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lamerecca (werewolf)》之銘言:
: 以我目前所知道的西洋哲學
: 似乎都只有把人分成生理與心理兩個層面
: 對於心理層面還有再細分下去嗎?
: ======
: 以我對佛學的理解
: 佛學將人分成五個層面
: 物質部份(可以說所有的生理都在這層)
: 感受部份 想法部份 行為部份 意識部份
: 實際體會上來說
: 人可以有相同的感受(舉例:腳都被某人踩到)
: 但是不同的想法(原諒他 或者發脾氣)
: 等等諸多不同的狀況
: 感覺有關這一部份的討論比較少見?
TO 各位賢友們 日安:
在我個人的理解認知與學的佛教教法中,「因緣法與緣生法」是佛法中不共世間其他哲學與
宗教的佛法核心教義。
什麼叫做因緣法及緣生法呢?早期根本佛教針對禪修者所集結出的北傳雜阿含(相應阿笈摩
)與南傳相應部(相應尼柯耶)的共同說法當中,可以整理出教說較為一致的說法,個人目
前所理解的是:所謂的人.事.物.情境狀態甚至是社會經濟生態狀況之所以是現前的狀況,
並非是本來如此或必然如此或偶然如此,不是早已被決定的(非宿命非前世過往決定論);
也不是全然偶然隨機而無原因或主要因素可以追尋(因此人生的際遇也非全然沒有原因脈絡
道理可循)。
莊春江居士的工作站 http://agama.buddhason.org/
事物之所以是現前的狀況,並非我們有怎樣的"本質"而本來如此(不是因為我們有了怎樣的
DNA與怎樣的父母朋友師長同學經濟條件我們就必然會如何如何);而是複雜的人事物交互
影響而不斷改變的過程。認為人事物或什麼東西必然會如何或有什麼是可以保持不變的,這
種看法稱之為"常見";認為人事物什麼一切都是隨機運機率偶然而沒有意義原因道理可以依
循,甚至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而是一場空的稱之為"斷見"
就我所知, 佛陀所說的因緣說不是折衷以上兩種說法來解釋世間為何如此,而是捨離上述
二種看法,告訴我們世間是「有因有緣」的。有因有緣而使得人事物等的現前狀況如此,而
現前的人事物等狀況亦是在改變的過程而無法一直是如此(例如:所謂的台灣整體現況),
而其狀況的改變又會改變其影響的因緣,因此沒有不會改變的現況;反過來說,有因有緣而
使得人事物等的現前狀況是如此,因緣的改變也必定使得人事物等的現前狀況產生改變。
例如,台灣的921地震與美國的911事件都有其造成的因緣,但在事件發生之前我們並不能說
事件必然會是如此,它們都有發生的主要因素(地殼壓力,美國國內外政經情勢),但也有
屬於機緣而較不確定難以觀察推論把握的部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哪一根);事件
發生之後,該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又改變了相關的因緣,再度改變了台灣的地表生態地質狀況
與美國的政經狀況...
例如,你現在或許會想像或期待或想要一台摩托車或轎車,當你未來真的獲得了的時候,你
的期待與想像就會受到改變;即使你希望車子都維持新車的狀態,但當你在開(騎)車時你
的車況就不斷的在磨耗改變而無法維持最佳狀況,甚至你把車放在車庫或控制溫度濕度也只
能減緩而無法完全停止東西變舊(機油齒輪油氣油的逐漸變化等)。
以人來說,因為人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覺等六系統,能夠知覺(識)光線顏色,聲波
,味道,身體內外刺激,也能夠知覺情緒感受,知覺聯想比對憶持的內容,知覺意志的決斷
,甚至經由以上的知覺而觀察推論出自己有知覺的功能(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知覺
我的懷疑與思考能力,進而肯定有我的思考懷疑與知覺過程在進行作用)
以上的六個系統叫作六入處,六個系統的集合叫做"有身(kaya,可譯為身體或集合)",認為
這六個系統是我的,我所擁有的--這叫作"有身見"。認為以上六個系統是我所可以主宰控
制的,進而讓自己相信這副物質身體是我,也感覺這個就是"我",也認為這個是我,也想持
續保持我的意志,,也想持續保持我的覺知--這叫作"我見"。
佛法認為世間是有因有緣而會不斷影響改變的過程,人(或稱為色受想行識,或稱為六處入
處,或稱為名色與識)也不例外。
因此,若認為有什麼物質條件(色),或什麼情緒感受(受),或什麼記憶聯想經驗(想)
,或什麼意志決斷(行),或是甚麼樣的覺知能力(識)是可以亙古不變或是可以一再重複
體驗或是可以完全欲求得到而不會變化的,因為以上的各種欲求皆不會符合世間事物必定隨
因緣會不斷改變的真實現象(非恆常,或稱為"無常"-並非完全沒有因緣法則可循),所以
當有情眾生固執而想重複抓取(Get)色受想行識(又稱五陰或五蘊)時,必然會導致所求
不得產生變化而痛苦(五取蘊為"苦"),必然不會完全如同"我"所期待希望掌控擁有的那樣
,所以稱之為"非我"或"無我"--不是說沒有被自己與世人代稱之為我的色身,感受,想法,
行為決斷,知覺等的東西,而是說以上的五陰不是完全聽你的號令,不是完全屬於你所擁有
的,你要怎樣就怎樣的,因為他們會受到各種因緣因素所影響。
因此,相應部35相應85經中,阿難尊者請教 佛陀:『世間是空、世間是空』,大德!什麼
情形被稱為『世間是空』? 佛陀回答:「阿難!因為以「我或我所」是「空」,因此被稱
為『世間是空』。--也就是說,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因有緣而會不斷持續改變的,因此
若認為有什麼視聽嗅味觸意覺系統,或什麼色聲香味觸,或什麼感受想法意志決斷或知覺是
「我的」「我所擁有的」「我所完全可以掌握控制的」「我有機會可以完全重複體驗知覺而
使自己愉悅的」--以上這些都是「空」的--沒有的事,因為這些期待不符合世間實際的
因緣。
相應部35相應85經 http://goo.gl/QSRMhn
如果有人認為世間一切都完全是如夢如幻而不可得,或是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為有因有緣所
以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法空--諸法皆空--緣起即性空),那麼將會產生一種消極避世
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因為誤以為自我一切的努力都是空的。其實,該「空」掉的的是關於自
我本身所擁有的不切實際的錯誤認知與慣性期待(相應部35相應85經--於我,或於我所是
空),該空的不是對於世間的所有一切諸法的看法(諸法皆空)。如果認為世間一切諸法皆
空,那麼我們人生的痛苦也是空無的,止息痛苦的方法(道)也是空無的,痛苦的止息也是
空無的,因為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努力精進或是墮落放逸都是虛幻不真實的--而我相信這
不是 佛陀所說的因緣法。
如果有人認為我們不需要作任何事情,非常久遠以後終究會解脫痛苦(眾生皆有佛性-不變
的如來藏-眾生究竟成佛)的話,那我們這一生一世也不用努力了--因為我們終究決定會
成為脫離所有痛苦的聖者--只是在無法想像的非常非常久遠之後。
要離苦的步驟,要先親近善知識,學世間善法(持五戒十善),聽聞世間(端正法)與出世
間(有此因緣則有彼因緣,無此因緣則無彼因緣)的正法-因緣法與緣生法,學習遠離內心私
語的初禪定(止),進而專注於出入息再觀察五陰六入處的因緣改變影響過程(觀),由此真正
如實看見痛苦煩惱所產生的因緣(無明--對因緣法與緣生法不如實知--與貪愛欲求),
也如實知道痛苦煩惱產生的因緣的滅盡則有痛苦煩惱的滅盡--獲得此一明見後,將不再認
為五蘊六入處是我所掌握我所擁有的(因執取五陰為苦),對 佛陀所說的因緣法與緣生法
(五陰六入處集起因緣的滅盡則有五陰六入處因緣的滅盡)將不再有任何懷疑,也將看清為
何遠離對五陰六入處不切實際的貪愛欲求是解脫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