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貼一下與王連相關的史料,出自《乾隆實錄》(《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
卷之八百二,乾隆三十三年正月辛卯(2日)
○將軍管雲貴總督明瑞奏、自大疊江進兵。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勦殺賊匪五百餘人。
次日遇伏。復殺賊四十餘人。生擒四人。
二十九日。兵抵蠻結。賊由密林內突出。我兵盡力勦殺。賊匪敗回。斃賊二百餘人。
臣親登山瞭望。見賊匪甚多。所設十六寨。俱屬險要。密林之內。隱約見有埋伏。
又見排有象陣。不但山勢峻險。兼深要密箐。並無可通之路。設法挑誘。終不出戰。
因與諸大臣各侍衛官員商議。先破其中堅。餘寨自不能據守。
(敵軍在山中密林設寨結陣固守,清軍決定硬啃。)
於十二月初二日。分隊前進。時值大霧。我兵衝擊木寨。賊匪施放鎗礮。
臣等俱在兵弁之前。首先追擊。人人奮勇。用鎗刀砍傷象隻。象即倒奔衝突。
賊匪不支。紛紛敗竄。我兵衝冒鎗礮。盡力攻擊。甚至彼此抱持。以手相搏。
賊人不及施放鎗礮。但隔木寨用鎗刀砍戮。並拋擲火毬。
我兵力戰不退。奮身直入木寨。
(清軍趁大霧迎著火力進攻破陣,再衝木寨。)
先係扎拉豐阿。攻得一處。臣明瑞。續攻得一處。觀音保。亦攻得一處。
至晚賊復來奪。我兵奮力擊殺。相持至二更時。所有埋伏賊人。
及他處防守各匪俱棄寨奔逸。我兵進勦搜拏。地方俱已廓清。
計殺賊二千餘人。報聞。
(清軍攻下三座木寨,敵軍試圖夜戰奪回,失利後放棄據點,全線撤出。)
○又奏、攻寨打仗時。有貴州籐牌兵王連。進抵第二寨。攀柵直上。飛身躍入。
於數百賊中。縱橫砍殺十餘人。以致頭帶刀傷仍拔毀柵木。接應眾兵。
我兵乃得蜂擁而進。請加優獎。
得旨、王連。著即賞給遊擊。仍給花翎。
(「這就是斯巴達!」,乾隆皇帝龍心大悅御筆一批,大頭兵連升十三級。)
○又奏、此次攻奪木寨。臣審度情形。不得不身先行列。
不意臨陣時。右眼眶被有鎗傷。
臣毫無困乏。惟稍覺頭暈。看字費力。以致奏報稍遲。
伏思統領戎務。不應輕身冒險。請交部議罪。以為領兵重臣。不能持重者戒。
得旨、何忍治卿之罪。以後稍為留意可耳。
(主帥明瑞親冒矢石力戰,不幸於一個多月後進軍時,陷入重圍而自縊。)
另外中研院史語所內閣大庫的公文移會也收有〈兵部為王連請賞藍翎事〉,
從內文來看,大致為明瑞的報告,與實錄可互相參照。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8/a2/af.html
臣明瑞謹奏。查初二日攻柵打仗。蒙皇上賞派侍衛等精銳百人及滿洲官兵。
無不以一當百。素來原屬所向無前。至此次雲貴四川三省綠營官兵之奮勇爭先。
幾與京兵莫辨。不特臣意料所不及。几(幾)臨陣之大臣侍衛等官。
目擊情形皆為稱駭。
即如貴州藤牌步兵王連者。當攻第二柵未破時。
首先(字不清楚)上飛勇躍入于數百賊中。縱橫砍殺十餘人。以致頭帶刀傷。
仍復接應眾兵。拔毀柵木。我兵乃得蜂擁而進。
似此勇兵寔(實)為目所罕見。不可不特為優獎。
因有從前頒發楊應琚交存賞功翎子內。動用藍翎一枝。獎賞該兵頂戴。以示鼓勵。
此外奮勇出色之京漢官兵甚多。因限于所存翎子數目未敢多及。
惟擇其最尤此數人分別給戴。謹奏。
乾隆三十三年正月初二日。奉硃批。王連著即賞給遊擊。仍給花翎。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