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ntmartre (montmartre)》之銘言:
: 不太不同意你的觀點,任何一國入侵俄國,都會遇上跟德國人相同的問題,廣大的領地,拉長的補給線與冬將軍;把德國換成機械化程度更高的英國,這些困境能舒緩或解決嗎?答案是不會。搞不好全世界只有美國在入侵蘇聯時,才能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
: 相比於 格哈德.P對當年學長們的嚴厲批評,還有格蘭滋對蘇式兵法的推崇,在這兩人嘴裏,德式兵法根本名不符實,就連最受世人贊譽的戰術、作戰階層部份,在這兩人嘴裏,都如此的“一文不值”,別忘了格哈德.P說的,直到30年代,德軍才對作戰階層進行了定義,在那之前,根本是模模糊糊,而德軍的機動作戰理論在1942年就已經破產且不適用,但德國軍官們卻一直用下去,因為他們也不懂別招,面對蘇軍,他們束手無策。
: 奇蒂諾對於德軍在戰術、作戰階層的能力還是非常推崇的,其言論跟許多作者相比,我覺得已經非常“德粉”了。
: 我最後講句非常德棍的話,德三子在2戰打死了1200萬老毛子,這項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列入史冊了。
: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1-02-09 09:59:00如果夠理性不會開始這場戰爭(這句話很好)
這句話是廢話,夠理性的話,很多戰爭就不必要,問題是人往往都不理性
開不開戰是政客的事,做為一個軍人,責任則是打贏戰爭(或者說不要打輸);如果軍人都去管要不要開戰,我認為那是越俎代庖,根本不是軍人的責任。英美作者常批評德三子將軍當駝鳥,不想碰政治或無視於政治,問題是,他們的軍人就能碰政治或決定政治嗎?麥帥說要打過鴨綠江,踩了政治紅線,下場如何?在越戰,美國陸軍不能大軍踏平河內,只能搞轟炸,難道不是政客的政治決定在影響軍事?請問米國將領認可政客的決定嗎?肯定不認可,但他們能不顧決定自行其事嗎?肯定不行;真的照自己意願大軍踏平河內,那又變成二戰日本的下剋上了。照英美標準,最好的政治架構是中世紀的國王,因為能軍事政治合一,國王一個人決定,戰術、戰略、國家戰略全由一個人決定,但問題是現在又不可能。
開不開戰不止是政客的事,軍隊的某些動作可能會激起邊境衝突,有時是好事,有時是壞事。仰賴前線指揮官的政治敏感度你不主動開,也有可能不小心製造藉口給對方開
作者:
loxjjgu (ゼノ)
2021-02-09 11:48:00主要納粹黨不是完全合法上台的吧,但是國防軍還是選擇納粹黨來對付其敵對份子,從這邊開始就歪掉了。
這個話題脫離了戰史範圍了:國防軍到底應/能否武力推翻納粹?
原po想,當時小鬍子要開戰打波蘭,軍頭們上下逼宮,逼他放棄,這叫造反吧,而且也超過軍事史範圍了。
德國全國人都有責任,我不覺得國防軍跟SS比有白到哪去跟SS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1-02-10 21:12:00納粹黨執政 國防軍擴編 高級將領當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