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河蘇維埃共和國的瓦解
1918年年初,紅軍南方面軍向頓河流域猛攻,志願軍團在被完全包圍之前勉強向南突圍而
去,頓河共和國陸軍司令卡雷丁兵敗自殺,戰局對反共勢力明顯不利。卡雷丁的敗北,肇
因於頓河政府未能號召足夠的士兵。
由共產黨建立的頓河蘇維埃共和國卻很快就實施了恐怖政治,大肆搜捕、屠戮舊俄國軍政
相關人物,並強制實施國有化改革。許多哥薩克和舊軍官原本對反共缺乏興致,中產階級
也一度期盼共產黨帶來正面影響,卻赫然發現這些赤色旗幟的解放軍比舊政府更惡劣,缺
乏紀律且習慣於暴行。就連東正教教會都遭紅軍迫害,多名神父被殺。
四月,哥薩克族群發起了大規模的起義運動,頓河共和國得到復興,但是頓河軍團此時戰
力仍很有限,許多軍官持悲觀主義而婉拒加入,部隊的紀律與裝備都不比紅軍優秀,更別
提兵力。
此時卻出現了變數:德軍猛撲烏克蘭、進軍頓河。莫斯科簽署停火條約後,德軍決定攻佔
條約線以西的所有區域,這包含了部分頓河流域。此外,德國也決定資助反共的白軍派系
,以進一步削弱共產黨。
五月初,卓茲多夫斯基率領的志願軍團分支、頓河軍團以及德軍自四面八方圍攻頓河蘇維
埃,紅軍奉命不得與德軍交戰,本就已心神不寧,又突遭白軍奇襲,只得敗退至察裡津,
頓河蘇維埃共和國滅亡。頓河共和國在德國的援助下獲得生機,遂使南方風起雲湧。
南北分進
在志願軍團開始第一次庫班作戰時,兵力不過三千多人,但是與庫班哥薩克合流後倍增至
六千人。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的戰死沙場無法削減志願軍團的鬥志,但是他們確實需要更多
的兵力。
在十月革命後,受困於羅馬尼亞戰線的俄軍殘部接受羅馬尼亞的監管,並在協約國的授意
下準備繼續對德或對共作戰。雖然羅馬尼亞不久後決定退出一戰,並反對前俄軍人員在自
己的境內備戰,一些官兵已經做好準備,並開始橫跨烏克蘭向頓河流域東進。這些部隊雖
然與德奧部隊達成停火共識,沿途仍必須面對紅軍和地方民兵的阻攔,以及情報匱乏、目
的地不明的恐慌。
從羅馬尼亞返回的兵力,最初只有卓茲多夫斯基上校指揮的千餘人成功抵達,但仍使北返
頓河的志願軍團補充到珍貴的人力,如果再加上一些路上招募來的散兵游勇,志願軍團已
有將近一萬人。
在這關鍵的時刻,志願軍團與頓河軍團取得了聯盟的共識。然而,兩大集團做出的戰略並
不相同,頓河軍團迫切期待攻佔察裡津,志願軍團卻有必要先行解放庫班,以安撫來自庫
班的哥薩克官兵、迴避接觸德軍、以及奪取自己的根據地與海港。
頓河軍團對察裡津的攻擊,是1918年下半年的南線焦點之一,正是在此地,慘烈的搏殺塑
造出一批日後深刻影響蘇聯的人物;而在更南方,鄧尼金則開始締造志願軍團的威名。
白軍的行動不只如此。在東方,高爾察克沒有閒著,西伯利亞臨時政府已號召勢力範圍內
的所有男丁參戰,這號稱百萬大軍的反共怒濤,將再次震撼紅軍的東方面軍。
作者:
yoyodio (廢材毋需多言)
2017-11-21 23:40:00斯大林同志要登場惹嗎
作者:
jason748 (傑哥我è¦)
2017-11-21 23:44:00好像聽說高爾查克的部隊很多是抓監獄罪犯跟農民充數前俄軍士兵不多?不知是否為真
作者:
st943617 (é›»å花車)
2017-11-22 09:50:00最近也在看精華區的西班牙內戰 總覺得跟共產黨打只要不要自亂陣腳就好
跟共黨打不自亂陣腳滿難的 初期共黨的主張非常單一然後它們的敵手往往是攏統的反共集合體 自己內部擺不平
白軍太複雜了 他們為何而戰原因不單一有些人想復辟 但沙皇被殺後就沒這目標了有些少數民族想從俄國獨立 但也有些還想被俄國統治誰是統帥也吵很久 自己內鬥互打政變一堆高加索那幾個國家好不容易獨立就互打搶土地沒站穩腳跟就在內鬥最後被紅軍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