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rukaJ (神王川春賀)》之銘言:
這問題範圍有點大,不同時代的攻防技術有明顯差異,城市布局和軍隊組成也會影響
攻城戰術的發展,先就我比較了解的部分回應。
以古代中國的情況為例,傳統中國城市以厚實的城牆保護,較大的城鎮甚至設有多層
城牆,城內平時就有大量居民居住。在火藥時代之前,擊破中式城牆是非常困難的挑戰
,主要的攻堅目標通常是城門,但這裡的防禦也最強固,發展出甕城、城樓等設計,強
攻城門勢必得付出重大代價。
攻方為削弱守方力量,可能會試著驅趕鄉間居民入城躲避,藉此消耗城內的糧食,但
這種作法非常耗時,很可能會先拖垮自身的補給。如果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指
揮官未必有時間慢慢磨,還是得找機會發動攻城。
常見的攻城方式通常是地道和雲梯,地道戰的目標在於滲透小股部隊進城突襲,搶下
城門讓主力攻擊,或是藉由挖地道破壞城牆,這招配合火器爆破的效果會更好。雲梯則
是針對城牆守軍發動攻擊,配合攻城塔和人力投石車掃蕩城牆守軍,破壞上方的防禦工
事,讓攻城部隊攀爬上城以奪取城門。
但中國城市的城牆很長,很難防禦每一段城牆,如果守軍數量不足或軍心渙散,攻方
會試圖尋找防禦薄弱的城牆發動奇襲,這種做法的代價最小,實際上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官兵冒著箭雨攀城的情況多半是戲劇效果,史實上並不多見。
若以中古歐洲的情況為例,大部分的城鎮規模不大,只有石牆甚至木柵保護,只有少
數城市具有足以圍繞城鎮的城牆。相較中式城牆,歐洲城牆多半以磚石築成,高聳但厚
度較薄,城牆後方會搭建棚架,讓守軍可以從牆上的射孔射擊,或是用突出的敵樓攻擊
正下方的敵軍。城堡則是歐洲城鎮的防禦核心,早期多為木造,中期之後發展出石造城
堡,防禦能力大幅提升,並儲備足夠食物和飲水,使得攻破城堡的難度非常高。
在進攻方這邊,由於封建制度下不易長期動員大批軍隊,圍城戰很難打到超過一年。
比較有錢的領主會請工程師設計攻城武器,比如以攻城塔攻擊城牆上方的守軍,伺機爬
上城牆奪取塔樓或城門;或以重力拋石機擊毀城牆等防禦設施。但這類大型攻城武器造
價十分昂貴,威嚇效果大於實戰。最有效的攻城方式依然是切斷對方的補給和水源,藉
此削弱士氣,迫使對方屈服。
: 過去我所看過的動漫畫、電影情節大多都是直接描述強行攻城
: 比較不清楚如果演變成持久的圍城戰會是怎麼樣的光景
: 所以想請問幾個關於圍城戰的細節部分:
: 1.一定是攻方攻城失利才會演變成消耗性質的圍城戰嗎?有沒有攻方直接包圍城池但圍而不
: 攻消耗守方物資和士氣的可能?如果有的話通常攻方會根據哪些條件進行判斷而下這道命令
: ?
若攻方刻意包圍城池但又不嘗試強攻,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 攻方有充足時間和資源,且城池不具急迫性戰略意義。
2. 攻方目標不在此城,而是有意採取圍點打援戰術,吸引周邊守軍來救。
3. 攻方嘗試強攻失敗或判斷對方短期內不會投降,以圍城迫使守方屈服談判。
4. 攻方判斷守方難以長期支撐,與其強攻不如逼降。
: 2.攻方的軍隊會用什麼形式對城池進行封鎖?比如說將軍隊駐紮在城市附近然後在各個大大
: 小小的道路設立檢查哨監視守軍有沒有人馬出來嗎?
如果人夠多的話可以構築防禦工事包圍對方城池,暨防止城內守軍出城,也阻止外部
增援進入;這種佈署的下一步多半是強攻或吸引援兵,進攻方大部隊不會亂動,但也得
考量後勤問題。若人數較少或單純只是牽制守軍的話,則會以封鎖水陸通道或戰略要地
為主,這種情況下守軍比較容易得到支援。
: 3.守方通常會怎麼求援?派探子從城池的密道中跑出去求援?使用狼煙等訊息傳遞方式?
城牆或塔樓下方會設置暗門或秘道,或是直接從城牆上垂降下來,趁夜晚或敵軍不察
就能溜出包圍圈,零星的增援也能利用這種方式進出,不過很吃運氣。如果要用烽火狼
煙來傳遞訊息的話可見援兵已在附近,有洩露援兵位置的危險。
: 4.圍城期間攻方跟守方有哪些互相牽制的方式?攻方不時派部將或士兵去城下叫囂/勸告開
: 城投降?守方趁著夜色派遣輕裝部隊夜襲攻方的營地?
互相喊話威脅利誘、收買內應造謠或偷襲、挖壕溝和地道、收集資源生產攻城武器、
偷射對方哨兵、突襲隊偷拆巨投、遣使討價還價順便問候對方父母、用投石車把俘虜扔
進城或扔出去、繞對方城牆走幾圈看它會不會垮掉之類的......
: 5.守方的援軍抵達之後通常會怎麼做?直接掃蕩城外的攻方軍隊?先入城再跟守軍一起突圍
: ?或者攻方會看到敵方援軍抵達就自己解圍?
不一定,直接突擊圍城部隊和裡應外合夾擊都有可能,必須看當下情況判斷,若人太
少的話也可能會想辦法溜進城裡協防,或想辦法送補給進城後再溜出來。攻方如果一開
始就打算圍點打援,注意到增援接近時就會有動作;但如果對方實力太強,腦袋正常的
指揮官應該都會選擇解圍撤退。
: 煩請版友解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