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的意志
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有兩個城市獲得了獨立勳章,一座是卡赫拉曼馬拉什,另一座是伊
內博盧。在繼續講述凱末爾的西線決戰之前,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座城市的經歷。
在土耳其獨立戰爭的當下,卡赫拉曼馬拉什的名稱仍是馬拉什,這座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
戰結束時被劃歸法國接管區,但是隨著法軍派遣新成立的亞美尼亞軍團前往駐守,城內外
的土耳其民兵開始實施大規模的游擊戰。
由於一戰結束後開始解除動員,法軍呈現兵力匱乏的狀態,所以沒有能力派遣原定的大批
本土兵力到中東,在這種情況下,亞美尼亞軍團成為敘利亞法軍的骨幹,成員多半是從鄂
圖曼帝國流亡去埃及和歐美的亞美尼亞難民,法國準備要讓他們在法國接管的奇里乞亞建
國。除了亞美尼亞軍團之外,法軍在中東的主力還有阿爾及利亞人的北非部隊。
在1919年十月底,馬拉什城內就開始陸續發生嚴重的軍民衝突,新仇舊怨累積到了1920年
一月二十日,終於轉變為全面性的武裝活動。城內外的土耳其民兵一開始約兩千五百人,
雖然有少數獵槍,也從憲兵軍火庫取出850挺步槍、兩挺機槍和兩門火炮,仍有少數人僅
持冷兵器,後來才以戰利品改善裝備。凱末爾曾派遣親信軍官前往指導民兵組織。
法軍在馬拉什原本駐紮了兩千人,這些守軍遭圍攻兩周後得到增援,援軍包含三個步兵營
與半個騎兵中隊,法軍也派遣了少量炮兵與飛機。由於兵力短缺、交通線頻繁被攻擊,法
軍在一周後爭議性的決定撤離馬拉什,他們一撤走,城內的亞美尼亞人就被土耳其人驅逐
和屠殺。
在二月十三日結束、為期三周的馬拉什戰役為這座城市獲得名聲,該城市現在的名字卡赫
拉曼馬拉什的意思就是「英勇的馬拉什」。
伊內博盧的故事稍有不同,作為土耳其政府少數仍牢牢掌握的港口,該城市成為土耳其從
海外購入軍火的樞紐。1921年六月二十一日,希臘海軍派遣戰艦「基爾基斯號」和驅逐艦
「黑豹號」對該港口進行轟炸,希臘海軍在八月三十日進行了第二次轟炸。然而土軍始終
未有放棄這座港口。
凱末爾曾稱:「我注視著薩卡里亞河,聆聽著伊內博盧。」伊內博盧在整場土耳其獨立戰
爭中持續從海外輸入物資和軍備,給予土軍關鍵的補給。
死戰前夜
回到1921年盛夏的土耳其西南戰線,經過大半年的動員、組織、訓練和作戰,土耳其國民
軍的編制與戰力逐漸完整。必須注意的是,土耳其軍隊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民族與派系。
在1921年,土耳其的步兵師編制約五千人,每個師下轄三團、每團三營。炮兵直接歸屬到
步兵團下面,步兵團裡面還有突擊連。師直屬單位包含騎兵、工兵和醫療各一連。
在1920年年底前,土軍已擴充至86,515人,然而1921年夏初的敗退導致了嚴重的減員。在
1921年三月,土耳其軍隊將全軍整編如下:
東線,或稱亞美尼亞陣線,由第三兵團、第五兵團負責。雖然名義上是兩個兵團,實際上
加起來頂多兩萬人。
西線分成南北兩部,北部包含第一、四、十一、二十四、六十一師,五個師合計約一萬三
千人;南部包含第八、二十三、五十七師,第十二、十四、十八獨立旅,合計約一萬一千
人。南北兩部合計不足三萬人。
南線,主力是一萬七千人的第十三軍,下轄第二、第五師。
土軍部署於西線的獨立旅在春末夏初全部擴編為步兵師;此外,土軍也在西線部署了1920
年九月成立的兩個騎兵師,騎兵師編制約三千人。土軍徵募的兵力大部分都投入西線,而
東線兵力則因為與蘇聯交好而逐漸被抽離。
土耳其陸軍在1920年緊急重建軍校體系,他們在安卡拉成立軍官學校,也在各地成立了各
兵科的軍校,尤其專注於炮兵與騎兵等技術兵種。這些軍校在成立幾個月內就訓練出大批
的基層軍士官(1920年11月就有第一批畢業生),有效改善了土軍的素質。
土軍的軍校效率奇高,使希臘方面懷疑土耳其聘僱了大量的外籍教官。然而希臘人錯了,
土耳其的軍校完全是由自己人來教學與訓練,鄂圖曼帝國在最後三十年間的軍事教育改革
已經開花結果,無須外人代勞。
土軍另外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單位,「第一快速部隊」。這支部隊是唯一沒有被直接整編
的高加索民兵組織,在凱末爾的授意下擔當對內的維安部隊,鎮壓掃蕩許多反對大國民議
會的叛亂。然而該部隊雖發展到兩千餘步兵和一千三百名騎兵,裝備一門野炮、四門山炮
和八挺機槍,卻因不滿西部方面軍司令伊斯邁特的領導而在1921年叛變,在第一次伊諾努
戰役中被正規軍擊敗收編。
回到1921年七月底,在遭遇沉重打擊並承認戰敗後,土軍在西線的主力部隊下降到三萬人
,然而大國民議會不屈不撓,決議任命凱末爾和費夫齊兩位議員為總司令和參謀總長,並
且決心動員一切力量來保衛安卡拉。
於是,西線的土耳其陸軍在一個月內擴軍三倍,達到超過九萬兵力。想打?陪你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