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載]決戰後置論與低速戰艦無用論

作者: fw190a (las)   2018-01-02 13:29:14
※ 引述《wl00669773 (Jerry shou)》之銘言:
: 原作者:Whitehorsedak(西洋)
: 本文轉載自https://goo.gl/6abTmR
: 正文開始
: 決戰後置論:
: 1.19世紀末以來,戰列艦隊受到各種新技術的挑戰,包括魚雷、潛艇、飛機,獨自行動
: 的能力愈發削弱。作為決戰兵力的戰列艦再也不能像風帆時代那樣玩單兵種貼臉決戰,只
: 有依靠多兵種密切配合,協同攻防,才能在最終決戰中發揮其重砲重甲的實力。否則單獨
: 暴露在雷擊艦、潛艇、飛機面前,就顯出極其脆弱的一面。
: 2.這種趨勢的自然發展,就是戰列艦隊只有在其他兵種創造出有利環境後才適於投入決
: 戰,才有把握取勝。否則就可能面臨被敵方老鼠咬死本方大象的危險。決定一場海戰勝敗
: 的關鍵因素很快就不再取決於戰列艦隊,而是為戰列艦隊創造出勝勢的其他輔助艦隊,包
: 括用於強行偵查和前衛戰的戰列巡洋艦、輕巡洋艦和後來的航空母艦。
問題是,空母以前的護衛兵力跟戰列艦是能夠一起作戰的,
就算一方逼戰投入高速部隊打"前衛戰",也會處於另一方戰列艦的炮口射程,
所以戰艦無論如何都不是旁觀者。
就是因為加入空母以後的META變了,所謂"前衛戰",
才變得有可能與有必要超出戰艦射程去打,這個轉變並不是漸進的,
而是單純因為空母的航程和艦砲完全不同量級。
: 3.當前衛戰能夠影響勝勢之時,也就意味著戰術意義上的交戰已經在決戰之前完成了,
: 因為博弈雙方都會將精力越來越集中於前衛戰,定要在此分出勝負。而到前衛戰結束,勝
: 勢和敗勢已經被決定了。如果對局勢有一定把握,敗方就斷無繼續送死的道理,只有情報
: 不明或軍事決策之外的其他因素才能推動他繼續送死。
並不是因為前衛戰越來越重要,只是單純因為原本"前衛戰"發生的很近,
現在變得很遠,因此打完雙方的落跑選項成本都很低。
所謂的勝勢的評估與爭取是建立在投入戰艦進行決戰的情況下,
而打完空襲就落跑收工,則是單獨應用空母輸出的情況。
沒空母的體系下,建立勝勢的一方不會讓對方輕易跑掉,一定能咬下幾塊肉,
而有空母的體系下,如果空母打定主意不決戰,那他一開始就是來襲擾的而非決戰的。
: 4.因此,有兩方面的因素共同導致了馬漢式決戰的永久性後置:一,不需捲入艦隊主力
: 的前衛戰就可以決定決戰勝敗,二,勝負提前決定之後,敗方不會有繼續接受決戰的動力
: 。因此,決戰就變成了一個永遠高高在上但遙不可及的概念,僅此而已。正如太平洋戰爭
: ,日本希望以中太平洋島鏈的消耗戰作為前衛戰,為最終決戰創造勝勢,但美國人卻不會
: 在自己的勝勢到來前貿然突進。
有可能前衛戰打贏,決戰打不贏,因此見好就收(中途島海戰)
其實決戰本來就很難發生了,就算航母出現前也有龜要塞港口這個選項,
所以除非一方自信滿滿,或者戰術執行上出了啥意外撞車,才可能爆發決戰,
空母的應用其實減少了後者發生的可能性。
: 5.戰巡為什麼比戰列艦活躍得多?因為它是可以帶風向的兵種,能夠在戰略層面或戰術
: 層面的前90分鐘就創造出勝勢,而不只是為了等到點球大戰完成最後一擊。前90分鐘分出
: 勝負,點球大戰就沒必要再打了。反過來說,戰列艦要等前90分鐘雙方都拖成平局再出場
: ,自然機會寥寥。
戰巡的定義可以查wiki,其實嚴格來說二戰只有英國在用戰巡,
金剛級改裝後已經算高速戰艦了,大和長門的航速其實是在模糊地帶,
美國後續建造的戰艦也都是高速。
高速戰艦和空母運用的確比較搭得起來,或許並不是在開戰後才有的理解,
只是老的戰艦速度就是那樣提不起來,只能將就著用。
: 6.航母為什麼會取代戰列艦和戰巡?因為它的機動性和作戰範圍比戰巡更大,製造勝勢
: 的能力比戰巡還強得多,依靠的是同樣的邏輯。
: 鐵烏龜(低速戰艦)無用論:
: 鐵烏龜在戰略層面的逆襲是不太可能了,戰術層面的逆襲有兩種方法:
戰略上還是有意義的,不然直接退役或都改裝空母不就好。
: 三個作戰計畫當背書材料
: 以上資料說明:
: 1.遲至1944年萊特灣海戰,美軍仍在努力尋求戰列線決戰,並以戰列艦隊作為決戰兵力
: ,且認為只有戰列艦才能給敵人施加決定性的打擊,沒有放棄戰列艦和戰列線決戰的終極
: 戰術地位。而並不是某些人胡扯的改以航母為決戰兵力,航空戰即等於決戰。
: 2.遲至1944年,對於美軍追求的戰列線決戰而言,航母起到的仍是前衛戰和輔助作用,
: 其戰術地位,約等同於一戰艦隊體系中的屏護驅逐艦+輕巡+戰巡。
: 3.現實層面,歷次海戰起到關鍵作用的是航母,航母的實際作用強於戰列艦已是不爭的
: 事實,戰後遂出現了以航母為核心的新式艦隊體系。這並非由於在美軍官方戰術體系下航
: 母變成了決戰兵力(因為這並不存在),而恰恰是前衛戰導致決戰永久性後置的結果。
: 文章結束
: 簡述我的理解 大致上就是講在二戰戰略體系設計上,戰列艦還是放在決戰位置上。
: 航母戰實際屬於前衛戰,但是因為前衛戰就分勝負了,顯示出來的結果會在實際狀況上會
: 給大家一種航母對決是戰略上,馬漢的"決戰"的一部分的錯覺。
其實要區分一點,因為戰術/用語上的傳承,
很長時間戰列艦的交戰被稱作決戰(decisive battle),
這和我們日常語言中區分一場戰役的關鍵的用法是不同的,
儘管兩者在空母出現前吻合度高很多。
不過以我看海權論的印象裡,馬漢描述的決戰概念其實是抽象的,
並不執著於大船互毆,所以整個戰列艦參與是否才算決戰的用語問題,
跟馬漢應該沒啥關係,事實上他完全可以把航母取得的戰果當作他講的決定性勝利/決戰。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1-02 15:03:00
一戰時前衛戰的標準例子就是貝蒂阿你看BB群啥時才上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