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kisning (TS)》之銘言:
: ※ 引述《cat803 (LIOU)》之銘言:
: : 小妹我家裡雖然是茶行
: : 不過爸媽早上的時間都會跑到市集擺攤(先在市集做穩定才開茶行的)
: : 小時候也覺得爸媽在市集工作讓人難以啟齒,很討厭跟大家討論爸媽的工作。
: : 可是後來自己跟著去過之後就愛上了
: : 市集有濃濃的人情味,我都覺得自己是磁鐵
: : 只要擺完攤,旁邊賣餅乾,飲料的叔叔阿姨都會請我吃XDD
: : 也常常拿到超低價的優惠,而且超多奇聞異事,很容易交到朋友~~
: : 各式各樣的客人我都看過,也都慢慢學會如何與各式的人相處
: : 偶然聽到同學說,他覺得在市集擺攤的人很沒水準,感覺就是社會最下層的人,然後還跟
: : 其它人說,他剛好就認識一個人,工作就是在市集裡,茶葉在那種地方買,可以多高級bl
: : abla
: : 聽到之後我也只是笑笑的,然後跟他說,有機會可以來我工作的地方,我可以請你喝個茶
: : ,嚐嚐我家茶葉的品質。
: : 不過其實到現在一直還是覺得很難過
: : 在東港隔壁賣魚的叔叔,他的魚都是凌晨從剛下船的魚船直接批來的超新鮮
: : 在小港賣春捲的阿姨,每逢清明,排隊的人潮可以排到市集外
: : 還有很多~~
: : 家裡的茶在這幾年茶葉比較低迷的氣氛中,保持一定的成長。因此我不太認同同學的話,
: : 雖然都告訴自己,他說的不是事實,但還是有被瞧不起的感覺。
: : 因為在市集工作,老闆又是自己爸爸,禮拜四都統一沒工作,方便到產地拿貨,拜訪茶農
: : ,順便到山上看風景玩一下,或是排假彈性大,一個月放的天數真的蠻多的,常常可以到
: : 處玩,平常在工作也像在玩XDD
: : 我認為,職業真的沒有貴賤之分,在市集,我看到很多為了求生活努力的人,很多豁達的
: : 人生觀,要求的很簡單,妻小無憂生活。
: : 在我工作的地方,我學到了很多學校沒教的人情事故,並不是個沒水準的地方。
: : 它,蘊含了很多故事。
: 看到這篇,我再度手癢想回
: 但是我的帳號登入次數只有113,還是只能跟朋友借帳號來po
: ----------
: 我家住在市場,我爺爺奶奶在市場賣菜、我爸媽以前在市場賣火鍋料、我阿姨在市場賣魚
: 丸
: 等於說我從小到大,就是生活在市場裡!
: 小三時我爸媽開始賣火鍋料,我假日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跟著去市場
: 過年時更誇張,除夕前常常半夜12點做到隔天下午3點
: 三餐不定時、久站腰痠背痛又腳軟、常常進冷凍庫搬貨手凍傷又龜裂
: 最重要的是,身上都是魚腥味!!!
: 偏偏我從小最討厭的就是魚腥味,最討厭去的地方就是漁市!!
: 但誰知道命運就是這麼捉弄人,你越討厭它,就越需要去迎接它(嘆
: 如果住的時間不算,光是工作,我就在市場待了超過11年
: 原po說的市場人情味濃,奇聞軼事多是真的
: 但連帶的,市場也超級八卦
: 舉凡a家兒子娶了b家女兒到c家孫子考輸了d家孫女等等
: 市場就是今天一點小事,明天就會變成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 所以生活在市場,其實壓力很大啊!
: ---以上無敵多的題外話-----
: 其實小時候,我自己真的覺得在市場工作很丟臉
: 但是奇怪的是,我不覺得賣菜的爺爺奶奶丟臉
: 我覺得賣火鍋料的爸媽以及幫忙的我跟弟弟才丟臉
: 每天身上都是魚腥味、手上永遠都是魚漿
: 每次同學問我,你家是做什麼的?
: 我永遠都是說做生意的。
: 做什麼生意?我也都回這跟你沒關係吧!
: 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和幼稚。
: 可能是因為不贊成爸媽去做市場,連帶著討厭起市場的一切
: 所以才會可憐的有「我家在市場賣火鍋料,好自卑」這種莫名其妙的想法
: 其實在市場工作好處也不少。
: 你可以看透很多人性,不管是貪小便宜,還是特有的親切感
: 而且老實說,也因為在市場工作,我比多數同齡人來得成熟
: (雖然這跟我家裡也有一點關係啦!)
: 現在人家問我媽在做什麼,我也是很自然的回答市場賣丸子
: (我媽現在去幫我阿姨賣魚丸)
: 甚至偶爾還會很自豪的跟別人說:「興哩ㄎㄧㄚˋ不甘丹喔!」(生意人的小孩不簡單喔
: )
: 我想說的其實真的跟原po差不多
: 職業沒有貴賤,當別人看不起你的職業時,真的不需要去多想
: 笑一笑,然後跟他說我不這麼覺得,這樣就是有氣度的反駁了!
: 當然,我偶爾會在心裡大礁三字經
: 但我罵的不是對方
: 而是以前跟他有一樣想法的自己
對不起我是男生
但是看到這篇心有戚戚焉
文筆沒有很好
但只是想分享自己的小時候生活
——————————————
因為我跟我大哥和二哥歲數
差11和9歲
我會出現的原因
是因為我爸媽想要女兒
但最後還是男兒身
從小時候,就跟著爸媽
在台中沙鹿市場走跳
因為爸媽是賣菜的菜車
每天要很早去批貨
然後挨家挨戶定點兜售
每天早上三點從被窩裏被挖起來
因為家裏沒有人可以顧我
所以必須跟爸媽去市場
想睡覺就睡車上
然後大哭時
會有市場的叔叔阿姨照顧
因為小時候不懂事
在市場裏玩壞伯伯啊姨們的東西
大家也會說沒關係 小孩子嘛
(現在想起來很羞愧)
每個月只有休農曆的初三和十七
就這樣ㄧ路到進小學
才結束這菜市場人生
曾經ㄧ度自己也很不懂事
覺得為什麼只有我的爸媽是賣菜的
感覺自己身邊的同學都是家庭很好
但長大後發現
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自己喜歡親近人
喜歡誠心待人
能夠和其他人噓寒問暖
這些
都是菜市場叔叔啊姨們
在無形之中教我的
這最基層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出晚歸
過年前五天
每天根本沒什麼睡
因為晚上12點是別人的就寢時間
卻是我們出門批貨的時刻
只為了有明天的一口飯吃
讓今年的年好過點
必須每天努力兜售著自己的產品
也許現在菜販的收入
不再像以往
生活也大不如從前
但這是早期台灣80年代的
主要經濟市場
ㄧ天可以賣出兩車的貨品
包山包海,水果、海鮮、蔬菜
禽肉類都應有盡有
但我以菜販之子為榮
因為那台車從我出生到現在
我爸媽還是沒有換掉它
靠著那台車
養活了我們ㄧ家五口
讓我學習菜市場的人情味
走到哪吃到哪
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
和消費習慣的改變
那些過往最強的經濟活動
逐漸被賣場取代掉
現在的我
雖然離家背景來台南念書
但是還是很喜歡逛菜市場
喜歡那種噓寒問暖的人情味
而不是耍條碼的逼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