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使用的射擊火器多以「銃」為名,明朝中期單兵使用的火器是將短管的
火門槍裝在長柄上射擊,大多稱為「神鎗」、「快鎗」、「火鎗」等等。
https://i.imgur.com/5Ng89Bm.jpg
[圖]萬曆年間的《大明會典》列出明孝宗弘治(1470年-1505年)前後,工部
製造的火器種類。出自哈佛燕京圖書館:
https://iiif.lib.harvard.edu/manifests/view/drs:428230858$44i
嘉靖年間西方的火繩槍傳入,大多稱為「鳥銃」或「鳥嘴銃」,唐順之、戚繼光
等文武官員均視之為戰陣利器;萬曆年間趙士禎又獲得「嚕蜜銃」(魯密銃)。
明末時,火門槍與火繩槍仍並存使用,前者常見稱為「鎗」,後者常見稱為「銃」
,偶爾也能見到稱為「鳥鎗」。
https://i.imgur.com/VLs1dGx.png
[圖]趙士禎在《神器譜》說明他研究了鳥銃與嚕蜜銃,再改良製造出掣電銃。
https://i.imgur.com/MavRSv3.png
[圖]崇禎年間范景文的《戰守全書》列有掣電銃與火鎗的示意繪圖。
清朝淘汰火門槍、採用火繩槍,初期仍大多稱為「鳥銃」,大約到乾隆時已常見
稱為「鳥鎗」,之後逐漸形成通稱,例如嘉慶年間的《欽定兵部處分則例》、
《欽定軍器則例》( https://archive.org/details/02089769.cn/page/n38 )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