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以前po的部分網站消失了,實在是非常痛心(誤)
這次的心得是osprey的pike and shot tactics 1590-1660,
下面請低調享用(書中有不少圖片):
http://ppt.cc/aufV
對文藝復興戰史有興趣的人應該都知道pike and shot的意思,這是文藝復興末期和近代
早期的西歐步兵體系,主要由pike和shot兩個元素組成,pike是長槍,shot泛指各種投射
武器,通常是火繩槍。
這本書或許並未提出什麼特殊的見解或描述更多的細節,但是對pike and shot缺乏認識
的人來說是相當不錯的入門書。
(同類的介紹還可參考本版「16-17世紀西歐步兵的戰術」一文,該文原文作者是西班牙
tercio的專家,我之前關於西班牙的譯文也多有參考他的網站,可惜這幾天發現他的網站
死光了QQ)
書中一開始就講明了pike and shot是對古代希臘羅馬體系的仿效和復興,當時的軍事家
都試圖從傳說中的馬其頓、羅馬陸軍學習到可以運用的技藝,這和文藝復興的復古氛圍有
關,而瑞士、德意志和西班牙陸續採用的長槍兵更使人想起古馬其頓。
16世紀的軍事家遇上的問題並不是他們忽視了經典時期,而是他們相當缺乏古代的軍事典
籍─他們當然能讀到核心的教條,但是細節的基礎指揮方式卻相對缺乏文獻,使他們在重
新發掘經典時代的軍事架構時碰上困難。
以下幾本書對當時的軍事家幫助較大:
埃里亞努斯(Claudius Aelianus,古羅馬修辭學家)和利奧六世(Leo VI,拜占庭皇帝)的
《戰術學》,後者借鑒了前者;李維(Titus Livius,古羅馬史學家)的《歷史》;還有凱
撒的《高盧戰記》。
這些書籍中對於單位操練的描述影響了荷蘭的新式戰術單位以及仿效古羅馬的三線陣。
瑞典的軍制在荷蘭軍制上加以改進,德意志系統則是後來融合荷蘭和瑞典的特色而成,反
過來被重建的瑞典軍所採用(舊瑞典軍在諾德林根會戰遭重創);英倫群島在十七世紀的內
戰中也將歐陸的軍事理論引入,成為另一個軍事實驗場,獲勝方成為近代英國陸軍的濫觴
。
書中的主軸是荷蘭和瑞典的陸軍軍制、戰術和組織特色,畢竟書名提到的1590~1660年代
就是以這兩國最耀眼,最後一章則提到英國內戰的情況,同樣是同時期歐洲的重要軍事實
驗場。西班牙軍制也有所提及。
本書雖然介紹了編制和戰術陣型,卻較少著墨於各單位的排列,這方面可能得參考其他資
料(ex.上面提到的西歐步兵的戰術一文,不過兩位學者使用的英文譯名略有不同)。
話說讀到荷蘭和瑞典的軍制時,我想到的是自己剛學到的組織架構分類,荷蘭的軍制有點
像矩陣式組織架構,戰鬥序列和編制是錯開的,每個旅分為三道戰列的各一部分;瑞典軍
制偏向職能式,因為各個旅是獨立的戰術單位,集中部署於其中一道戰列。
書中內容繁雜,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僅在此對自己過去不清楚或比較重要的描述略作簡述
。
<西班牙>
西班牙的步兵編制是西班牙人、義大利人的tercio,以及德意志人的regiment(團),這個
層級的單位還可以更細分為連級的單位。在戰場上,西班牙步兵會由tercio的士官長(在
tercio裡是副官)分配為戰術單位,這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必須非常了解旗下各大小
單位的人數和戰力才能勝任。
西班牙的步兵戰術單位陣型主要是方陣和橢圓陣(寬大於深,又稱混種方陣)兩種,方陣用
於缺乏掩護的開闊地,地勢較佳時則運用注重正面的橢圓陣。
各陣型遭到騎兵的攻擊時會把中央的長槍陣空出間隙、讓火槍手掩蔽其中;由於西班牙的
陣型較難運用各單位側翼的火槍手,這些槍手經常會形成獨立的支隊上前騷擾敵軍。
西班牙騎兵並不特別,我就略過了。
心得:
雖然我很喜歡全盛時期的西班牙陸軍,但是這種體制顯然不夠完備,特別是編制下還得臨
時由將官重新部署為幾個獨立的戰術單位,根本是在考驗指揮官的能力。
附帶一提,很多資料都提出一個tercio(此指編制)往往會部署成三個tercio(此指戰術單
位)的說法,這也是tercio一詞的可能來源之一(tercio=第三)。
<荷蘭>
荷蘭軍事學派是這個時期的領頭羊,注重系統化、科學化並詳讀關於古羅馬軍事的文獻,
包括前面沒提到的弗萊維厄斯˙維蓋提烏斯(Flavius Vegetius)的《論軍事》、弗朗提努
斯(Sextus Julius Frontinus)的《謀略》,以及凱撒、波利比烏斯、李維等人的著作,
再加上略早於此時期的馬基維利、尤斯圖斯˙利普修斯等軍事復古鼓吹者。
必須注意的是雖然馬基維利等人都預想了如何仿效古羅馬的三線陣,以便仿效古羅馬擊敗
馬其頓一樣與較為遲緩的大型戰術單位抗衡,他們鮮少思索到火力優勢的重要性(馬基維
利本人甚至輕視火炮),因此必須等到1590年代那群荷蘭的軍事知識分子才完成整個體系
的革新和完善。
荷蘭步兵會部署成「營」(battalion),下分中隊(division)、更下分連,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營」僅僅作為戰術單位,行政管理的單位仍是團。理論上一個團在戰鬥中會部署為
兩個營,但是在戰爭中往往會因為缺額而只能部署成一個營,甚至兩個團合併部署為一個
營。
連僅僅是管理單位,因為太小而無法單獨形成戰術單位。然而,各個連都會形成同袍情誼
,就如同西班牙軍隊的連,只是荷蘭的連人數較少。戰爭中,一到數個連會組成中隊、中
隊組成營,確保各個連的成員能夠並肩作戰。
一個團理論上約千人,一個營大約五百人,一個中隊三到六列也就是三十到六十人。當一
個團能夠部署成兩個營的時候,軍階較高者會位於右側的營,後面提到各個旅的部署也是
如此。
部署的方法同樣是該團的士官長負責,但是因為戰術和管理單位較小,比較容易分配。
荷蘭軍的火繩槍手會從100到120碼(91~109m)開始射擊,也就是說這是有效射程。因為陣
型偏向線式且隊形輪轉口令完備,荷蘭軍擁有相當優異的輕武器火力。
在戰役中,荷蘭軍會進一步設計戰役計畫,並將部隊部署為「旅」,每個旅包含三個營。
荷蘭軍慣用的戰鬥陣型有三類,每一類都能用於攻擊或防禦,指揮官也有一定的自由度加
以適當改變:
其一是把三個旅分別部署成鑽石狀(菱形,也就是前後左右四部),自然會形成三道戰列,
其中第二、三道戰列的距離是第一、二道戰列的距離的兩倍。這是荷蘭軍在1630年代以前
最慣用的陣型。
其二是個扁平楔形的陣列,所有單位排成一列,中央偏前,只有兩道戰列;其三則是宛若
古羅馬軍團重現的三列陣,如西洋棋盤一般間隔,第三道戰列一樣靠後,這種陣法直到
1630年代才正式啟用。
荷蘭軍的陣法還有一項創舉,那就是讓步兵和騎兵、炮兵緊密聯繫,騎兵會被部署在步兵
之後,步兵敗退時掩護、步兵挺進時突破。
騎兵裝備的改變、火炮規格的統一化算是整個西歐的趨勢,就比較不算荷蘭的創舉了。騎
兵的趨勢是放棄了長矛、增加了火槍騎兵和龍騎兵;炮兵統一規格後就能區分出用途不一
的輕重火炮。
心得:
這個多個菱形的布陣圖我好像看過…….啊,不就是湘軍嗎XDDDD
單就部署和編制來說,荷蘭人選擇使用更細緻的單位來達成更系統化的部署,這也是靠精
兵良將才得以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因此仿效者多、成功者少,仿效成功的瑞典
則又有變化,以便適應自己的戰場。
荷蘭的軍事科學化是對西班牙走向經驗法則的回應,能夠盡快找出用以對抗傳統系統的可
能性;西班牙雖也力圖趕上,卻始終未能解決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不只存在於軍中。
<三十年戰爭>
各國對荷蘭的改革並非毫無警覺,特別是在荷蘭軍事聲名鵲起之後,不少地區都開始引入
荷蘭的軍制,有些是直接請教不居住在荷蘭但與荷蘭軍方關係密切的人物(ex.莫里斯親王
的親戚)。
西班牙人對於荷蘭的軍制戰術顯然頗有研究,但是並未全盤採用,仍然堅持自己過去的系
統,只是在這上面進行改進,書中舉的例子是和荷蘭如出一轍的火槍手輪替射擊。
三十年戰爭爆發後,許多北德意志諸侯與丹麥王國使用的系統就是仿自荷蘭,但他們陸續
吞下敗仗,敵不過傳統、遲緩但運用純熟的天主教軍事系統,情況直到瑞典參戰才有明顯
轉機。
附註:
書中提及西班牙後來學習了德意志體系(三十年戰爭晚期),但是其他資料顯示西班牙人早
在1600年的Nieuwport戰役之前就已經對自己的陣型大加改良,而以火槍手組成散兵支隊
後的運用效率也未必遜於線式,本書的論調略顯保守。
然而,西班牙人確實未能及時理解把步兵和騎兵混合運用的策略,結果其較為不足的騎兵
遭到痛擊後往往難以由步兵挽回戰局,羅克魯瓦戰役就是最慘痛的案例之一。
<瑞典>
瑞典的軍制受到波蘭和荷蘭的影響,前者是長年衝突的敵手,迫使瑞典學習如何面對強力
的騎兵,後者是仿效的楷模,古斯塔夫二世曾請教過拿騷的約翰(莫里斯的表弟,德意志
人),收穫頗豐。
瑞典的陸軍編制和荷蘭大致相當,中隊division改稱squadron,每個連的下士從荷蘭的三
人增加到六人,陣列從荷蘭的十列減少為六列,作戰時同樣由軍官調派部署,但又有變化
。
瑞典的旅在戰役中分成中隊,各中隊都由四個滿額的連組成(若缺額嚴重會編入更多連),
軍官可以由各中隊的編成輕易觀察該旅的備戰狀態。一個旅或由三個中隊組成箭頭、或由
四個中隊組成鑽石,三個中隊較常見,四個中隊僅出現於1628到1631年間。
一個旅可能是一個團加上半個團組成、各個連接近滿額,或由兩個團編成、各連殘缺不全
。
瑞典的射擊體系同時能用荷蘭式的輪替開火和瑞典式的齊射,後者會由三列士兵同時開火
(一種是加長寬度到排成僅三列,一種是前三列開火完與後三列輪替)。
騎兵方面,瑞典軍加重運用火槍騎兵等輕騎兵,某方面來說是不得不如此,因為瑞典軍相
對缺乏重裝騎兵。然而,就如同在他們之前的法國胡格諾教派,瑞典軍也證明了這些輕裝
騎兵的戰力不容低估。
到了1632年,瑞典騎兵使用的是三列而非荷蘭騎兵的五列,並嚴格規定只有在前兩列能看
到敵軍眼白時才能開火;開火後,全部三排都拔刀劍進行突擊肉搏,還未開火的手槍留在
混戰中使用。瑞典火炮則跟隨西班牙、丹麥和荷蘭的腳步進行規格化。
與荷蘭不同,瑞典的旅是獨立的戰術單位,會並列組成兩列(ex.布賴滕費爾德:第一列四
個旅、第二列三個旅;呂岑:兩列各四個旅)。荷蘭系統注重整道陣列的完整性,彈性的投
入多道陣列;瑞典的旅則能暫時作為單獨的戰術單位,更能應對騎兵的侵襲。
瑞典在編入大量曾接受過荷蘭式和丹麥式(仿荷蘭)的士兵時訓練很快,因為操典基本相同
,但是瑞典的戰術系統更為複雜,只有老兵才能迅速完成應對。
瑞典軍把騎兵分別部署在兩道陣列的後方,而不是荷蘭那樣只在第一列後方,且在兩翼的
騎兵之中置入從屬火槍手支隊,在1632年的呂岑會戰中甚至把輕火炮加入兩翼。
書中有引用許多文獻的描述,我就不一一翻譯了,只講一下其中一段對於瑞典步兵作戰的
情形:輕火炮(應為團部炮)開火兩次,齊射(會遭回擊),然後長矛兵挺進,將敵方擊破。
瑞典軍各個旅的獨立性在第一次布賴滕費爾德戰役充分展現,天主教軍擊敗薩克森軍之後
,瑞典軍用整個第二列把第一列陣線延伸成內折的側翼,成功阻擋住匆忙重組並意欲迂迴
的天主教部隊。若非瑞典系統,著實難以達成此一戰術策略。
心得:
瑞典軍算是三十年戰爭的顛峰之作吧,但是過高的門檻導致難以仿效也難以重建,在持續
的消耗下很快就維持不住這個體系了。
儘管如此,該體系深刻影響了後面提到的德意志體系,之後各國的軍中多少都能看到古斯
塔夫大帝的影子。
<德意志>
天主教陣營對於新教徒的軍事體系並不缺乏研究,很快就有所回應,華倫斯坦在呂岑會戰
就部署出三列陣型、各單位同樣僅千人、同樣縱深較淺。這類體系同時受到荷蘭和瑞典的
影響,是為複合式的德意志系統。
瑞典軍在1634年的諾德林根會戰崩潰,後來各國就紛紛採用德意志系統(至少深受其影響)
了。
<英國內戰>
我對英國佬的內鬥不感興趣,就不多談XD,反正就是兩邊都把歐陸的經驗挪到英倫戰場實
驗,這些英國將領很多都曾在歐陸服役或至少略有研究。
由於英國內戰的時間點上三十年戰爭已經到了晚期,英國內戰引入的系統多受荷蘭、瑞典
的影響,也有運用出德意志體系的特色。
大致上就是如此,英文不差的人可以看看原書、英文不好也可以看看圖片。
我知道明末清初曾引入西方的火炮和要塞學,不知道有沒有任何翻譯成華文的士兵操典?
如果一支歐洲式的部隊能夠建立,能否適應明末清初的戰局會是個有趣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