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yssDh4Ih4
1940年德軍侵略挪威,楊·巴爾斯魯德(Jan Baalsrud)在維斯特福爾郡力戰不敵後經由
瑞典、蘇聯、非洲和美國,最終落腳英國。他在那裡加入挪威林厄連(Company Linge)。
1943年初,他與其他三名突擊隊員及八名船員(皆為挪威人)展開代號「馬丁行動」的任
務,目標是摧毀位於巴杜福斯(Bardufoss)的德軍機場控制塔,並招募成員加入挪威抵抗
運動。
然而行動出了意外—在尋找接應人員的過程中,他們誤打誤撞聯繫到了一位與預定接頭人
同名的民營店主。這位店主出於自保,懷疑這可能是德軍的試探,便將情況報告給了當地
警察,進而使行動暴露於德軍的雷達之下。
3月29日清晨,他們乘坐的漁船Brattholm上裝載了約100公斤的爆裂物(用以摧毀德軍空中
指揮塔),德軍巡邏船突然出現並展開攻擊。面對逼近的敵軍,突擊隊果斷選擇自沉漁船以
防落入敵手。透過引爆延時引信,他們使船隻在爆炸中沉入冰冷海水中,而這舉動卻也迫
使Baalsrud與同伴不得不分散逃離。最終在那場戰鬥中,Baalsrud成為唯一成功逃脫的成
員(其他被俘同伴即使被德軍酷刑折磨也沒供出Baalsrud的底細),他全身濕透並失去一隻
海靴,在刺骨寒冷的北極海中拼命游向岸邊。
當Baalsrud終於拖著疲憊的身軀游上岸邊時,他才真正意識到,逃亡才剛剛開始。面對極
端天氣、冰雪封路與敵軍不斷的追蹤,Baalsrud展開了長達63天、200公里的求生之旅。在
逃離德軍的追捕中,他在一處雪溝中躲避敵人的搜索,途中他還舉槍擊斃一名德軍。一場
突如其來的雪崩將他埋至脖頸,令他無法動彈;而在隨後的三天暴風雪中,他更是迷失在
無盡的雪原中,幾乎喪失了求生的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充滿了各種近乎無法想像的磨難。Baalsrud整整四天被活埋於冰冷的雪層中
;隨後又在露天環境下被擱置了五天,任憑狂風暴雪肆虐。他還在山洞中獨自生活了兩週
,孤獨與絕望伴隨著他每一步前行。在極端低溫和缺乏營養的雙重折磨下,Baalsrud不僅
出現嚴重的凍傷,甚至面臨壞疽蔓延的危機。
在他藏身於瑞夫達爾(Revdal)的一間木屋時,為了阻止壞疽進一步侵蝕他的雙腳,他不
得不使用隨身攜帶的小刀進行了痛苦的自我截肢—先後切除了多根嚴重凍傷和即將壞死的
腳趾。這些慘痛的決斷雖然換來了部分生命的延續,但也讓他的逃亡之路變得更加艱難,
行走變成了一場與身體疼痛和失去平衡感的持久戰。
德軍大張旗鼓的搜捕行動反而讓挪威人自發地藏匿、掩護、照料和幫助Baalsrud,而為了
不讓其他11位同伴白白犧牲,Baalsrud也努力堅持下去。他曾被留在一處雪原的擔架上以
等待挪威抵抗組織接應。他原本該很快得到救援,但由於惡劣天氣與附近德軍巡邏的不斷
干擾,他在那裡足足停留了27天,飢餓與寒冷使他幾乎喪命。在這段近乎絕望的時光裡,
他再次動用那把小刀,痛苦地截除了另外九根腳趾以防止壞疽進一步擴散。
挪威同胞在極端條件下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團結精神,他們將奄奄一息的Baalsrud抬上
擔架,費盡心力將他送往芬蘭邊境。在那裡一群薩米人(芬諾-斯堪的納維亞的原住民)伸
出了援手,利用他們駕馭馴鹿時所用的雪橇將他從險惡環境中運送至中立國瑞典。隨後紅
十字會派遣水上飛機將Baalsrud接走,最終將他送抵瑞典博登。
在博登的醫院裡,Baalsrud接受了長達七個月的治療與復健。在學會如何用沒有腳趾的腳
走路後,他乘坐皇家空軍的飛機返回英國並帶回挪威抵抗組織的情報,此後他在蘇格蘭協
助訓練其他準備返回挪威的抵抗分子繼續與德軍進行對抗。
「我不是英雄,救我的才是英雄」 -Jan Baalsrud-
挪威光復後,Baalsrud回奧斯陸與家人團聚。英國授予他大英帝國勳章榮譽勳位,挪威則
授予他聖奧拉夫勳章橡葉枝章。他於1988年12月30日逝世,享年71歲。其骨灰安葬於曼達
倫,與當年協助他逃亡的同胞阿斯拉克·阿斯拉克森·福斯沃爾(Aslak Aslaksen
Fossvoll,1900–1943)葬在一起。
每年7月25日,挪威特羅姆斯地區(Troms)都會舉行巴爾斯魯紀念行軍活動,參與者沿著
Baalsrud當年逃亡的路線行進,歷時九天。挪威科爾博頓(Kolbotn)有一條街道以他命名
—「楊·巴爾斯魯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