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umice (四月書法師)
2014-04-11 16:54:29原生家庭的不同,
所能給予的是,視野和資源,
先定論在,父母都希望能給予小孩,
在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在他們經驗裡的最好)
有能力的原生家庭跟小孩說的是,
"你想做什麼都可以, 只要你願意做你有興趣的事"
如果小孩對藝術有興趣,
我相信這類的父母,會盡他們所能
給予最充沛的資源,
而相反的,
有的原生家庭跟小孩說的是話是類似像,
"好好讀書,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賺大錢"
或
"不如直接出去找工作"
因為依照他們的想法,沒有錢 = 什麼都沒有,
相比起來,能做的選擇就有限,
前者,可以選擇做任何事,
後者, 只能選擇做,能改善現狀的事(錢),
當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
能看到的東西就有差別,
前者,多追隨的是無形的,(人格,有意義的人生等..)
因為實質已經得到一部分得滿足,
也因從小的教育
後者,在現實壓力下,
連想一下,都是奢侈的
如果後者,跳脫了原生家庭給予的視野,
在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達到人們所謂的高階級,
相信所有人都會很佩服,故事還會家喻戶曉
但能做到這樣的,少數中的少數
唯一慶幸的是,網路的普及,
給予一定程度上資源不足的幫助
還有如果後者想出國讀書,國外獎學金是給得蠻大方的,
前題是能力有到
=========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這個紀錄片 Born Ri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xhuSxyHW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