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沒有第一個壞習慣,但我也因為第二個壞習慣被朋友念過很多次,
不過在朋友的「行為矯正」下改善很多就是了。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但也想講一下咬手咬指甲不是原罪。/___\
我不會咬指甲,但我會習慣性的去咬指甲四周的死皮。
在我情緒焦慮的時候特別明顯。
所以每次講到人類發展的固著行為,我都會自動成為全班最佳的活例子。=__=
因為我很容易緊張焦慮,所以上研究所後更變本加厲的咬手。
全班同學、指導教授跟實習的督導都知道我一焦慮就會開始咬手。
我的朋友也是千方百計想改掉我這個壞習慣。
像是一開始會半開玩笑的損我,叫我不要摸她,因為剛咬過手感覺很髒。
(一開始其實會有點受傷啦,不過就會特別注意,有空就去洗手)
或是我一開始咬就大叫我的名字,叫我不準咬。xD
不過後來她們發現我只有在情緒焦慮時才會咬手,
所以一看我在咬手就會關心我是不是在擔心什麼,
小聊個五分鐘心情輕鬆下來就不會想咬手了。
生日或節日也會買指緣油之類的給我,避免我因為死皮增生一直咬手。QQ
這兩年雖然還是會咬手,不過頻率已經比以前少了非常多。
(只有在論文進度趕不完才會咬手了,平時幾乎不再咬)
我想說的是,咬手咬指甲被稱為固著行為不是沒有原因的,
用講的就能改善的話,這還會叫固著行為嗎?orz
如果能察覺產生這些行為的原因,大多是焦慮,就有改善的辦法。
但如果當事人自己都無法察覺原因,光用講,效果其實很低。
而且...說真的我咬手的時候真的一點也不在意別人怎麼想我阿。
我光焦慮就焦慮死了,哪還有心思管別人怎麼想。orz
就...如果希望朋友更改這個壞習慣,也許可參考我的經驗。
但如果想放生,就當我沒說吧。X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