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賦徵實
http://miupix.cc/pm-GTW4IO
1941-1945田賦徵實數
http://miupix.cc/pm-ON0NNP
1941-1945支出、收入、赤字、田賦徵實數額表
「田賦徵實」最早由閻錫山在山西推動(1939),其後福建、浙江、陝西(1940)相繼施行,
但制度不同,晉徵實物緩解軍糧問題,閩、浙、陝還是收貨幣等於變相加稅,
四省以晉施行較成功,唯山西省晉系、共軍與日軍交錯,實控區域不多效果有限,
施行辦法與結果上呈中央後,蔣有鑑於四川面臨同樣的問題,行文給賀國光:
「以後徵糧應以榖米為準,而不以貨幣為主,此雖新辦法,初行或不甚便,
但非此決不能持久生效,務望先令各有關機關切實研究實施。」(1940年7月20日)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四十四冊,轉引自〈糧政討論〉,但此時蔣尚未
打算強力推動,到1941年4月糧價按耐不住,蔣終於下決心實施「田賦徵實」。
田賦徵實一節參考《抗戰建國史料─田賦徵實(一)~(四)》,秦孝儀主編(1988、1989)
此時重要的議程、行政命令跟蔣的指示羅列如下:
1940年11月13日 行政院會議通過「為調濟軍糧民食准各省田賦酌徵實物案」
1941年3月29日 行政院頒布「田賦改征實物暫行通則」
1941年4月上旬 KMT第五屆八中全會通過「為適應戰時需要擬將各省田賦
暫歸中央接管以便統籌而資整理案」
1941年4月29日 蔣:飭各省政府加速趕辦土地陳報及利用其成果徵收實物電
1941年6月 召開「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蔣:說明田賦劃歸中央徵收
之理由及其結果(開幕演講)
「各省酌徵實物案」施行後,各省為增加財政自行加賦,不但沒調節糧食的效果,
更造成輿論譁然,因此中央又頌布「田賦改征實物暫行通則」,將各省的自主權利
收歸中央,但還是有許多模糊地帶。從兩案內容的改變代表蔣對田賦收歸中央
統籌分配的決心,與孔祥熙討論後,由財政部召開「第三次全國財政會議」
孔對田賦徵實的態度不甚堅定,財政部原提草案辦法甲項:凡軍糧民食亟待調劑
地方之田賦,一律征收實物;其產糧不足地方,呈經中央核準者,仍征國幣。
乙項:依據三十年度省縣田賦正附稅之全額每元酌征稻麥一市斗至四市斗。
其情形特殊省份,得依現所田賦正稅一征折合銀元數按元酌征實物,或依田賦原額
按兩酌征實物。
給的彈性空間太大,很容易上下其手,蔣當然不滿意這兩個提案,透過施壓跟政治操作
將議案帶往他想要的方向,上自中央下自地方對此政策有太多的疑慮,因此最後僅通過
大原則,原則如下:
甲、自民國三十年下半年起,各省田賦戰時一律徵收實物。
乙、田賦徵收實物以三十年度田賦正附稅總額每元折徵稻穀二市斗(產麥區得徵
等價小麥,產雜糧區得徵等價雜糧)為標準。其賦額較重之省份,得請由財政部
酌量減輕。
丙、徵收實物實施辦法及細則,由各省財政廳分別於本年七月三十日以前擬訂,
呈淮施行。
丁、各省徵收實物採用經徵經收劃分制度。凡經徵事項,由經徵機關負責。經收
事項,由糧食機關辦理。
http://miupix.cc/pm-H57AXV
田賦徵收組織圖
財政部依原則制訂「戰時各省田賦徵收實物暫行通則」,但各省觀望居多,蔣也明白
如果不做出實績,各省是不會乖乖照做,四川推行的成敗將決定「田賦徵實」的命運
這個重責大任就落在新任的糧食部長徐堪身上,徐知道要落實田賦徵實,
必須找一個能在川閥跟地方豪紳面前夠份量的人,他找上劉航琛(已故劉湘
的財政廳長),6月蔣請劉會面商談缺糧問題,請他到瀘洲買糧,
劉請蔣派秘書程懋型(曾任瀘洲縣長)隨行,這有兩層用意,
一代表中央監督,二具地緣關係,並要蔣給予現款,避免盧作孚的錯誤
(盧在1940年年初糧管局長任內訂1000萬石,先付1/10訂金,剩餘米到付清,
後來米價大漲,百姓只願交已付訂金的100萬石,後面要重新議價),
談完立刻發新聞稿,〈劉航琛親赴各縣策劃,川東南糧食趕運渝,三個月內至少
可到三十萬石,週內可運來五萬石濟銷渝市〉,商務日報(重慶),1941年6月19日
報影連結: http://goo.gl/jyGEQj
劉之後與大地主和糧商協商,他們要求一石120元,劉則出125元,付現後再起運,
由於條件優渥,一下就達成協議,蔣本來要劉一個月內籌30萬石,劉總共簽下
280多萬石,中央則先支付3億多法幣,7天內送來9萬石,1個月內送來40幾萬石,
暫時解決缺糧問題,蔣對劉的能力很滿意,之後田賦徵實也就交給他推動
劉先後任四川糧政局局長、糧食部儲運局局長及糧食部政務次長,
他自述推動田賦徵實的方法
"我請了許多紳士,用五部汽車載著他們跑了六十幾縣,到萬縣是萬縣的士紳,
到富順是富順的士紳,因為只有他們的話,地方上才肯聽。"引自《劉航琛先生
訪問紀錄》,沈雲龍等訪問、張朋園等紀錄(1990),只要對明清地方官場有了解,
就知道這套跟地方官上任後先探訪仕紳一模一樣,沒有尋求仕紳的支持,
「田賦徵實」難以推動
至於徐堪的戰場則在川省臨參會,為表示對四川的重視,徐堪親自出席臨參會,
照「戰時各省田賦徵收實物暫行通則」,四川的田賦正附稅額為9980萬元,需納糧
近2000萬市石,臨參會議員群情激憤,比原定的稅額增加至少一倍,徐立刻與川省
財政廳長、建設廳長討論,將稅額下調至1200萬石
http://miupix.cc/pm-M623EI
臨參會與中央的歧見,紅色圈起處為最主要的問題,引自〈糧政討論〉
張群特別提醒徐:「縣級應需之穀,不在徵收或徵購額內劃撥,但攤購之穀全賴
縣區鄉保人員推動執行,若此穀與彼輩有關,必皆踴躍從事,若不令劃撜,深明
大義能有幾人?倘認為自被歧棄,縱不從中撓阻,亦敷衍塞責,竊恐礙及購額。」
在張的提醒下,徐也將基層行政人員納入體系內,雖然降低推行的阻力,但也增加
民眾的負擔,共黨則是用不同的方法將效能提高,最後比較時會再談及
在四川推行成功後,各省紛紛效法,為中國打贏抗戰提供堅實的後盾,也留下
嚴重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