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感覺] 因為未知而感到恐懼

作者: Imbufo ( )   2014-11-07 00:58:53
※ 引述《annabearc (安娜跨丟一丁公哎喲威)》之銘言:
: 大家半夜好, 以下發文很蠢..
: 但卻困擾我好久了
: 今天鼓起勇氣想講出來並看看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恐懼感?
: 如果有又是怎麼克服的?
: 還請大家多多包含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還記得約莫小六時跟朋友去看A.I人工智慧
: 我看到最後機器人小孩沉在海裡
: 直到外星人發現他
: 後來還幫他把媽媽變回來這幕
: 我就哭著出電影院了
: 因為這讓我很害怕
: 害怕死了就像睡著再也不會醒來
: 那種「再也不會有感覺」「到底人有沒有靈魂」「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嗎」的感覺
: 真的讓我整個人會因為害怕而從心裡開始發慌
: (現在打字時也是...嘖!)
: 國中常常因為這樣睡不著
: 還曾經在半夜把媽媽搖醒
: 問她人死後會去那裡 會變什麼
: (西音那不睡覺還吵人這樣)
: 後來開始在心裡默念佛號助眠
: 這招用到大學看到文章說「唸佛號容易聚集好兄弟」後就不太敢用了..
: 現在偶爾還是會因為想到「死了是不是像睡著, 什麼都沒了」而害怕得發慌
: 這種感覺又總在睡前才會有
: 其實知道自己這種想法很蠢
: 因為沒人會有答案
: 好好過著當下的每一天才最重要
: 每天我都努力的生活著
: 平常也是笨蛋傻人每天做笨事笑得很開心
: 倒床上玩手機玩一玩馬上就睡著了
: 只是偶爾半夜還是會被這件事困擾而睡不著
: 想問問有女孩也會有跟我一樣的困擾嗎?
: 我覺得自己真的很蠢但卻一直沒辦法克服這種恐懼QQ
: 很希望不要再有這種笨蛋困擾了...
其實這種困擾一點都不笨,反過來講,這算是人類會有的所有困境中,最底層也最
基本的困境了。
困擾我們的不會是死亡這件事,死亡這件事跟我們會呼吸一樣,困擾我們的,其實
就如同你所說的,是未知。我們對未知一直存在著恐懼,怕自己不知道會變得怎麼
樣,或者怕自己的生命不能延續。
我們會怕自己會消失,但是會消失的這個自己是什麼?如果去看這個問題,我們會
發現很多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我記得我大概四歲的時候,看到附近宮廟送來的一幅報應圖,我被裡面的地獄嚇得
亂七八糟,然後在旁邊大哭說「我不要死我不要死」,彷彿我知道我死了以後還會
有知覺一樣。
我們似乎一直抱持著一種假設,即便死了,我們還是會有知覺。當這個假設被挑戰
了,生命中的焦慮就會浮現,這種焦慮來自於自我的消失。
然而,這個自我究竟是什麼?
生命是很奧妙的一件事,而這種種奧妙事實上是由無盡的未知組成的。這種未知就
在我們眼前,但很神奇地,大部分的人看不見這種未知,就算看見了,也會把它加
上種種的神格化。
我們平常活在習慣的世界中,我們習慣一切東西是已知的,比如說我看到一排樹,
對我來說,我可以把他們看成都是樹。但我們也可以不用樹這種分類方式來看它們
,這會有點玄,樹不是樹,但只要想想我們所說的樹是什麼就知道了。
沒有兩棵樹會長得一模一樣,「樹」只是我們用來方便指稱的一種工具。
除了知識上造成的習慣以外,我們還會有另外一種奇妙的認知:我們總覺得我們自
己會活一段時間,比如說七十年、八十年,然後才會死去。換句話來講,我在理性
上知道我會死,但我總覺得我不會下一秒就死,我還有好久好久的時間。
可是,死亡永遠只在我們旁邊,離我們一步之遙。
這個能活一段時間的幻想,造就出了我們是不死生命的幻象,以及我們生命是持續
不斷的幻影,於是我們在死後仍繼續有知覺。
死亡真的沒有什麼,焦慮反而來自於死亡提醒我們的一件事:我們的生命有終結之
時。
其實對於死亡的焦慮是不需要分析的。
說到底,會害怕消失的那個自我並不是我們自己,而只是我們腦中的一個自我聚合
體,這個聚合體我們可以說它是成長過程中接受道的道德觀、家庭概念、文化價值
等等,而當我們在日常生活時,它總會不斷地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該有什麼情緒、
身材該怎麼樣。
比較麻煩的是,這個聚合體會自己認同自己,並且帶著恐懼強迫自己認同。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肚子很大,這個聚合體會告訴我:「我該減肚子了」,而會立
刻有第二個聲音出現:「對,我該減肚子了」,然後我們就會覺得慌,覺得我肚子
怎麼那麼大。
我們跟聚合體的關係,很像是大象跟騎象人,平常我們被大象(聚合體)載著跑,
而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是不由自主的。
這個聚合體很怕被消滅,一旦它查覺到它有可能消失,它就會放出一大堆的恐懼,
並且告訴你:「不要再看了,不要再看了,你還有好多好多的事要做。」
在這裡,推薦一個不太像方法的方法:
當有恐懼的時候,專心地看著這個恐懼,去感受這股恐懼,不要排斥,也不壓抑。
讓恐懼在你身上亂竄,感受身體哪些地方因為恐懼而緊張,然後對那些緊張的部位
說:「放輕鬆囉」。
想像自己對恐懼毫無招架之力,自己對恐懼完全沒有辦法,只能放任它自由跑動。
首先是讓自己進入這股恐懼,進入恐懼會釋放我們一直在找的自由。
單只進入一次兩次是不夠的,恐懼會不斷地回來找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去看我
們其實不是那個聚合體。
在聚合體帶有某些信念來找你的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在哪裡?」「我
感受到什麼?」感受會比那些信念更真實。
舉個自己的例子,我在搭車的時候,突然有個信念跑出來:「你的實驗還沒做完,
你死定了!」而當我問自己「我在哪裡」時,我聽到的是火車行進的聲音、旅客低
聲交談的聲音,報紙被輕微翻動的聲音。
當我確確實實地知道我在火車上,我就知到了那個信念非常多餘,而且它就只是一
個飄過去的想法。
當我們越能夠看清楚,我們自己跟聚合體其實是兩回事,這種焦慮就會越來越淡薄

歐文亞隆的《存在心理治療(上)》談得很深入,但文章結構比較散,比較好讀的
是他的《凝視太陽》。
羅斯的《快樂是一種陷阱》裡面有大量的操作法,而奧修《成熟》剖析的比我清楚
明白許多,有興趣的話,可以借來讀讀。
PS. 我沒在看推文...若有需要的話,寫信吧!
作者: annabearc (安娜跨丟一丁公哎喲威)   2014-11-07 12:21:00
謝謝妳! 我會去找這本書來看! 這感覺很有幫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