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龜元年(1570年)6月時,池田城主池田勝正與同族不和,逼迫池田豐後守、池田周防
守後逃出池田城,後與三好義繼相伴上洛參見將軍足利義昭,而池田城內部則與三好三人
眾相通,甚至傳出三好長逸跟岩成友通伺機入城的風聲(言繼卿記),而池田家臣荒木村重
與中川清秀商議後,伺機扶立池田知正擔任城主,掌握了池田家的大權(荒木略記)。
足利家臣和田惟政在元龜2年(1571年)6月攻打吹田城,城主吹田某戰敗逃亡,城兵陣亡
57人。松永久秀跟三好三人眾、三好義繼也試圖聯手出兵攝津進攻和田惟政(多聞院日記)
,所幸細川藤孝與三淵藤英聞訊後領兵來救,三好三人眾與三好義繼隨即撤軍(言繼卿記)
。
8月2日時足利家臣細川藤孝出兵攻打池田城,在城池周邊放火後歸陣,也新築原田城讓池
田勝正進入監視池田城(元龜二年記)。
由池田知正、荒木村重、中川清秀在8月28日時率領3千池田軍逼近馬塚,擺出姿態準備進
攻和田家臣郡正信的郡山城,因此高槻城城主和田惟政聯合茨木城主茨木重朝也領兵1千
多人出陣向西至糠塚,足利義昭也派遣新降的長井道利前往助戰,長井道利建議和田惟政
據城防守,待池田軍自亂陣腳,但郡正信卻主張進攻,和田惟政採納郡正信意見後,郡正
信與十河杭之介領兵帶百挺鐵炮發動攻勢,結果遭到中川清秀安排的伏軍突擊,和田軍戰
敗,和田惟政遭到中川清秀討取(中川家譜覺書)(荒木略記)。
混戰中茨木重朝遭到荒木村重殺死,郡正信被山脇源太夫討取、十河杭之介被下村市之允
討取,和田軍武將陣亡66人(中川家譜覺書),和田軍士兵損失300人,足利家臣三淵藤英
為防備池田軍後續攻擊,趁夜進入高槻城(言繼卿記),按照足利義昭命令加入和田惟政軍
隊的長井道利也在混戰中被荒木家臣三田傳助殺死(美濃國諸家系譜),但荒木村重率領的
池田軍也損傷不小(言繼卿記)(多聞院日記)。
戰後,荒木村重領軍攻陷茨木城、郡山城,進而包圍和田家的高槻城(荒木略記),因此織
田信長先在9月9日讓家臣佐久間信盛前往高槻城進行調停事宜(尋憲記),隨後又在9月24
日派遣明智光秀率領千餘人進往高槻城,25日時足利家臣一色藤長等也率領1千多人支援(
言繼卿記),雙方才休兵罷戰,中川清秀因此戰功勞成為茨木城主(荒木略記)。
白井河原之戰的發生年份一直頗有疑慮,諸如《年代記抄節》、《多聞院日記》、《言繼
卿記》、《尋憲記》、《寬永諸家系圖傳》、《美濃國諸家系譜》等書皆紀錄此戰發生在
元龜2年(1571年),而《寬永諸家系圖傳》、《中川家譜覺書》亦有此戰發生在元龜3年
(1572年)的說法,至於《寬政重修諸家譜》《諸家系圖篡》、《池田氏家譜集成》、《
常山記談》、《續本朝通鑑》、《續日本史》、《陰德太平記》等書,則認為此戰發生在
天正元年(1573年),荒木村重更是在織田信長授意下攻打將軍足利義昭的家臣和田惟政
。但收錄此戰發生在天正元年的書籍,多屬於二手史料,反觀《多聞院日記》等書則為一
級史料,因此現下採信此戰發生在元龜2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