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藉這篇來談一下普遍對女性主義(早期一般譯成女權主義)的誤解。
女性主義(Feminism)由於其ism的結尾被譯為「主義」,這會讓人誤以為
它具有一個單一、統一的主張,不過實際上這詞指的只是從女性的生活經驗
發展出的社會理論與衍生出的性別平權運動,其中有各種不同流派,彼此之
間也會就見解歧義的部分相互批評。既然是從女性經驗觀點出發,表面上看
來會像是只關注女性權益,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中,對抗「父權壓迫」是所有流派共通的討論議題。這又是一個容易打破
男性玻璃心的詞,以為這詞是在指控自己是加害者。這說法不全對。因為女性
主義並不是要製造性別的二元對立,而是追求從性別枷鎖中解放。
實際上,「父權」指的應該是以男性為中心而支配,以「控制-受控制」為架
構關係的權力體系。以男性為中心的意思,與其說是生理男性的優越,毋寧說
是社會定義出一套屬於男性的特質且優越於女性特質。在這個體系中,人們指
稱某些特質為「陽剛」,另一些為「陰柔」。一個生理男性,被期待應具備陽
剛特質,相對地生理女性被期待具備陰柔特質。陽剛特質較之陰柔更加優秀,
是這個體系的前提。例如,理性相對於感性、剛強相對於軟弱、果決相對於寡
斷、大而化之相對纖細敏感,強勢與忍讓等等。當然,陽剛與陰柔之間的分野
相當模糊,但我們已經習慣了說「男/女生就是比較怎樣」不是嗎?
但是,就算一般而言,性別之間各自具有某些特質,這是天生的結果,或是
從社會期待學習而來?又,一個人應該只因為她/他不符合一般人對其性別的
印象,就受到差別對待嗎?一個人應該要因為社會對他的性別有怎樣的期待,
努力去成為一個不是自己本來樣子的人嗎?
如若沒有達到社會期待的性別形象,個人將在社會生活中遭遇排斥與挫折,例
如「娘砲」、「男人婆」、「破麻」、「吃軟飯的」等蔑稱,只會出現在稱呼
特定性別上,你不會看到一個男人被批評太Man,也不會看到女人被批評太娘。
然而相對的,女性在模仿男性特質行為時所受到的容忍度較高,反之則否,這
可以從女星扮男裝與男星的女裝扮相所得到的反應窺知一二。
女性主義者認為這樣的體系,是不正義的。但能夠適應(或者不能適應但屈服)
父權體系的人,若缺乏反思,會將這一切視為天經地義,成為父權體系的守護者,
繼續無意識地壓迫其他人。在這樣的體系之中,所有順應父權者都是加害人,也
都是被害人,沒有性別之分。只是相對而言,男性較能在此體系中成為主要的既
得利益者。而適應良好的女性,則能利用制度獲取邊邊角角的小利益(例如不用搬
重物、有工具人可供使喚),但終究並非權力中心。
這裡說既得利益,可能有人要反對了XD,不過仔細想想就能發現,既得利益確實
存在,只是你不把它當成利益而已。在父權體系之中,男性所受到的壓迫都來自
沒有達到性別期待,例如經濟能力、身材、氣質、性能力、性傾向。但女性除此
之外,還有來自純粹因為身為女性而產生的不利益。男人不需要特別擔心深夜晚歸、
不需要特別擔心自己成為強暴案受害人、不需要特別擔心來自配偶的家暴問題、
不需要擔心如何與配偶的家人相處、不需要特別擔心外遇曝光外界對你的譴責力道。
以上各項,可以總結為一點:女性被定義為附屬男性地位、受男性支配地位所產生的
不利益。
所以,別再誤以為女性主義是激化性別對立、只想拿好處不想負責任的某種奇怪邪教
了(大抵上會表現出這種感覺的女性也不是女性主義者)。當然這裡也不排除有些男
性很想保留其擁有的既得利益所以感到有威脅性,嗯,至少他們算是認識到女性主義
的部分主張了。女性主義的敵人,是父權體系,而父權體系,是所有想要按照自己希
望的面貌生活,不去控制誰,也不被誰所控制的人們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