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遼戰役的傷亡分析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瀋遼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包含:
總兵,六人 (明廷一開始懷疑賀世賢沒死所以寫五人)
副總兵,三人
參將,七人
游擊,八人
都司,六人
守備,21人
千總,41人
把總,41人
浙營千、把總,10人
土舍,五人(土司官員)
(不過陣亡都司之中的張神武,其實是戰役結束時才剛到廣寧,並帶240人向遼陽進行自殺
攻擊)
倖存並逃回廣寧的軍官包含:
總兵,五人 (陣亡55%,倖存45%)
副總兵,四人 (陣亡42%,倖存58%)
參將,九人 (陣亡44%,倖存56%)
游擊,14人 (陣亡36%,倖存64%)
都司、坐營守備,16人 (陣亡63%,倖存37%)
相較而言,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軍官則包含(比例只算交戰的三路):
總兵,四人 (陣亡80%)
副總兵,三人 (陣亡100%)
參將,五人 (陣亡72%)
游擊,七人 (陣亡64%)
都司,約10人(+-3) (陣亡70~80%)
守備,約14人(+-3) (陣亡70~80%)
千總,約65人(+-10)
把總,約110人(+-10)
其他千、把總,三人
(更低階的就不列了;上述人數都是算個大概,有些較難判斷)
由明軍列出的報告清單,可以發現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了特別大量的基層軍官,但在中
高階將校的部分,瀋遼戰役和薩爾滸戰役的明軍陣亡將領人數卻比較相近。此外,明軍在
瀋遼戰役中的中高階將校,約有半數成功逃回遼西。
薩爾滸戰役的明軍三路大敗,都是在深入敵境的崇山峻嶺間遭擊潰、又於山地與河川切割
的地形中遭追殺屠戮,導致軍官難以逃回,陣亡比例特別高。瀋遼戰役中,明軍歷次戰鬥
都有不少部隊潰逃而出,因此軍官戰死比例明顯較低。
另一方面,熊廷弼抱怨的缺乏足夠將領與軍官,可能始終未能完全解決,因此陣亡的軍官
人數才會偏少,這當然也會導致明軍戰力較差。因為已經知道瀋遼戰役的明軍參戰兵力較
薩爾滸戰役更高,則瀋遼戰役時的明軍軍官對士兵比例可能僅為薩爾滸戰役的一半。
明軍在瀋遼系列作戰的傷亡缺乏詳細記錄,但是除了已知僅不足三萬人逃回廣寧之外,還
可以從陣亡軍官人數來推估。按,瀋陽、渾河、遼陽系列作戰中,明軍陸續投入兵力約在
十四萬人左右,若由軍官陣亡比例來看,明軍可能陣亡了七、八萬人之譜,其餘兵力中約
三萬人逃回廣寧,剩下的三、四萬人中應有不少潰退各地後陸續向後金投降或被殲滅。
▌瀋遼戰役的解讀
瀋、遼戰役可能是明軍與後金交戰過程中,較有機會獲勝的一次戰局。明軍本次戰役憑藉
守勢作戰,企圖以堅城頓挫後金、機動兵力馳援夾擊於城下,在會戰中爭取擊潰後金軍。
因為後金的人力物力資源較為有限,若明軍能獲得一次決定性勝利,便能有效重創後金的
國力,進而尋求持續步步進逼以致全面勝利。
然而,明軍的作戰計畫,早在前一年八月、以及同年二月的兩次作戰中,基本為後金所洞
悉。明軍以壕溝、柵欄為障礙,施展銃炮火力進行抵禦,並結合善於衝戰的步兵、強調防
護和火力的戰車、機動游擊的騎兵等多兵種部隊進行野戰對抗等手段,都在後金高層的盤
算之中;而明軍一處遭攻打、各地分別馳援,實施作戰的速度與決心也已經大致可以預料
,使後金軍推論出於兩天內攻破一處重鎮的目標,與車、步、騎聯合攻堅作戰的策略。
瀋陽的淪陷之快,明顯出乎明軍意料之外,明軍在作戰決心動搖下、前線又無有效的整合
指揮,各野戰集團協同低落,導致渾河戰役中遭到各個擊破,惟部分明軍的冒進,雖導致
戰鬥失利、損失慘重,卻也因為出擊決心超出後金的評估,一度使後金軍倉促應戰而陷入
苦戰。明軍最後集結主力於遼陽進行決戰時,各部隊的表現其實不算差,但是過早投入主
力野戰部隊進行決戰,並未能夠發揮城下夾擊的策略,亦屬敗筆。
相對來說,後金軍以水路運送重裝備和補給,抵達戰場後第一天立即以輕騎哨探確保明軍
增援尚未逼近,次日就對瀋陽進行全力攻擊並得手;在渾河戰役中,先以騎兵阻斷明軍穩
固橋頭堡的可能性,接著逐次擊敗明軍的各集團;遼陽戰役時,則優先打擊明軍的野戰主
力,後續遂能攻下遼陽,
綜合上述,明軍的作戰計畫延續自熊廷弼,若是面對薩爾滸戰役時的後金軍,其實未必便
敗,而歷經熊廷弼與袁應泰的建軍成果也已經不俗。然而自熊廷弼被逼辭職後,明軍堅持
既有的規劃,而被後金在數次試探性攻勢後所看穿,最後因為執行不力且缺乏備案,承受
了慘烈的失敗。
袁應泰在死後常被評為缺乏軍事能力,大肆招募夷丁的決策更招致大量批判,但是只要排
除明方缺乏可靠度的小說戰報,可以知道袁應泰的敗筆從來就不是招募降夷,而是臨機應
變不足。熊廷弼在前一年八月的作戰時,是親自督軍增援瀋陽、挺進指揮各集團的協同,
袁應泰則遲至渾河大敗後才督戰於遼陽教場,已經顯得太晚而失去意義。
此外,袁應泰在遼陽教場試圖野戰決勝,可能是在瀋陽淪陷後,對於憑城堅守失去信心,
所以寄望於野戰決勝。然而明軍過早投入主力決戰的豪賭不幸失敗,再難以有效夾擊。
經過瀋、遼戰役後,後金軍確立了戰術上對明軍的完全壓制,明軍陷入恐慌之下,遼河以
東的各地大多選擇向後金直接投降,而廣寧的明軍將領也非常缺乏信心。時任遼東巡按方
震孺就指出:「奴之長技,三十步內萬矢齊發,腳站不住,作何遮當?賊挨牌堅厚,蜂擁
而來,砲打不退,火燒不燃,作何防禦?鐵騎衝突,如風如電,火器不點,賊騎已前,一
切利器,俱為盜賒,作何抵抗?而戰守俱無可言也。」顯示出明軍對於後金結合戰車、弓
箭、騎兵的多兵種戰術,已經顯得無計可施。
相隔不足一年之後的廣寧戰役中,明軍尚未完成新的二十四萬大軍的建軍計畫就被迫倉促
應戰,再次慘敗其實已經可以預料,然而明朝的官員又再一次宣稱是間諜致敗,再次顯示
明廷官僚對實際戰況的茫然無知,只會以各種藉口指責前線主事者人謀不臧。實際上根據
後金軍的紀錄,廣寧之戰的決戰階段,其實相當類似薩爾滸戰役中和馬林的交戰,都是後
金軍雖然倉促應戰、卻憑藉各部的驍勇突擊取勝,明軍的慘敗和將領通敵或間諜毫無關係
,投降的官員與將領不過是戰敗下的牆頭草罷了。
後來孫承宗督師遼西,意圖以重新整編的車營抗衡後金,其實也是沒來由的謎之自信。明
軍戰術上的瓶頸要一直等到紅夷大炮在寧遠發威,才終於稍微有點改觀──然而憑堅城、
用大炮固然可以支撐一時,卻不能阻止敵方繞道進攻或長期圍困。明軍屢經整訓與重建,
雖然數次重現渾河與遼陽戰役時與後金軍一度拉鋸的堅韌,卻始終無法真正取得一次大勝
,這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