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家政機關:政所、源氏將軍?

作者: Oswyn (Oswyn)   2023-10-07 20:57:56
近年日本的課綱也有不少改動,某些歷史事件不同世代的人很可能會出現認知落差
像鎌倉幕府的成立年份,從好國(イイクニ 1192)變成好箱(イイハコ 1185)
主因是一份史料在2004年12月被挖出來,其中一段內容不只釐清一件而是數件重要事件
[櫻井陽子] 頼朝の征夷大将軍任官をめぐって-『三槐荒涼抜書要』の翻刻と紹介
『三槐荒涼抜書要』卷末記有
這一冊以逍遙院真跡書写校合畢 ※ 三条西実隆(1445~1537) 逍遙院
 右曉心院左大臣殿御筆也 ※ 三条実治(1651~1724) 暁心院観照
公修[写] ※ 三条公修(1774~1840)
『山槐記』 中山忠親(1131~1195) 内大臣 1191 的日記
『荒涼記』(資季卿記) 藤原資季(1207~1289)的日記、與本篇無關
公家將先人日記中需要的部分謄寫成冊以供之後參考,乃所謂的有職故實書
三槐荒凉抜書要 | 国立公文書館 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img/1223271 P10~P13
※ 前導
1186年源頼朝借追討源行家・義經事件,要求朝廷罷黜後白河院院近臣及親平家・木曾
義仲等勢力。並推舉過去不得勢的的公家受領令制国(沙汰)
之後更推舉以下十名任議奏公卿,朝廷脫胎換骨!?
九条兼実(内覧宣下)・徳大寺実定・三条実房・中御門宗家・中山忠親・藤原実家・
土御門通親・吉田経房・藤原雅長・日野兼光
源頼朝很早就遭流配與這些人應不熟識,主要還是為了剷除朝中政敵削弱後白河院勢力
而從中受利的這些人,並不一定是源頼朝派、並不一定 :D
詳見文末 ※1
九条兼実雖然是前關白藤原忠通六男,但非嫡出且生母身分低下
右大臣已經幹了二十多年不動,本來今生已如此但逢此大變
在日記『玉海』中寫道如夢如幻
兼実是讀書人,重傳統、舊例、欠變通,但也因此最後在朝中被孤立、失勢
但未來五攝家中有三家是九条家分出來的,貴人源頼朝之助功不可沒


建久三七九、頭大藏卿宗頼朝臣為関白使来曰、「前右大将頼朝申改前大将之
号、可被仰大将軍之由。仍被問例於大外記師直、大炊頭師尚朝臣之处、勘申
旨如此。可賜何号哉」者。
山槐記
建久三年七月九日(1192-08-25)
蔵人頭・大蔵卿宗頼作為關白九条兼実的使者前來拜訪說道:「前右近衛大將頼朝提出
想換掉前大將之號,希望獲賜大將軍。依勘申之旨,也問了大外記中原師直與大炊頭中
原師尚有何先例。您對該賜何稱號有什想法?」
九条兼実(1149~1207) 関白 1191~1196
葉室宗頼(1154~1203) 藤原北家勧修寺流
大蔵卿(源頼朝推挙?) 1185
仕九条兼実政所執行家司 1186 ※ 先前問該先拜家主還是主母的那位
蔵人頭 1189
源頼朝(1147~1199)
正二位 文治5年(1189)
権大納言、右近衛大将,両官辞任 建久元年(1190)
中原師直(1127~1198) 大外記 1190
中原師尚(1131~1197) 大炊頭
勘申,進行儀式時的前例、典故、日時、吉凶等確認

予申云、「惣官、征東大将軍、近例不快<宗盛惣官、義仲征東>。依田村麿例
、征夷大将軍可宜歟」者。
余闡道:「最近雖有惣官和征東大將軍之例但兆頭不好[平宗盛惣官、源義仲征東]。
以坂上田村麿之先例,征夷大将軍適合」
平宗盛(1147~1185)
畿内惣官宣旨 治承5年(1181)正月19日
源義仲(1154~1184)
征東大将軍宣下 『玉葉』 寿永3年(1184)1月15日
坂上田村麿(758~811)
従五位下 延暦4年(785)
征東副使 延暦10年(791)
従五位上 延暦11年(792)
征東副使改稱征夷副使 延暦12年(793)
従四位下 延暦14年(795)
陸奥出羽按察使、兼陸奥守,兼鎮守将軍 延暦15年(796)
征夷大将軍 延暦16年(797)
従四位上 延暦17年(798)
近衛権中将 延暦18年(799)
受節刀,従三位,近衛中将 延暦20年(801)
再征夷大将軍 延暦23年(804)
参議 延暦24年(805)

大蔵卿同被問別當兼光之处、申云、「上将軍、征夷将軍之間、可宜歟」之由
所申也。予曰、「上捋軍者漢家有此号。征夷大将軍者本朝有跡之由。上田村
麿為吉例。強不可求異朝歟」。
大蔵卿同樣也問了別當兼光,其答覆:「可從上將軍與征夷將軍之間選擇」
余曰:「上將軍稱號在中國有先例。而征夷大將軍為本國傳承,有坂上田村麿的吉例。
不必追求異國稱號」
日野兼光(1145~1196) 藤原北家真夏流日野家
兼勧学院弁別当 治承3年(1179)
右兵衛督 建久元年(1190)
兼検非違使別当 建久2年(1191)

同十二日、大蔵卿宗頼奉関白命傳送曰、「大将軍号事、依田村麿例可稱征夷
。而天慶三年以忠文朝臣被任征東将軍之時、被載除目。養和・元曆兩度為宣
旨。兩樣之間、宣下之例殊以不快歟。今度可為除目歟。其条可然者、勅任歟
、奏任歟。此三个条、度々外除目并宣下之間事、所見不詳之由、外記・官所
申也。於天慶例者、為奏任。而今度尚可有差別哉。且是天慶忠文、于時四位
参議之上、大将軍者、位在三公之下云々。仍尚勅任可宜哉之由、聊有予議歟
」。
同月十二日
大蔵卿宗頼奉關白之令傳達:「大將軍號之事,可依田村麿之例稱征夷。而天慶三年的
記錄藤原忠文被任命為征東將軍時是除目。養和・元曆時兩度為宣旨。兩邊的例子之中
,宣下的案例似有些不愉快。這次是否以除目任命。勅任、奏任何者為適當。這三件涉
及除目與宣下的案例,尚不清楚詳細內容,需要由外記・官所釐清。至于天慶的先例為
奏任。與本次的狀況是否有差異。且天慶年間當時忠文是以四位參議被任命為大將軍,
位階在三公之下云云。是否適合用勅任,還有待討論」
大將軍號可稱征夷,但是要在除目或宣下進行,以勅任或奏任還需更深入勘申
藤原忠文(873~947)
正四位下 承平8年(938)
参議 天慶2年(939)
右衛門督兼征東大将軍(vs平将門) 天慶3年(940) 除目、奏任
征西大将軍(vs藤原純友) 天慶4年(941)
養和・元曆 二度Who、What職不明 ※2
養和 治承5年7月14日~養和2年5月27日 1181-09-01~1182-07-06
元暦 寿永3年4月16日~元暦2年8月14日 1184-06-03~1185-09-16
養和・元曆應該各有一次宣旨,按議政劇情這兩度宣旨必跟大將軍有關
但是哪二個人不明,傳說中平知盛跟源義經有當過
但因當時統帥一軍的指揮官,也會被私稱為大將軍,是不是官派需史料佐證
另種可能其實是指平宗盛、源義仲兩人,但年份有些出入
另見 ※補
詔>勅>宣>令 勅任>奏任>判任>式部判補
勅任 天皇任命或指派
一般大納言以上、大辨、八省卿、衛府督、彈正伊、大宰帥才以勅任
奏任 太政官奏請天皇任命
除目 定期舉行的官職任命儀式
小除目 常規除目外的臨時、簡化除目
宣下 在此可能指除目外單獨任命

予申云、「被任征夷大将軍事、今度尤可被行除目。件官可為奏任歟。天慶例
已存之、更不可依本官本位之尊卑。其身雖為四品、被任八省卿之時、為勅任
。其身雖為公卿、被任按察使之時、為奏任。忠文依為四位品参議用奏任歟之
由、不存者也。有先跡之上、理致如此。但又可在時宜」者。
去九日、有大将軍号沙汰。予申征夷大將軍宜之由、被用申旨歟。
 今夜被行小除目
  征夷使大将軍源頼朝
余闡述:「本次授與征夷大將軍之事可在除目進行。是否為奏任。天慶年間的例子擺著
,更不能依其現任的官職・位階高低而更改。就算僅四品在被任命八省卿時為勅任。雖
為公卿但被授任按察使時為奏任。依忠文以四位參議的身分為奏任任命,沒有不當之處
。這是依據過往先例且符合道理。但還是要看具體狀況來決定」
先前九日時,有關大將軍號的評議。余提出的征夷大將軍被採用。
 今晚進行了小除目
  源頼朝被授予征夷使大将軍

後聞、将軍為勅任云々。大外記師直申云、「大外記公忠抄物、観察使可為勅
任之由書之。若准之、可為勅任歟」。師尚申云、「按察使書勅任之例、有一
兩、捋軍事、為希代之例。可為勅任歟」。先是随形勢申非歟。雖為奏任、別
紙何可軽忽哉。只可依旧跡并理也。忠文以奏任被仰了、如何。観察使者雖参
議、..官也。已公卿歟。不可守使字歟。按察使例、定誤之、以一兩違例、
不可用之。
事後聽聞,將軍最後是以勅任云云。
大外記師直闡道:「大外記公忠抄寫的記錄裏寫有觀察使可以勅任的理由。若任命核准
可採勅任」
大炊頭師尚闡道:「記錄中有一兩個按察使用勅任的例子,任命將軍是稀代之事。可採
勅任」
這不是看風向提出來的嗎(誤)。雖然提出奏任的建議,但別紙(其它文書、附件,此
應指兩中原撈出來的稀例)也不能輕忽。只能依過去的事例來處理。可是忠文的任命是
以奏任又是如何呢?雖然觀察使是參議、、任官。已是公卿。可不守○○使的慣例嗎。
只根據按察使的一兩個違例來判斷,就不該採用才是。
三統宿禰公忠(?-949) 大外記公忠
観察使(806~810、平城天皇~嵯峨天皇)
取代勘解由使,監察地方行政,初東山道除外的六道又稱六道観察使
由参議兼任,四年後因平城上皇與嵯峨天皇政爭,後廢止
按察使(奈良時代 719~平安時代以後只剩陸奥国・出羽国有設置)
從數国中的国守內選任1名,監察管轄內的国司的行政
参議
從四位以上的延臣中選出,與大臣一起參議朝政成為議政官中的一員
故公卿=三位以上+四位中的參議(參議職本身無位階)

櫻井教授依內容列出以下幾點
①義仲不是「征夷大將軍」,而是「征東大將軍」
②頼朝想要的是「大將軍」,而不是「征夷大將軍」
③朝廷從「征夷」、「征東」、「惣官」、「上將軍」等選項中,選了「征夷大將軍」
④頼朝的「征夷大將軍」是(小)除目・勅任授與的
源義仲被授與的是征東大將軍,過去只有『玉葉』寿永三年正月十五日条中如此記述
與其它多數資料如『吾妻鏡』中的征夷大將軍不同,現在征東大將軍有了有力佐證
作為鎌倉末期幕府官編的歷史書『吾妻鏡』,其政治意圖不可忽視
從 ※2 職原抄及當時的其它相關資料,與本篇『三槐荒涼抜書要』的內容
可知大將軍號是依存○○使存在的,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征夷使大將軍
鎮守府設將軍一人,征夷使設大將軍一人
也所以朝中勘申時,拉出過去的觀察使與按察使案例出來助拳
○○使・大將軍,就只不過是個從四位下就能擔任的職務
至少在當時,對公卿來說就是個不怎樣的官職
内大臣忠親不悅的是,這種 Level 的官職應照通例用奏任就好,但被硬拗成勅任抬價
而頼朝就任征夷大將軍後也沒多久就辭掉了,前右大將變前將軍
之前提及三位以上可開設政所
頼朝任征夷大將軍後政所發出的下文為將軍家政所下文
辭掉征夷大將軍後為前將軍家政所下文,但有一件用了前右大將家政所下文
本郷教授就表示,連頼朝自己都認為前右大將或前征夷大將軍間沒有很大的區別
將軍職的地位是後世加強的,鎌倉殿才是基礎
御家人臣服鎌倉殿,鎌倉殿得到御家人支持,後來才從朝廷得到征夷大將軍的頭銜
『御成敗式目』第七條,源頼朝・頼家・實朝源氏三代及北条政子時期,賜予御家人的
領地權利受到保障。這也是為什麼政子在後世被稱為尼將軍,因為她的權力等同鎌倉殿
而只有源氏才能當將軍、或退一步稱只有源氏才能開幕府的說法,沒有任何的事實基礎
中山忠親提出來的吉例坂上田村麿,出身地方豪族屬坂上忌寸(四)後受賜宿禰(三)
不要說皇別、連朝臣(二)都沒排上
還有頼朝選征夷,乃著眼統治關東或支配奧羽的說法
但征夷根本只是朝廷因吉例從一堆選項中選出來的,沒有特殊性目的
而征夷比征東、征西等其它的大將軍要高級的說法也不攻自破
對朝廷來說都是一個菜籃子裏的東西
征○使是為了某個特殊目的、需求而臨時任命的
譬如平将門在東邊作亂就征東使,藤原純友在西邊作亂就征西使,要打蝦夷就征夷使
沒事幹想領個大將軍號,朝廷就從菜籃裏挑一個給你,怕觸霉頭得罪人才選了個征夷使
其它可以討論的還很多,本論文出世後也有不少相關研究
但累了,就醬吧
※1
1186-01-26
『玉海』文治元年十二月廿七日丙子、午刻右中辨光長朝臣持來賴朝卿書札井
折紙等、如夢如幻、依為珍事、為後鑑續加之、
賴朝書狀
 言上
  事由
右言上日來之次第候者、定子細事長候歟、[○中略]兼又當時可被仰下候事
、愚意之所及、乍恐注折紙謹以進上之、[○中略]今度天下之草創也、尤可
被究行淵源候、殊可令申沙汰給也、天之所令奉與也、全不可及御案候、以此
旨可令洩申右大臣殿[○藤原兼実]給之狀、謹言上如件、
  文治元年十二月六日 賴朝[在判]
 謹上 右中辨殿
 禮紙狀云
  逐言上
同意謀叛人行家義経之輩、先可被解官追却、交名注折紙謹以進覽之、一通院
奏料、令付帥中納言卿候也、民部卿成範卿者同意彼輩候之由雖承及候、依為
御緣人輙不申左右候、定御計候歟、恐惶謹言、
折紙狀云
  可有御沙汰事[○中略]
一國々事
 伊豫 右大臣[○藤原兼実]御沙汰
 越前 內大臣[○藤原實定]御沙汰
 石見 宗家卿可給之
 越中 光隆卿可給之
 美作 實家卿可給之
 因幡 通親卿可給之
 近江 雅長卿可給之
 和泉 光長朝臣可給之
 陸奧 兼忠朝臣可給之
  賴朝欲申給、其故者、云國司云國人、同意行家義經謀叛、仍為令尋沙汰
其黨類、欲令知行國務也、[○中略]
解官事
 參議親宗 大藏卿泰雅
 右大弁光雅 刑部卿賴經
 右馬頭經仲 左馬權頭業忠
 左大史隆職
 左衞門尉知康 信盛
     信實 時成
 兵庫頭章綱
  同意行家義經、欲亂天下之凶臣也、早解官見任可被追却之、兼又此外、
行家義經家人追從勸誘之、各相尋淺深、於官位輩者、一々可被解官信廢之、
僧陰陽師之類相交有其聞、同可有追却之、
   十二月六日 賴朝[在判○又見吾妻鏡]
古事類苑 第15冊 政治部十四 上編
https://dl.ndl.go.jp/pid/1873806/1/452
古事類苑 第19冊 法律部二十一 中編
https://dl.ndl.go.jp/pid/1873950/1/456
古事類苑 第31冊 文學部六 書簡文 書札禮 附
https://dl.ndl.go.jp/pid/1874251/1/218
※2
職原抄 2巻 [2]
https://dl.ndl.go.jp/pid/2561229/1/43
鎮守府
將軍一人[相當従五位上唐名鎮東將軍]
古來尤為重寄、非武略之器者不當其仁、仍代代称將軍者鎮府將也、中古以来
為陸奧守者多兼、鎮府不可必然事歟……建武三年 勑三位已上為當府將軍者
、可加大字者[云云]、是依國司請奏被下 宣旨也將軍當五位也、三位已上
、位高職下依之申加大字而已
征夷使[延暦十二年改征東大使為征夷使]
大將軍一人
征夷者始於日本武尊、每有兵事遣將帥也、粗見舊記未置鎮守、已往東征人或
為按察使或為鎮守將軍、文屋綿丸以來有征夷將軍之号[云云]、愚案於鎮府
者已有鎮將、依之重遣將帥之日臨時加征夷号歟、坂上田村丸者称征東將軍、
平將門叛亂時參議右衛門督藤原忠文朝臣任征東大將軍、其弟仲舒源經基為副
將軍發向、其後征夷号久以中絶、源義仲朝臣京上暫執兵權之日任征夷將軍[
云云]、其後又權大納言右近大將源賴朝卿辭兩職歸東國之後有 勑被任征夷
大將軍、爾來連綿賴家朝臣自少將之時兼之、又實朝公自兵衛佐之時至大臣兼
之……凡賴朝卿補之後、依重征夷之任不並任鎮府、元弘以來被並任畢、建久
以來未任副將軍於軍監軍曹者時時請任[云云]
群書類従 第四輯 卷第七十三 官職難儀/656
https://dl.ndl.go.jp/pid/1879724/1/338
官職難儀 吉田兼右(1516~1573)筆 加賀美遠清、天正四年八月廿六日寫
將軍とは。    鎭守府將軍は絕ず任ずる也。陸奥守たる人これに任ずる
例多し。征夷大將軍[今將軍と申是なり]は古は常には是を任ぜず。御用の
ある時に臨時に宣下せらるゝ也。坂上田村麿[元鎮守府將軍近衛少將陸奥守
也。]を以て征夷大將軍に任ず。是始也。其後天慶三年平將門を討んため。
參議修理大夫兼右衛門督藤原忠文朝臣を以て宣下せらる。又治承夏平知盛卿
宣旨を蒙る云云。但不慥歟。壽永二年源義仲朝臣是になさる。建久三年七月
十二日前右大將賴朝卿宣旨を蒙る。それより以來征夷任絕す。
古事類苑 第5冊 地部四十九 浦
https://dl.ndl.go.jp/pid/1873418/1/679
〔玉海(玉葉)〕元曆二年四月四日丁巳、光雅仰云、院宣云、追討大將軍義
經、去夜進飛脚[相副札]申云、去三月廿四日午刻、於長門國團合戰、[於
海上合戰云々]自午正至晡時、云伐取之者、云生取之輩、不知其數、此中、
前內大臣、右衞門督清宗、[內府子也]平大納言時忠、全眞僧都等爲生虜云
々、
※補
史料綜覧 巻3 https://dl.ndl.go.jp/pid/2994255/1/328
平經盛 東國追討使 治承 4年(1180)12月23日
平宗盛 五畿內及伊賀伊勢近江丹波等惣管 治承 5年(1181) 1月 8日
養和改元 治承 5年(1181) 7月14日
東國追討使左兵衛督平知盛病二依リテ歸洛ス 養和元年(1181) 2月12日
平貞能 鎮西(追討使)遣 養和元年(1181) 8月 3日
寿永改元 養和 2年(1182) 5月27日
平賴盛 按察使 寿永元年(1182)10月 7日
源義仲 征夷大將軍 寿永 3年(1184) 1月 8日
元曆改元 寿永 3年(1184) 4月16日
左衞門尉源義經ヲ遣シテ、平氏ヲ討タシム、 元曆 2年(1185) 1月10日
是日、義經、京師ヲ發ス
〔玉海(玉葉)〕追討大將軍義經 元曆 2年(1185) 4月 4日
文治改元 元曆 2年(1185) 8月14日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3-10-07 21:12:00
有意思 感謝分享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23-10-08 02:16:00
推整理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23-10-08 16:04:00
如果三位以上、設有家司的官員過世,而他的繼承人還未獲得三位以上的官位。那他的家政機關會怎麼樣?
作者: TK421 (TK421)   2023-10-09 02:36:00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23-10-09 08:06:00
好煩ww可以理解為啥木曾義仲上京後懶得理這些有職故實
作者: CGT (Peter)   2023-10-09 22:26:00
看起來一開始設置征夷大將軍,跟古中國的雜號大將軍類似並不算有很高的地位。源賴朝才想要不加號真.大將軍的稱號?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23-10-10 02:25:00
賴朝之後的幾位將軍,是用奏任還是敕任呢?賴朝當年用敕任抬價,也無法讓征夷大將軍的地位高於近衛大將嗎?
作者: h888512 (速球勝負 + 45度角絕殺)   2023-10-10 11:29:00
征夷大將軍是江戶時代威望才變高嗎? 我印象中有幾個足利將軍也跟上面所述實朝類似狀況
作者: CGT (Peter)   2023-10-10 21:38:00
感謝補充,看來源賴朝就只是想脫離京都去自己地盤征夷大將軍雖不算高官但在鄉下也夠大了,重點還能自帶體系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3-10-10 21:53:00
實朝的上位本來就會親近朝廷,實朝之名是上皇起的,娶的正妻也是上皇的小姨子,跟上皇就是連襟,甚至生不出來也想求上皇將親王下賜為養子,這也是實朝被姪子砍以前官位飆升的原因之一.賴朝很快就把右大將脫手也是因為不想去京都,當時的官位給了也不是開玩笑,你是京官就會被綁在京.實朝那個我是覺得沒辦法,他從補位(?)的那一刻開始就是拿上皇的手軟,吃朝廷公武派的嘴軟,雖然這對當時剛拿下權力的北條時政是權宜之舉,但直接就纏住了無解.反而是對賴朝三代來說,征夷大將軍被強調的是實朝,畢竟他爸跟他哥就算沒有征夷大將軍也有比類公卿的官位.實朝反而是先補征夷大將軍後才高速(?)爬到正二位右府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23-10-11 14:33:00
源氏三代都沒打算讓御家人雞犬升天,塞滿朝廷的位子嗎?
作者: coollonger (轉角遇到旺~)   2023-10-12 10:12:00
這些政治角力真的遠比想像複雜 光看故事根本不知道背後有這麼多眉角
作者: h888512 (速球勝負 + 45度角絕殺)   2023-10-12 11:47:00
源賴朝政治力真的點到破表那種 他老爸和爺爺都不高 他跟誰學的啊XD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3-10-12 21:53:00
就實朝死後的動態來看,最後是後鳥羽不爽了直接先把公武派的公卿與相關人等(慈圓僧正...等)全部罷黜,然後把北條義時指定為朝敵,然而就變成關東暴走族又暴走上京一次本來實朝想要收沒有繼承希望又受後鳥羽喜愛的親王當養子繼承鎌倉殿,但實朝被砍了以後這事就擱置,最後是公武派順著上皇的意思,把賴朝嫡妹的孫子三寅派去繼任鎌倉殿.至於賴家與其說是跟御家人對著幹,不如說是他意圖以自己兩位乳母夫(梶原,比企)為軸心,建立一個自己的家政團隊,所以這兩人也都先後因為不同的因素慘遭肅清.但這一連串下來我就真的很好奇北條時房到底是有多八方美人了,賴家的小圈圈有他,後鳥羽也青睞他...另外實朝其實後面幾年也做了政所二分的舉動,北條義時雖然是TOP的政所執權別當,但同時間政所別當還有8個人,其中4人是在京御家人,當時在京御家人大抵跟朝廷和上皇關係還不錯,實朝等於是把Uncle的權力稀釋掉
作者: DarthCod (鱈魚)   2023-10-13 12:31:00
如果實朝直接取關白代之,讓所有御家人擠掉京都公家。這樣算不算是替御家人爭取利益了?為什麼三個幕府都不做類似的事情,反而讓公家當花瓶存續到幕末?
作者: h888512 (速球勝負 + 45度角絕殺)   2023-10-13 12:58:00
樓上這有點像秀吉的做法 不過秀吉好像也沒讓武家擠掉那些京官
作者: Landius (原來我是漆原派啊)   2023-10-13 19:20:00
秀吉把體系拿下後特別是秀次死給他看後,太政官只剩秀吉跟家康,秀吉死時只剩家康,這就算是奪舍也真的留機會給其他人重建體制了
作者: CGT (Peter)   2023-10-13 23:24:00
應仁之後連天皇都沒錢辦下葬和即位,還要靠大名們樂捐度日公卿再自視甚高也得為現實低頭,跟武士聯姻收養子樣樣來了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23-10-17 07:43:00
在中國 大將軍與OO大將軍有品秩差別 大將軍為第一品OO大將軍為第二品 OO將軍為第三品 迄南朝都是如此比如倭王讚要求安東大將軍 結果變成安東將軍 被貶了一品 武也要求開府儀同三司 結果給安東大將軍 貶一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