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捻軍懶人包之二:轉戰兩淮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4-09-12 12:46:29
前情提要
1853年,淮北捻軍響應太平天國北伐而紛紛起義,但是經過三年鏖戰,捻軍逐漸不支,主
力退往淮南。
為什麼是向南方轉進?
安徽省南部是太平天國和滿清朝廷最重要的戰場之一,駐紮了大量的太平軍,捻軍南下或
可爭取到太平軍的援助,就如三年前太平軍北伐時。
太平軍的反應呢?
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石達開又把旗下精銳調去西征,太平軍恰好
需要一個盟友來協助抵禦江北清軍南下,洪秀全等人於是決定和捻軍結盟。
1857年春,捻軍轉戰兩淮流域,和太平軍的陳玉成、李秀成部會師商談,最後太平天國以
「聽封不聽調」的條件收編捻軍。
註:意思是捻軍掛著太平軍的名號,卻不用聽從天京的指揮,只以盟友身分協同作戰。
捻軍和太平軍的作戰狀況如何?
因為太平軍必須同時應對各方面的清軍,淮南的兵力有時候會被調往長江流域,而捻軍基
本上只在淮河流域活動,雙方時而聯手、時而分開。太平軍集結於淮南時就與捻軍聯手北
伐,太平軍主力撤離時則由捻軍主導防禦。
捻軍和太平軍是否有所衝突?
因為捻軍是個注重地緣和宗派的小團體聯盟,轉進淮南後發生了內部的意見不合,甚至爆
發內鬨,一些捻軍領袖被殺,一部分的捻軍則獨立出去、北還淮北,捻軍於是分成南北兩
系。
張樂行為首的捻軍主力繼續轉戰淮南,接受太平天國的援助和封爵;一部分以藍旗為主的
捻軍回到淮北作戰,不再與太平天國緊密聯繫。
捻軍、太平軍聯盟戰況
1857年春季,轉戰淮南各地的捻軍與太平天國結盟,試圖反攻淮北,但是在清軍的頑強抵
抗下被擊退;入夏,太平軍主力撤離淮南,捻軍轉攻為守,在清軍的猛攻下陸續撤出三河
尖、霍丘、正陽關等據點,退往太平軍駐守的六安。
1857年冬季,捻軍、太平軍和清軍數次交戰,互有勝負,後捻軍內鬨,部份捻軍自行重返
淮北,捻軍分裂為兩部。
1858年年初,聯軍再次北伐、又遭擊退;入夏,太平軍主力被牽制在湖北和皖東,六安被
清軍攻陷,但淮南捻軍撤離六安之後趁淮河右岸清軍空虛,沿淠河(淮河支流)北上、過淮
河、入淮北,攻佔數城,控制了淮河中游。
1858年秋,捻軍配合太平軍大破江北大營,又在三河之戰聯手殲滅湘軍六千人;隔年春天
,太平軍、捻軍猛攻淮南,已被切割開來的淮南清軍陣線崩潰,淮南遂落入太平軍、捻軍
手中。
1859年秋,清軍趁捻軍、太平軍主力南下的時機全力反攻,在1860年春把淮南捻軍逐出淮
北、重奪淮河中游,並且趁勢繼續向淮南進攻,幸虧太平軍在夏季北上救援、擊退清軍攻
勢。
在淮南捻軍主力激戰於淮河流域之時,一支捻軍流竄到江蘇北部,攻破大運河河畔的商業
重鎮清江埔,是庚申之劫很重要的一部分。
註:庚申之劫指的是1860年江蘇、浙江兩省在戰亂中受到的嚴重損失。
在此同時,淮北捻軍進攻河南,於1859年春重創河南清軍,攜帶戰利品回到淮北;1860年
春夏兩季,蒙毫地區(捻軍發源地)大雨成災,淮北捻軍兩度進軍河南收集糧草,擊潰河南
綠營後返回。
1860年秋冬兩季,淮北捻軍三度劫掠山東,僧格林沁奉命出兵進剿卻屢遭擊敗、損失慘重
,華北各地會黨趁機舉兵造反響應。捻軍曾與駐紮山東的英法部隊交戰,被擊退。
雖然淮北捻軍流竄各省、屢次重創清軍,卻沒有穩固地盤,讓淮北清軍在捻軍主力離開的
時候不斷反擊,拔除部分捻軍根據地。
1861年,太平軍在安徽的戰況失利,而淮北捻軍聲勢頗盛,太平軍主將陳玉成為了準備戰
略反攻,要求淮南捻軍把據點移交太平軍、主力重回淮北,結束了太平軍和捻軍在淮南的
聯合作戰,兩淮捻軍也重新合併為一。
1862年春,捻軍和太平軍聯手圍攻淮北穎州,和城內外清軍激戰數月後敗退;入夏,太平
軍陳玉成被俘,捻軍和太平軍馳援皆遭擊退,陳玉成不久後被處死。此後,太平軍全面退
出兩淮,捻軍只能單獨作戰。
秋季,已經掃蕩華北叛亂的僧格林沁以直隸、山東、河南、山西四省清軍五萬餘人全力進
攻淮北,捻軍二十萬列陣固守,雙方血戰半年,至1863年春季捻軍主力崩潰,自張樂行以
下兩萬人被殺,不願投降者被迫突圍撤離。
捻軍殘部在1863年下半年流竄河南、山東、安徽各省,與各地起義軍互相呼應,但是在僧
王的追擊下盟友陸續被擊潰,不得不在1864年春季退入陝西、與西北太平軍會合,隨後試
圖前往解救被清軍圍攻的天京(南京)。
1864年夏季,天京被清軍攻破,太平天國開始瓦解,而捻軍、西北太平軍仍被阻於河南,
捻亂進入第三階段。
捻軍初期領袖下場(可參考上一篇)
張樂行(張洛行)
1863年春,捻軍主力二十萬在雉河集一帶大敗,他和家人、親信僅二十餘騎突圍而出,在
前往山東途中投宿藍旗捻頭李家英,被後者出賣給當地官府,不久後被清軍處死。
蘇天福
1863年春,在雉河集一帶的激戰過程中被叛徒王懷義出賣,隨後被清軍處死。
龔得樹
1861年春,偕同太平軍在湖北進攻湘軍時被砲火擊中,戰死沙場。
韓奇峰
1862年秋,在雉河集一帶的激戰中被包圍於張橋,彈盡援絕、城牆被轟垮,他在突圍時中
彈,不治身亡。
侯士偉
1858年,紅旗捻軍內鬨,他被仇家刺殺。
孫葵心
1861年春,在安徽小蜀山被清軍擊傷,不治身亡。
張宗禹
本回還沒死亡,是下一回的重要人物之一。
捻軍對太平天國戰爭的影響
從1857年到1864年,捻軍在淮河流域幫助太平天國抵抗清軍,就有如太平軍多出了一個兵
團來打江北戰場,而太平軍也多次支援捻軍,直到太平軍自己支撐不住(陳玉成兵團潰敗)
才留下捻軍獨自支撐。
然而,這個階段的捻軍始終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裝備差、精銳少,打不了硬仗;指
揮系統形同虛設,內部意見不能統一;缺乏優秀的戰略家,特別是在龔得樹、孫葵心兩人
死後,捻軍就很少策動運動戰,以至於在陣地戰中被清軍打得大敗。
另一個重點在於清軍的重整,1860年前後的河南清軍僅不到兩萬,僧王在山東也只有一萬
多兵力可以出擊,在運動戰中兵力分散更加不利,要直到湘淮軍擊破湖北和皖南的太平軍
才能集結兵力做全面進攻。
雖然捻亂前兩個階段橫跨十多年,最精彩的卻是最後一個階段的五年XD,也因此捻亂有時
也會被分為前後兩段,1864年就是分水嶺。
下回,太平天國崩解後,捻軍反過來收編江北太平軍各部,開始令人驚嘆的奇蹟征戰旅途

註:
英文維基不知道是誰編的,和中文資料比較起來謬誤頗多…
我可不覺得捻軍起兵時能有多少洋槍,安徽、河南又沒有海港;而僧格林沁在1856年的時
候還在駐守天津,和捻軍交手應該要從1860年算起。
趣事:
1859年,外號「邱老虎」的清軍猛將邱聯恩率三千精銳馳援河南西華,在北舞渡遇伏,激
戰至車戶橋時向居民問路,誤聽成殺虎橋,自認天亡我也,遂放棄突圍、力戰至死。
捻軍驍將孫葵心因為擊斃邱聯恩而威望大增,清軍不斷試圖招降他都失敗,可惜孫葵心最
後竟然死在一場小戰鬥裡。
作者: lwjan   2014-09-12 13:20:00
推!精彩的一段歷史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9-12 13:28:00
感覺很精采 如果有歷史SLG的話應該蠻有趣的
作者: gfneo (gfneo)   2014-09-12 13:49:00
大推
作者: sandiegopadr (???)   2014-09-12 15:16:00
下一章:僧格林沁之死
作者: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4-09-12 15:20:00
戰場移動的好廣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4-09-12 17:30:00
推好文,清朝實際上最精華的地段全被戰火打殘了吧?
作者: Edison1174 (Edison)   2014-09-12 17:43:00
這些傢伙真的造反了太可惡了 射你不死的那個才最可惡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4-09-12 18:44:00
以前覺得清朝很廢,後來看看打這麼慘還活下來不簡單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4-09-12 18:45:00
這樣想一想英法聯軍也是同時期事件清朝好像有點強...僧格林伈死了真的太可惜了
作者: ChoshuArmy (長州軍閥)   2014-09-12 19:03:00
當然清朝八旗跟綠營這麼不堪戰自己也是有責任
作者: sandiegopadr (???)   2014-09-12 20:25:00
那時候滿人高層腐化已久不是 堪用人才不多可以想像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14-09-12 20:37:00
八旗子弟入關後人人遛鳥唱戲抽大煙 出門乘轎 連馬都不會騎 清末還派的出八旗將領 不簡單了
作者: wsrh (hdt)   2014-09-12 22:09:00
塔齊布是太早死才排第二吧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9-12 23:30:00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9-12 23:54:00
明末流寇戰法與規模也差不多,但清朝有洋火器可用,洋人也不像後金,沒入主中原意圖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4-09-13 00:01:00
所以現在上海繁榮跟這多年戰爭有關嗎?
作者: lingray (美好的時光,為我停留)   2014-09-13 09:17:00
太平天國之秋有提到 太平天國之亂摧毀了蘇杭 經濟重心從此轉移到上海
作者: genewing (Go~~Go~~)   2014-09-13 12:40:00
不過明朝被滅了,清朝活了下來曾國藩剿捻的戰略,類似楊嗣昌的加強版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9-14 02:45:00
捻軍跟李巖加入之前的闖軍一樣﹐成不了氣候。要推翻一個國家﹐除非力量強出太多﹐否則一定要使對方政權中樞無力化、虛弱化。方法一是直接攻擊首都中樞﹐如劉邦滅秦、綠林攻長安、黃巾起義約宦官內應等等。方法二是切斷首都與各地(特別是主要經濟區)的聯系﹐如隋末唐末西晉北宋紅巾軍太平天國等。方法三是讓中樞內戰。能一起用效果更佳。太平天國定都後還能想去西征切斷湖廣、北伐攻擊北京﹐但西征敗於湘軍﹐北伐兵少將寡。而捻軍闖軍之類的流寇﹐很長時間內既無直攻首都的計劃﹐也沒有切斷大運河、中原南北交通的計劃﹐很難有成效。如果不是滿清屢次越長城入侵摧毀北京四郊﹐闖軍會跟捻軍一樣早晚被四面八方源源不斷而來的政府軍逼到絕境死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