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lic.go.jp/joho-s/joho07_000291.html
在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的官網看到一篇文章
是室町時代至今的和菓子老舖「虎屋」的「虎屋文庫」刊載的
題目是『織田信長と砂糖』。
信長と南蛮菓子
永祿11年(1568)
信長擁護足利義昭上洛,向天下人之路邁出一大步
翌年在京都與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 Luis Frois 見面。
Luis Frois 送給信長一瓶玻璃瓶裝的 Confeito 為禮物
在葡萄牙語中是「砂糖菓子」之意,是現在的「金平糖」的原型
現在在葡萄牙與西班牙,仍吃得到 Confeito。
![]()
金平糖(取自wiki)
與現在的「金平糖」不同,當時的 Confeito 沒有突起的稜角
可以視為與金平糖很相似的砂糖塊。
但是砂糖在當時是貴重的輸入品,或許是這樣
信長聽了 Luis Frois 的來意,允許了天主教的傳教要求。
像金平糖這樣,從葡萄牙、西班牙傳來的菓子,稱為「南蛮菓子」
例如カステラ(長崎蛋糕)、有平糖、ボーロ、鶏卵素麺等廣為人知
戰國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初期,由傳教士與貿易商人帶入日本。
這些「南蛮菓子」的特徵是使用大量的砂糖,
也使用日本人不吃的雞蛋,是當時的日本菓子所沒有的味道,
傳教士為了傳教的方便,引起人們興趣,發送這些「南蛮菓子」(『太閤記』)。
這些「南蛮菓子」也用於招待貴客,信長在天正九年招待盟友德川家康時
菜單上有「あるへいとう」一項(慶應義塾大学図書館蔵「御献立集」)。
![]()
有平糖
也就是「有平糖」,用砂糖、水飴與水煮成,葡萄牙語是 Alfenim
信長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南蛮菓子」喜好者,也許合他的胃口也不一定。
砂糖の贈り物
日本國內生產砂糖,是在江戶時代以後,
在信長的時代,不只是南蛮菓子,砂糖本身也很常被當成禮物致贈
例如永祿十二年,信長就獻上砂糖給正親町天皇(『御湯殿の上の日記』)
天正八年,土佐的長宗我部元親贈送信長砂糖三千斤[約1800公斤](『信長公記』)
![]()
信長公記卷十三(另送有鷹十六羽)
當時的砂糖價值不菲,為何長宗我部要如此討信長歡心呢?
![]()
天正八年當時的勢力圖
為了與從畿內擴張勢力到阿波、讚岐的三好氏對抗
長宗我部與信長在天正三年左右就締結了友好關係。
到了天正八年,三好氏的勢力衰退,兩方的友好關係就變得不再具有意義
而且長宗我部向阿波、讚岐方面擴展,壓迫到三好氏
三好氏轉而向以前的敵人信長尋求保護。
「三好若歸入信長麾下,就不能向阿波、讚岐出手了」
目標四國統一的長宗我部,不想看到信長成為三好的靠山
所以才會不惜鉅資,贈送三千斤砂糖給信長吧。
然而,信長將長宗我部的砂糖,分給了底下的馬廻眾。
信長手中掌握著堺這個南蠻貿易據點,要入手砂糖相對地比較方便
乾脆將收到的砂糖分給手下。
結果,砂糖並沒有打動信長的心,天正九年信長將三好納入保護
形成與長宗我部對立的局面。
本能寺の変と長宗我部氏
天正十年,信長要元親放棄四國征服,答應讓元親領有土佐與南阿波半國
並臣服於信長,元親拒絕。
四到五月,信長在大坂集結軍勢,以三男信孝為總指揮
還讓信孝成為三好康長的養子,準備進攻四國。
六月的本能寺之變,讓討伐長宗我部的行動停止,
從結果來看,救了長宗我部的是明智光秀。
光秀的部下中,有人與長宗我部有親戚關係
因此由光秀擔任「取次役」,負責織田家與長宗我部之間的交涉。
因信長要討伐長宗我部,光秀的立場尷尬、失去在織田家中的影響力
被認為可能是本能寺之變的動機之一。
逃過一劫的長宗我部,將阿波、讚岐納入手中
天正十三年終於完成四國統一的宿願,
辛辛苦苦收集的三千斤砂糖,算是在此時有了結果?
附帶一提,阿波與讚岐兩地在江戶時代是栽培甘蔗的地區
是現在日本國產的高級砂糖「和三盆糖」的主要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