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fpurity (love twiggy)
2019-04-28 17:58:41大家好,請問一個弱弱的問題
魏略寫的子午谷
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
這邊是指戰鬥人員5000,另外5000後勤
共計一萬人嗎? 因為我看大部分的人
都只提到魏延領兵5000 我今天看原文才注意到還有後勤5000
還是我理解錯誤呢? 感謝
....這是什麼新種廢文嗎?不然你覺得你可以一邊運糧一邊打仗嗎?5000+5000就是10000呀?你看到的應該是羅貫中三國演義少摘錄魏略的負糧5000這個錯誤就被某些人繼續引用下去
作者:
JosephChen (╭(〞▽〝)╭(〞▽〝)╯)
2019-04-28 21:36:00推樓上,演義是寫"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9-04-28 23:16:00三國演義哪有甚麼錯不錯誤 它又不是史書
作者:
ofpurity (love twiggy)
2019-04-29 00:08:00感謝~~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4-29 10:13:00小說刻意無視負糧+達總兵力半數的後勤 方能突顯奇襲的概念?
沒講也不是說沒有. 誤會是讀者自己解讀問題精兵意思已經暗示純屬戰兵後勤軍屬民夫之類肯定不算在內,甚至相關後勤可能也不只5000可能只算有正規軍人身分的後勤
以挑夫來說不太可能一比一,一般來說大概戰鬥人員和後勤人員的比例應該用一比三來估算,最緊應該也要一比二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4-29 10:50:00所以個人認為魏延的"精兵"護糧 顯然更比一般情況重視補給考慮跨越秦嶺的困難度 還特地調撥挑夫以外的戰鬥人員去運糧
作者:
bmmbmmbmm (ç§‘å¸å®¶)
2019-04-29 12:45:00其實是5000人 自己揹糧食XD負糧五千的新解 選我正解!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9-04-29 12:48:00樓上你這太鬼畜了www
精兵可能只帶武器弓矢盔甲與幾天行糧糧兵就武裝很少,要背負大包糧草走山路估計後頭還得有動員民夫雜役沒算進軍隊不然前線後勤才1:1根本不夠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9-04-29 13:47:00子午道事實上是沿著河谷山壁搭出來的棧道, 平常根本沒路當時狀態應該是毀掉的, 所以就等於一邊施工一邊前進就算純蓋工程不打仗, 半個月都不知道蓋不蓋的完
魏略的史料價值其實有問題,有不少捏造跟三國志相左的記載,且三國志中真的用子午谷的反而是230年的曹真用子午谷偷打漢中,結果是碰到下整月大雨棧道損毀事實上出兵是失敗的,魏延的子午谷獻策其實是孤證退百步立孤證好了,子午谷的風險在曹真就一覽無遺了之後到西晉都沒人用子午谷,子午谷後來備用是東晉的事如果縱觀三國時期戰史,你會發現魚豢不過單純想黑蜀國跟諸葛亮而已,而吹一個連魏國自己都失敗的作戰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4-29 14:19:00重點是三國志魏延傳的"異道會于潼關" 之前有句"每隨(諸葛)亮出" 意謂不光第一次北伐 其實很多次都有這念頭 甚至未必肯定是奇襲 或許只是迂迴再聯合打擊的一種 卻被裴松之引魏略這麼一段 成就魏延千古"戰神"美名
請問去哪買199? 我網拍找最便宜只有找到200後來在石牌面交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9-04-29 15:15:00不管是什麼狀況 這條路奇襲被否決都是應該而且正確決定這種賭注魏國隨便也玩的起, 蜀國卻下不下去
那失敗率也跟事先準備以及季節天候有關子午谷後來是有成功通行過,雖然之前失敗居多但魏延提議時應該沒事先準備,也沒考慮季節如果要用應該也要延後出兵,偷修路等無雨期即使如此仍是超高風險.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19-04-29 15:49:00時間拖太久又會擔心對方收到風聲 沒奇襲就等於找死中國歷史上出兵走這條路的幾乎全部失敗, 怎樣都不安全
作者:
Fugax (Last Regrets)
2019-04-29 17:10:00精兵五千,負糧五千:「魏延帶領精兵五千人,另外還有5000人負責當糧食。」的意思。
作者:
hit0123 (@@")
2019-04-29 18:13:00樓上....怕!
作者:
tim1112 (絕代當世åŠå·”)
2019-04-29 19:46:00應該是估計會死五千人 因此現場會產生這麼多糧餉
蘇聯補給大法,步兵自帶十日糧,十日以後怎麼辦?放心,你活不到那麼久的。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9-04-29 22:41:00格蘭特的維克斯堡戰役是有只帶乾糧+搜糧的敵後作戰階段 不過是準確地達到戰略目標後就接回補給線 全部自帶糧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