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大台北地區冷戰熱鬥聯賽花絮(2)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2015-02-03 16:13:36
※ [本文轉錄自 BoardGame 看板 #1Kq7RApa ]
作者: DVE (看得神,就得真理) 看板: BoardGame
標題: [心得] 大台北地區冷戰熱鬥聯賽花絮(2)
時間: Tue Feb 3 15:20:39 2015
好讀:https://www.ptt.cc/bbs/BoardGame/M.1422948042.A.CE4.html
比賽花絮(1):http://www.ptt.cc/bbs/BoardGame/M.1412966202.A.8E5.html
從第一回的比賽花絮又經過了三個多月,預賽終於在1/25全部比完。淘汰賽第一輪
也於一月底結束,進入最後四強的第二輪淘汰賽了。聯賽至今已經五個半月,對於
比賽的過程又有許多想法,稍微分享一下:)。
先附上預賽的最終戰績。已徵得所有參賽者的同意,公佈戰績與暱稱。戰績表包含
預賽每一場的比賽時間、使用陣營與比賽結果(Google雲端硬碟):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8YEZ-GoCgIudzF1VVdPUi02V1U/view?usp=sharing
預賽簡易戰績表(勝-敗-美國勝場)
A組
DVE (原PO) 8-2-4
MC 7-2-3
小呂 5-4-2
老三 4-6-2
小邵 2-6-1
嘎嘎 0-6-0
B組
林盈舟 8-2-3
Ken 7-3-4
雞哥 5-5-2
Tony 5-5-2
小剛 3-6-1
Tom 1-8-0
B組預賽加賽一場
雞哥(美國) vs Tony(蘇聯),雞哥勝。
原PO比賽運還算OK,順利拿下A組排名第一。A組的DVE、MC、小呂,B組的林盈
舟、Ken、雞哥晉級淘汰賽。因為雞哥和Tony預賽比完戰績相同,包括勝敗場、彼
此的對戰記錄、總比賽場以及用美國的勝場,因此加賽一場。原本預賽總共會打60
場,但有六位參賽者並未完賽。
預賽獲勝方式
預賽總場次: 55+1場 (+1場為B組預賽加賽)。
War game: 9+1場 (美國贏5場)。
DEFCON: 5場 (美國贏3場)。
20VP: 28場 (美國贏8場)。
最終計分: 13場 (美國贏9場)。
蘇聯獲勝次數: 31場。
美國獲勝次數: 24+1場。
之前曾經提過,Wargameroom聯賽在蘇聯讓一點的比賽規則下,蘇聯:美國的勝率
大約是55:45。而這次預賽打完56場的結果……真的就是這個數字!(美國預賽勝
率44.6%)其實預賽打完前30場的結果,是美蘇勝敗各半。但是去年十一月初到十
二月中這段時間,蘇聯一陣狂勝、十場贏了九場!當時蘇聯的勝場一度領先美國近
十場,我還有點擔心勢力的均衡會不會就此崩潰了。但如同前一次比賽花絮提過
的,拉長到長期的聯賽,統計數據自然會回歸趨勢。蘇聯這波連勝之後的最後十二
場預賽,美國贏了七場,讓蘇聯:美國的勝率回到55:45。
56場預賽中,有一半的場次是20VP獲勝。前30場發生四次的DEOCON獲勝,在後面
的26場只發生一次。果然隨著比賽過程累積經驗,參賽者也比較有避開核爆的意
識。美蘇War game與DEFCON獲勝場次大約一半一半,20VP/最終計分不意外地分
別偏蘇聯/美國。
淘汰賽第一輪:
小呂(美國) vs Ken(蘇聯),小呂最終計分勝。
MC(蘇聯) vs 雞哥(美國),MC第四回合20VP勝。
所以目前晉級第二輪淘汰賽的四強選手分別為:DVE、MC、小呂、林盈舟,A組佔
了3/4的名額:P。淘汰賽第一輪其實比較接近外卡戰,一場決勝負、競標決定使用
的陣營,讓預賽第三名的選手也有機會晉級四強。淘汰賽第二輪開始,就是三戰兩
勝制。目前的比賽進度就到此。
接下來來點輕鬆的比賽花絮:P
1. 西德總理維利˙勃朗特是強牌!(略)
http://i.imgur.com/7nNDT1J.jpg
……當然不是XD。前一篇的比賽花絮曾經提到,前30場預賽中(嚴格說起來是前十
場),就有兩場是打出西德總理的-20VP獲勝。在後26場的比賽中,西德總理為蘇
聯又拿下了一場勝利。這張真的是不怎樣的牌,但在20場蘇聯-20VP獲勝中,西德總
理貢獻了3場!15%的貢獻度是匪夷所思的高。2014/12/14 原PO用蘇聯對上小呂這
場,也是第九回合打西德總理當頭條,最後順利在當回合War game獲勝。可真是蘇
聯的吉祥物啊~。
2. Underdog to Wonderdog
報名比賽後才學冷戰熱鬥的新手,竟然能打贏教他玩冷戰熱鬥的老手?這真的發生
了:A組預賽第四名的老三,就是這樣的新玩家,預賽最後甚至拿下4勝6敗的成
績。而輸給老三的苦主……就是原PO(遠目)。老三的蘇聯第二回合反殖民,第三
回合反史達林,第四回合出第二次反殖民。原PO只能徒呼負負,讓蘇聯在第七回合
打出第二次OPEC獲勝。在遊戲的預設條件下蘇聯勝率較高,就是因為蘇聯容易因為
一些早期的好骰運或好牌運,建立短時間內美國難以動搖的優勢,配合適當的計分
牌順序,快快的20VP獲勝。
http://i.imgur.com/nQpxjAO.jpg
http://i.imgur.com/qhvztuv.jpg
題外話,淘汰賽第一輪MC(蘇聯) vs 雞哥(美國)這場,MC也是第一回合就拿到
雙反,第三回合又拿到第二次反殖民,結果第四回合就南美控制獲勝。早期雙反+
第三回合洗牌後快快第拿到第二次反殖民,真的是蘇聯的獲勝捷徑。
3. 最後的DEFCON
這是發生在2015/1/12、雞哥(蘇聯)vs Ken(美國),直接引用Ken的敘述:

Turn7 AR7,DEFCON為2,蘇聯手牌剩CIA和穀物售予蘇聯(無中國牌),DEFCON
Suicide獲勝。
Turn7情形蠻戲劇化的……。當時美國要先展示頭條,蘇聯手上已知的牌有南美計
分、穀物授予蘇聯、捕熊陷阱,而美國南美控制,就決定頭條打出古巴飛彈危機不
給蘇聯政變機會,剛好讓蘇聯無法頭條解CIA。
蘇聯將捕熊陷阱上太空,到達回合末可以棄掉手牌那一格,AR6時打出「我如何學
會不再擔憂」思考了很久,還是不想給美國兩次政變的機會,當點數用進泰國,準
備下回合用中國牌控制泰國,殊不知美國AR6打出尼克森事件(美國也不知道蘇聯
手上還有CIA,只是單純要防泰國,真的是誤打誤撞……)。
所以蘇聯有三個手段可以防止這次DEFCON自殺:1.捕熊陷阱自關 2.我如何學會不
再擔憂調Defcon 3.中國牌在尼克森之前先出。

http://i.imgur.com/I6AYwUE.jpg
只能說人算不如天算,有能力解掉可能DEFCON自爆的窘境,就不應該拖啊!
最後想講一些比較嚴肅的比賽舉辦感想:身為主辦方,其實我對預賽的進度掌控不
是很滿意 orz。因為不少人缺賽的緣故,預賽最後額外多延長了一週,B組加賽又延
長一週,讓預賽拉長到超過五個月!主辦單位一開始的時程規劃,是希望能在元旦
連假那個周末比完全部的預賽。最後卻多拖了三個禮拜(中秋連假也延賽一週)。
一開始的賽制安排,是兩個禮拜一輪、總共十輪。每個人在該輪結束前,至少要打
到當前輪次的場數。若沒辦法滿足要求的比賽數目,可向主辦方提出緩衝一週。若
經過緩衝依然沒辦法達到要求的比賽數目,則記錄一場敗戰。但是這次比賽,我們
並沒有嚴格地執行缺賽算入敗戰的懲罰。原因無他--能及時跟上進度的人其實是
少數。一開始的預期是預賽打十輪共20週,但最後卻打了24週才結束:中秋節延
期,第十輪原本的緩衝,預賽延長一週,B組加賽。身為主辦方責無旁貸,就是執
行力不足 orz。
要讓比賽依照原訂的進度進行,我覺得有兩點很重要:
1. 讓目前戰績居下風的參賽者,有動力把比賽打完。因為一個人缺賽,其實是影響
兩個人的進度。如何鼓勵參賽者完賽,讓他們瞭解比賽的過程比結果重要、享受比
賽的每一場對奕,我覺得這真的是很深奧的課題。
預賽第八輪開始,主辦方導入了缺賽遞補制度:如果很難約到自己這組的人對戰,
可申請缺賽遞補,讓另外一組的人幫忙打遞補賽,以滿足應有的進度。協助打遞補
賽的人,不會計入預賽的勝敗場。但預賽最終排名若勝敗場次等評比均相同時,協
助打遞補賽的人排名會在前面。但最後其實沒有人用到遞補賽的制度,而且有六個
人預賽沒有打滿十場。這個制度我覺得有些失敗……。
2. 讓跟上進度的參賽者,有適度的補償。或者讓落後進度的參賽者,有適度的懲
罰。為了鼓勵大家完賽,預賽打的場數也列入預賽排名的評比(當然會先比勝敗
場)。如果缺賽三場以上,則無法晉級淘汰賽。但到了預賽原訂的最後一週緩衝,
真的有小組排名前三名的人,依然缺賽三場,因此他們向主辦方申請延長預賽。和
另外一位主辦人討論的結果,最後還是同意再延長一週。但那時候我是這麼形容
的:「準時完賽的人,好像受到了懲罰。」畢竟這對他們也是一種不公平。
事後有想過,我們應該要導入落後進度的計點制度:如果該輪比賽沒有趕上進度或
至少打一場,並不會直接算敗場,但會記錄一點。預賽最終排名時,若勝敗場與總
場數相同時,則比較落後進度的點數,少的人排名在前面。一方面這鼓勵大家趕上
進度,讓賽程不會超出預期的拉長。另一方面落後進度不會直接計入敗場,應該也
會讓人比較有意願繼續把比賽打完。如果因為落後進度直接計入敗場,可能到賽程
後半就意興闌珊,更沒有意願完成全部賽事,反而影響到更多參賽者的進度。
另外特別想提到一點;前一篇比賽花絮,有人推文可以比較ELO值來決定預賽的排
名。賽前我的想法是:因為預賽一人要打十場,依序會比較勝場→總場數→對戰記
錄→使用美國的獲勝場數→協助打遞補賽的場數,已經採納夠多的評比標準了,應
該不會有預賽打完成績相同,需要加賽一場的狀況。事實證明……我太少慮了!
B組雞哥和Tony就必須加賽一場決定誰是B組第三,A組如果MC缺賽那場拿下勝
利,DVE和MC也必須加賽一場決定誰是A組第一。加賽代表預賽又會延長,這是主
辦方絕不想見到的狀況。寧可一開始設計賽制的時候,就納入ELO制、備而不用,
或是再多納入一些評比的標準(例如稍早提到的落後進度點數)。這真是寶貴的教
訓。
進入四強賽,代表兩個月內這次聯賽就將結束。目前主辦者還有打算規劃一次聚
會,讓12位參賽者全部齊聚一堂。畢竟預賽只和同組的五位對上,完全沒有和另一
組的六位碰頭的機會。聚會的方式可能會進行一場A組對B組六對六的交流賽,對戰
對手就依預賽排名決定(A組第一對上B組第一,依此類推)。但……要橋一個12人
都方便的時間真的很困難XD,目前還在規劃中。最後還是想再說一次:
比賽超棒DE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