公司的VOCALOID,
一定是VOCALOID的製作公司才會珍惜自家的小孩,
唱片公司只是沒辦法抗拒市場縮小這個浪潮而不斷地找代替品,
VOCALOID只是剛好被碰上而已。
當時還不是很明顯,但是2013後半就有上面講的
有一堆曲子本來歌詞是求語感順暢與共感性,
卻可以生出一整篇的輕小說那種怪象。
至於製作VOCALOID的公司,只要是經營音樂工具軟體的本業,他們會持續鼓勵創作,
和作者站在同一個陣線上,如果是音樂出版社自己做VOCALOID就要小心了。
他們只是想要找便宜可用的P而已。
唱片公司找的人都是"希望音樂可以養活自己的人",
但是這種畫廊制隨著產值不斷縮小,大家都只聽免費的。
最後"只靠音樂無法養活"多少人,但是可以自己體會音樂,可以自己創作音樂,
專業商業音樂市場可能會整個破滅。
這個論點可以看最近伊藤社長的訪談:
http://engineer.typemag.jp/article/mii_cfm
初音ミク生みの親が語る、定額ストリーミングの先にある世界~
カギを握るのは「共感を呼ぶストーリー」だ【特集:音樂とITと私】
音樂可以賺大錢是近代版權系統與印刷複製系統所構成的煉金術,
數位化之後失去控制就開始破滅了,音樂變得可以在近乎免費的媒介中傳播。
泡沫經濟時代追求無限上綱的音樂創作過程變得無法支撐,
因為你不再有辦法可以賣音樂本身,透過控制音樂的複製賺取金錢。
這個過程其實喪失了很多東西,可以參考一下佐久間正英老師的文章:
http://masahidesakuma.net/2012/06/post-5.html
音樂家が音樂を諦める時
這篇文章是它發現音樂市場的萎縮已經無法支撐他早年在類比錄音室的創作手法,
所以當這些know-how不再被需要的當下,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成為歷史的痕跡。
他本人在2012年也有使用ルカ創作,嘗試過很多東西,是真正的超級大師,
http://ascii.jp/elem/000/000/519/519142/
ボカロで「自由」を手に入れた 佐久間正英が語る音樂の未來
可惜佐久間老師已經在2014年初過世了,blog真的寫到2013年尾,
與病魔奮鬥到最後一刻,到blog最後一篇都在講嘗試創作的歷程,
讓人看了為之鼻酸。
對新的世代而言,甚至連定額配信音樂都不是那麼有吸引力,
頂多就是廣告制與付費制的二選一。
ミク會永遠支援每一位創作的人,但是她無法變成任何一家公司的搖錢樹,
所以只想賺錢的公司最後都會離開,就像那些找尋廉價勞工的台灣老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