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shuang (竹碳烏龍)
2019-11-03 06:44:31※ 引述《DinterisShit (丁特跟狗屎一樣)》之銘言:
: 問一下版上的先進們 我其實不是很理解
: 唯一可以確定就是美日交戰狀態
: 所以無論是 「攻擊」 「打擊」 「轟炸」都屬於戰爭範疇中
: 那這樣也沒問題啊 哈我有點混亂了
認真回
攻擊分成物理面和非物裡面兩種
警察用槍攻擊歹徒=>物理面
美軍用心戰喊話對海珊進行人身攻擊=>非物理面
我們不會使用韓國瑜遭到人身攻打,但是會使用人身攻擊
攻擊很廣泛的包含所有對目標不管是物理或是非物理面的打擊,因此原文如果使用
美國從來沒有攻擊台灣這是錯誤的
問題在於攻打,攻打其實比較針對的是敵人的陣地領土進行佔領行為的攻擊
比如
當陳將吳明徹攻打壽春時
三國演義:忽探馬報說:司馬昭攻打壽春,殺了諸葛誕
唐順之 《三沙報捷疏》:“初十日早,各船奮勇齊進……併力攻打。”
也就是攻打其實是特別指對城堡或者防守的陣地發起軍事沖鋒或者猛攻的領土侵占行為
所以認為台灣遭到美國攻擊=台灣遭到美軍攻打,中文和歷史程度可能要再加強一點
當然也會有人提到曹操攻打呂布這類,這是用勢力頭目來代表其所擁有的領地
作者:
GKKR (台北村一輝)
2019-11-03 07:38:00應該是打這個字讓人有要親自上去肉搏的感覺?然後飛機比較向射箭?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11-03 09:13:00推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9-11-03 11:14:00韓市長隨口胡謅,鄉民可以延伸那麼多出來,也是不簡單
作者:
winger (台...台台台台台灣奴隸工)
2019-11-03 12:02:00你說得出來日本沒有攻打珍珠港嗎?
作者: ESL63 (靜電) 2019-11-03 12:15:00
顏色對了 說什麼都對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9-11-03 14:36:00珍珠港是打擊活動,打了之後沒把戰略點佔領下來,所以用的一直都是偷襲珍珠港,然後打了就跑,原本只是想迫使美國退結果反而引爆美國發狂,算是失敗的戰略打擊活動戰略目的和施行作為其實有差,但就原先爭論點哪本來就比較政治性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19-11-03 19:30:00
很少看到有說日本"攻打"珍珠港的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11-03 19:38:00以日本加珍珠港查詢,主流都是寫偷襲不過珍珠港有點特殊,可能無法藉此探討中文語境攻擊與攻打有無差別。另外看到有人在討論珍珠港不是偷襲,也挺有趣的。
大概就英文裡面被"attack"和"invade"的差異,所以中文反應出來是日本「攻擊」珍珠港,德國「入侵」波蘭
以原文的用法,應該不算有打到珍珠港因為沒有登陸上岸原文只有打到或沒打到,沒講攻擊或攻打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19-11-03 19:56:00w大的英文真棒,這樣分析很清楚我沒想過發attack invade 的差別
作者:
uruzu007 (放蕩的約翰)
2019-11-03 20:05:007樓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