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一些資料,發現以前的一些判斷有問題。這裡還是先感謝carsen大的不吝分享與
介紹,另外推薦這兩篇知乎上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796852/answer/75085262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110756/answer/584857793
簡單來說,盧象昇在《明史》中的紀錄有很多都是錯的,其他的部份我不多談,就只探討
「疲卒五千」。從楊嗣昌的奏摺中可以確定盧當時入衛的兵力大概為兩萬四千人,後金的
部隊往南推進後,他就是帶著這些部隊進行追剿,後來總兵王璞──後來在松錦之戰突圍
時表現很糟被處死──帶了所部八千人離開,楊國柱的部隊也有部分被抽調,所以他率領
的兵力大概是一萬四千人左右,可能陸續有些傷亡所以最後在賈莊之戰的時候略低一些,
但也有超過一萬人。
所謂的五千人,可能是指盧象昇帶去的標兵(直屬部隊),不是他當時率領的全部兵力。他
當時另外還有帶宣、大、山西的各鎮兵馬。
明朝對後金的兵力一直有灌水的習性,盧象昇的兵力或許不是很多,但後金絕無可能出動
「騎數萬」。在賈莊攻打盧象昇的後金部隊是入塞的一半,假使後金出動約兩萬人入塞,
則進攻賈莊的後金部隊粗估可能有一萬人或略多,但也不過與盧象昇的兵力大致相當,或
者也可能略少於盧象昇的兵力。
之前發文提過,松錦之戰的時候,明軍四、五萬人都只能對抗後金一萬餘人,盧象昇只帶
了一萬多人,被動接戰當然是被輾過去的份,不過考慮到他竟然能抵抗半天,大概前一天
緊急蓋的工事蠻堅固,以及他帶來的部隊還算不錯(以明軍標準來說)。
戰況以雙方的報告來看,後金雖然是在外圍攻擊明軍營寨,不過似乎是以外藩蒙古去包圍
牽制,主力部隊(滿蒙四旗、漢軍)主要是從西面攻進明軍陣地內。明軍從清晨抵抗到中午
被打爆,盧象昇戰死,不過其他的高階將領全部都沒死(虎大威、楊國柱、李重鎮),料想
明軍的陣型被突破後騎馬的官兵就開始潰逃了。盧象昇怎麼死的其實不能確認,第一時間
的報告的意思大概是他也想逃,但是當場就被殺了;稗官野史流傳是說虎大威(總兵)想拉
他逃,他拒絕並且自殺衝鋒,這無法證實而且蠻不可能,要拉他走也該是指揮標兵的副將
李重鎮,怎麼會是虎大威。
總之,盧象昇戰死的時候身邊不是五千人,敵軍也不是好幾萬人,雙方的兵力其實差不多
都是一萬人左右。
至於楊嗣昌掣肘盧象昇導致他戰敗,基本上也是唬爛,王璞被調去倒馬關是盧象昇自己聽
信錯誤情報的結果,跟楊嗣昌無關;高起潛的關寧兵正在應付另一半的後金入塞部隊,當
然不可能有餘裕去管盧象昇在幹嘛,而且高起潛一直很反對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