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rousxchen (城府很深)》之銘言:
: 基本上NS就看成是WiiU的三年後完全進化版本就好
: 第一
: WiiU的耗電量少,NS用的是ARM還考慮到掌機模式,耗電量也大不到哪
: 掌機模式720P、家機1080P,剛好是一半的解析度,家機模式只高一倍其實很合理
: NS的性能可以視作這三年低耗電的性能進化
: 第二
: WiiU Pad的概念之一,就是在客廳中執行小應用,但無法離開WiiU太遠導致沒人這麼作
: 於是 WiiU Pad + Wii U主機 = NS,也就是NS是WiiU的完全進化版本
Switch的定名策略應該就是在WiiU(失敗)跟3DS(成功)之間選擇一條模糊的路線
讓玩家搞不清楚到底是哪個平台的正統續作
老任自從開廠以來對於自己的創意太過自信了
不過坦白說如果是我大概也會如此自信
畢竟這麼多年來除了VB(實驗性質)/WiiU(太過忽略市場趨勢的創意半成品)外
投(入市場)什麼中什麼
所以Switch相較WiiU是個比較完整的產品線
只是目前看到一些負面評論也沒錯
像是老任太過輕忽這幾年效能的進步,這個規格大概跟現在的手機/平板差不了多少
或是這只是一個加上手把按鍵的平板
省電的致命傷大概就是效能,要黑科技很難,所以怎麼看都只有PS3再強一點的效能
問題是PS3是十年前的遊戲機啊!!
以一個平台商來說,老任之所以會是第三廠墳墓
我想就是他們對於平台的規劃太過於對自己的創意量身打造了
用這次Mario Run這塊招牌來看
其實老任移動平台上最大的對手不是啥PSV之類的
而是隨便每年都賣出幾千萬、累積幾億銷量的半封閉平台iOS
更不要說付費率更低Android平台了
不過我覺得Mario Run雖然依照這塊招牌點的不算亮(比照目前的付費經營的線上App)
但依照他買斷定價策略大概也無人能出其右,感覺宣傳叫陣的意義比銷售意義大
: 第三
: PS4跟PS4 Pro,除非你有火眼金睛,不然就是有4K螢幕,不然要看出差異很難
: 也就是硬體性能足夠滿足遊戲畫面所需,再上去就是加高解析度、高品質貼圖
: 除非有劃時代的畫面運算需求,需要超高的性能,不然NS的性能足以移植本世代遊戲
這個...我相信玩過這幾年的遊戲,除非對於往日遊戲有種憧憬或是一路玩上來的老玩家
不然很難接受畫面向下相容或是打折
想想新玩家玩過巫師3,會接受巫師1跟2?
劃時代的運算需求?如果光看帳面數字,一年前的巫師3
其實Switch要移植就得花上一點功夫了
: 第四
: 掌家合一,這樣一次解決兩個問題
: 一個是任天堂家機不強勢,一個是任天堂開發力要開發雙平台遊戲有點吃力
: 集中火力開發一台主機的遊戲,才能完全體現任天堂的完整體
依照遊戲開發的資源人力安排
我覺得這樣是好的,畢竟目前平台進化,有點類似當初影視媒體的載體狀況
大成本集資 => 舉例是好萊塢大成本電影、高成本高風險,家用機有往這邊走趨勢
中小成本集資 => 舉例是電視影集、生命週期長,目前移動平台類似這塊
以目前歐美3A級大作的開發資金來說,日本廠應該要集中資源開發遊戲
用移動平台來養資金養人才,用家用機/PC平台來開發大作養招牌
以一個純自開發平台商跨入其他平台變成平台軟體軟體商,我還蠻期待這次任天堂的轉型
坦白說自從3DS/Wii之後我就沒有買任天堂的硬體了
一則是除了老任平台上的遊戲除了本家我鮮少玩,第二個就是三廠難發揮硬體創意
這次的硬體設計,我覺得應該可以吃到更多不一樣的市場
讓老任也憑藉自家硬體平台的經驗跨入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