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板上有些人一直質疑明軍戰力低迷的原因是欠餉或缺乏軍費
儘管實際上就連對手的後金都指出明軍並未都迅速潰逃還不斷發射猛烈炮火
而倒戈後金、滿州的明軍其實戰力始終沒有因為陣營轉換而有明顯的提升
後金在入關之前也完全是以徵發軍需物資為主的體制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其他的案例來看
除了我引用在網路上有人提到的戰國秦軍、明初衛所、沙俄徵兵等,
根本都是待遇極其艱苦、形同奴隸,懼於長官更甚於敵人的部隊
卻都以貧苦的生活,取得極大的戰力
不過我們更可以從戰史中直接找到欠餉的案例
首先就是18世紀下半葉在印度次大陸的所謂「受訓旅團」
印度在蒙兀兒帝國年代缺乏精銳步兵的傳統,因此在18世紀中葉以後,
隨著印度陷入政治破碎的軍閥割據狀態,各方軍閥不斷交戰,
18世紀中期藉由英、法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練兵的契機,
開始有歐洲步兵的編制與戰陣技術流入印度,並於1770年代開始蔚為潮流
然而印度軍閥多缺乏有效的行政與財政體制
因此多數的歐式步兵部隊都經常存在欠餉的情形
欠餉當然會影響戰力,但是實在不宜過度高估其程度
因為欠餉對戰力最大的影響是鬥志而不是戰技
以1780年代的印度來說,最常見的影響是傭兵倒戈、譁變,更甚於部隊戰力低迷
儘管叛變倒戈的案例非常之多,但是即使缺餉,此類部隊大多仍有一定的戰鬥能力
至少我們若以1787年的Tunga/Lalsot戰役來看,
馬拉塔軍的歐式步兵,包含三個旅、其中一個才新編半年,
即使欠餉也不影響他們在戰役中力戰不退、大破敵軍
事實上,威靈頓公爵晚年承認的生涯最艱苦之戰役的Assaye戰役
對面的馬拉塔部隊是在欠餉到了譁變邊緣、高層的歐洲傭兵軍官集體叛逃下
即使兵敗仍帶給當面的英軍莫大的傷亡,
其中的炮手更是幾乎打到一兵一卒
亞瑟衛斯理(威靈頓公爵)在戰前偵查時誤判馬拉塔軍欲拔營而走,
所見到的其實是馬拉塔步兵大舉聚眾抗議欠餉的畫面 (Andy Copestake, 2021)
印度斯坦軍團──即薩伏伊傭兵De Boigne創設的馬拉塔邦聯中最強戰力,
其第四旅最終亦是在欠餉嚴重下,仍在Leswaree苦戰竟日,
最終才被英軍在慘烈的交戰後擊敗(英軍此戰的副主帥陣亡,傷亡甚多)
由此亦可知這批所戰皆捷十餘年的勁旅,欠餉並不代表部隊戰力低落
只代表他們會存在異心(Leswaree戰役打到一半時,馬拉塔軍曾派使者談判倒戈)
另外的案例,則包含雄踞歐陸一世紀的西班牙帝國陸軍,所謂的法蘭德斯軍團,
以及年代更早的歐陸強軍瑞士邦聯傭兵等
諸如西班牙軍在嚴重欠餉下(西班牙政府也多次破產),不分敵我的大肆劫掠,
或是瑞士傭兵經常性的因為欠餉而罷工等等
都無礙於這些傭兵大殺四方,分別為稱雄數十年幾無敵手的勁旅
以法蘭德斯軍團為例,在大量欠餉的年代,
依然多次對叛軍造成數倍於己的傷亡而壓倒性勝利
事實上明軍難道就不是嗎?
直到崇禎末期之前,即使是嚴重欠餉的明軍,仍經常能以寡擊眾大破流寇
又比如繼業者戰爭中的銀盾兵
其倒戈原因固然是輜重被擄掠,實際上和欠餉也無異(都是錢沒了)
但這不代表銀盾兵會因此戰力低落,只代表他們會想要罷工或叛變
由此可見因為欠餉而易於譁變的部隊,並不一定是打不了仗
能否作戰,更重要的是其組織(包含指揮和紀律等)和裝備、補給是否充裕
欠餉造成的,毋寧是部隊可能譁變、罷工、停止契約(逃兵、集體離開)甚至倒戈
比如說以明末來說,吳橋兵變就是最知名的案例,
出現整支部隊因為待遇問題(儘管與其說是欠餉,更多是補給轉運和派系衝突)
最終選擇直接叛變的案例
然而吳橋兵變的叛軍,固然是登萊巡撫孫元化麾下的勁旅
戰況也顯示優於關內參差不齊的明軍兵馬
但是即使脫離了明軍,可以自行大肆擄掠,其戰力有增強嗎?
戰況顯示他們仍不脫明軍戰力範疇,還是打不贏關外兵馬
《平叛記》就提到孔有德率1000騎和祖寬等人的500騎 PK
結果關寧鐵騎(X)關外兵雖一度眾寡不敵,死戰後仍以寡擊眾大破叛軍
實在看不出來所謂關寧錦明軍也未收到軍餉所以打不贏皇太極的根據何在
至於再更後面的南明,就更明顯了
南明的行政無效和派系傾軋之下,軍需供應困難
其真正的影響在於各部隊很容易就會叛變倒戈
但是歸順清軍,縱使糧餉較為穩固,戰力也沒有說就會多強
至少暫時歸順清軍、嗣後卻又「反正」的那些部隊,
打其他明軍的時候就沒比原本更厲害,
再次反清之後大部分又還是被正牌的八旗軍輾壓,表現和最初也差不了多少
三藩打這些明軍或反覆恆跳的軍閥也經常吃鱉,
其實看不出來旗子改成大清之後有領比較多軍餉而變強
真正與清軍精銳打得互有勝負的,不論是鄭家還是大西與明軍合流的餘緒,
都是完全獨立於原本的明軍之外的體系
吳三桂的戰力在三藩之亂時甚強,也是他已經在順治到康熙初年經營西南之後
總而言之,軍需供應很重要,但是軍餉若是軍需物資之外的餉銀之類,
影響的主要是作戰決心而不是戰鬥能力
若連對手都承認戰鬥意志堅強更兼火力旺盛,但是仍慘遭大敗,
那顯然不會是因為缺餉
而是紀律、訓練、戰術、裝備等各式原因──而這正是滿文紀錄中的明軍形象
就像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中的清軍一再大敗,也和軍餉沒太大關係
鴉片戰爭的鎮江之戰、甲午戰爭的牛莊之戰,
都有部分清軍因為無處可逃而拚死血戰,
但對手蒙受的代價仍然沒有多到哪裡去
這就叫做空有鬥志能夠提供的戰力的極限
(真要講鬥志,De Boigne在北印度的六次大戰,每次都被敵軍拚死反覆猛撲,
結果每次都是大破敵軍到屍橫遍野,顯然鬥志是不能等同於戰力的)
甚至到了一戰時期,最終帝俄、保加利亞等國家的軍隊趨於崩潰而戰敗或被推翻
其實也可以認為是欠餉問題(沒有辦法安家)
但是這些部隊是在戰場上失敗所以才導致崩潰的嗎?還是崩潰才失利?
帝俄和繼承的臨時政府都被顛覆後,俄國又打了好幾年的內戰,
期間逃兵遍地但紅軍白軍反覆廝殺,紅軍更曾與協約國正規軍交過手、勝負參半
這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
這篇算閒聊,寫得有點凌亂,但是總之就是說欠餉不能作為戰力強弱的唯一解答
充其量是影響鬥志的一個重要但不是全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