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他們向天空開火:16世紀的士兵和火器[下]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7-17 22:16:33
原文:http://sellsword.wordpress.com/2011/08/09/firearms/
“They shot at the skies”: soldiers and firearms of 16th century
我太懶惰,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原文,我只整理並節錄裡面的重點。
三、真實戰爭中的滑膛槍和火繩槍
這段一開始在說16世紀的時候有多個案例是在遠距離射中敵人,而且各國都有編制狙擊手
,進行散兵作戰,又稱為「遺失孩童」(通常翻譯成敢死隊)。這些神射手的命中率很高、
不下於今日的滑膛獵槍,在圍城時特別有用;但是普通士兵並沒有這種能力,遠距離往往
開火半天打死沒幾個人。
有經驗的指揮官會傾向於讓士兵前進到三十公尺再開火,這樣最有效率,通常一次齊射會
有20%到30%的子彈命中。從百米開火的齊射只能造成2%的命中。
早期的西班牙重滑膛槍通常用於60到80公尺,但是也有100、150、甚至200公尺的有效火
力紀錄,後者是米爾堡戰役時隔著易北河射擊的距離,造成敵方慘烈傷亡,但這距離有爭
議。
16世紀的士兵很多會穿戴甲冑,所以指揮官不只要考慮打中、還得考慮貫穿盔甲。阿爾瓦
公爵(西班牙名將)曾說他的輕火繩槍手(harquebusier)的有效射程是「兩柄長矛再多一點
點」,大約十一公尺。
17世紀的英國內戰中,已經沒什麼甲冑的問題,但是很多步兵團是素質很差的烏合之眾,
以至於軍官建議在兩柄長矛的距離開火。當時長矛已經變短,所以這個距離小於十公尺。
因此,導致命中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士兵水準的低落,這也是為何當時老練的士兵如
此珍貴。那個時候日常的操練不多,所以新兵通常不太會操作槍枝,而且這些士兵通常是
無法養活自己的貧民,缺乏士氣和技術。
(譯按:可以參考末代武士裡面,阿湯哥訓練的第一支部隊)
年輕的新兵位於激戰中、敵軍的火力下、站在同伴的屍體上時,把火繩槍妥善運用要考慮
的繁瑣動作實在太多了,從開始填裝彈藥直到開火,有很多必須注意的操作步驟,而且別
忘記還得聽口號交換隊伍行列。
大約開火三十次之後,槍身就會過熱到無法握持。經過不斷射擊,槍枝的表現會下降,走
火會更加頻繁,因為槍管內會有火藥燃燒的餘燼。一般預期每六發會有一次走火,尚不考
慮瞄準。
很多新兵會忘記後座力的問題,結果開火角度過高。原文的標題:「他們向天空開火」就
來自於一名英國軍官對於敵方蘇格蘭新兵的評語。因此,有經驗的軍官會要求手下瞄準敵
人的中間。
以下是當時的規定: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瞄準膝蓋;225到300瞄準腰或胸;375─頭;450
─帽子或頭上方一英尺。腓特烈大帝說在30到50公尺時,槍口要瞄準八到十步前(約七米)
的地面,以平衡武器的上跳。
一般士兵使用的火繩槍和火藥品質常常很差,一方面是製造水平普遍不高,一方面是戰爭
時期儲存和攜帶的不妥善;與之相反,手槍作為貴族的佩戴武器,品質平均較高,精準度
有時甚至比長管槍還要高(與理論值相反)。
四、結論
作者把結論是士兵和武器都要為低命中率負責,如果戰場上的士兵真能達到理論值,那將
使戰爭變得大大不同。
倘若一分鐘能開兩槍,並在300公尺能有10%命中率,一千名士兵就能在一分鐘內殺死兩百
人,這已經夠好了,距離更近的話會出現屠殺,問題是這個水平從未被達到。
火繩槍本身的命中率不算太低,但是操作過於複雜和困難導致士兵很難完善的運用。作者
提到近代槍枝漸趨簡易,因此有效提高了實際上的戰績,例如AK47就是一把以簡單可靠聞
名的槍枝。
原文大致上如此,想看原文網址在上面。
上一篇有人問火繩槍的威力是否如那本書所述,我只能給些資料。
#13A_CIKA (Warfare)這篇引用說日軍鐵炮能在五十米貫穿1mm厚的鐵板,相當於一般的日
本鎧甲。
http://tercio1617.fr.nf/
chapter1->Weapon and Uniform裡面也有一些相關資料,但是沒有提到要多遠才能貫穿板
甲,只有說可以貫穿。不過有效距離通常是50到75公尺。
http://syler.com/Breitenfeld/infantry/MusketGenl.htm
這篇也只說五十公尺內重甲無法防彈
http://forum.games.hinet.net/forum/3867/archive/topic/84922868
這篇說日本鐵炮50米可以貫穿2mm鐵板、兩層甲冑或60mm木頭
http://home.comcast.net/~light123/index.htm
這篇說150公尺可以貫穿2吋的木板或輕甲
昨天還有找到一篇提到火繩槍子彈貫穿不同厚度鎧甲所需能量的比例的網路文章,但是我
今天找不到惹 T___T
簡單來說,要在一百公尺用火繩槍打死身穿板金甲的騎士是難以做到的。即使真能打穿(
那把火繩槍大概是極重款),實戰中百米外命中率僅2%(俗稱和射擊星星一樣精準),效果
能如何嚴重存疑。
結論是,那本書的說法是錯誤的。事實上,那本書錯誤頗多就是XD
(有時間再找找,怎麼會找不到咧~)
作者: fallschirmj   2014-07-17 22:54:00
作者: fetoyeh (小葉)   2014-07-17 23:24:00
要能看到敵人的眼白再開槍
作者: hit0123 (@@")   2014-07-18 03:28:00
看來當時雜魚火槍兵對上精兵騎士 在地形阻礙不大的狀況應該會相當慘烈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4-07-18 03:29:00
有趣的是火槍的配置基本上就是要給雜魚使用
作者: darkdog0430 (..)   2014-07-18 08:17:00
大推~~~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4-07-18 08:26:00
確實是如此,在日本自火槍引入以來也有所謂的砲術流傳代表要把當時的火槍使用的好,並不是甚麼阿貓阿狗都行的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14-07-18 09:16:00
歐洲有沒有類似日本竹把牛的防彈用具呢
作者: Wtaa (窩塔)   2014-07-19 01:55:00
謝謝解說~ 不過那本書畫的插圖超讚的說...
作者: Schottky (順風相送)   2014-07-19 09:58:00
推!
作者: su281   2014-07-24 15:49:00
織田的方法用柵欄,鐵砲伸出銃眼射擊,一來固定槍身減少上跳,二來士兵受柵欄保護,較不會驚慌...如此織田鐵砲隊的射擊速度跟命中都可以提高,屠殺武田馬隊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4-07-25 10:15:00
很多東西都是到日本就變得很貧弱啊,比方說快樂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