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三姐妹,我是姐姐,今年年底要滿27了。
從高三開始住校嚐到自由後,
就一直留連在外(大學、出社會)
直到今年搬回家,爸曾經問我,
他們會對我比較嚴格嗎?
我不說話,應該是說不出話,微笑點點頭,
我爸先是笑著說沒有吧,後來說『也許妳是姐姐,對妳才比較嚴。』
其實我都知道,嚴不嚴一回事,
對我們三姐妹的愛,不會有差別,我們都是父母的骨肉,
只是在我成長過程中,所體認到的最大只有不被認同感與孤寂,
愛是很稀薄又模糊不明確的。
現在回想起來,
甚至還會有一股尋死的衝動,
應該說我的人生歷程中,
唯一能讓我心情極差甚至出現躁鬱自殘傾向的只有我媽可以這樣了。
但除了痛苦與恨以外,我還是帶著對我媽的愛,
希望能盡我為人子女的責任,直到她走完人生最後一步。
其實我心裡有很多的不平衡,
面對我媽在我小的時候給的壓迫以及語言暴力...
我其實是不能原諒的,所以現在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但是我很愛我媽,
所以我選擇深埋起來也鮮少跟人提起。
但是我妹要我只能忘卻,
她說畢竟媽媽也改很多了,
的確在我大學以後我跟我媽的關係改善很多,
出社會後一度跟家裡失聯,超過半年不回家,
我媽因此心情很差,也怪我爸為何都不叫我回家。
我爸在我心中是比較開明的,
他說孩子大了要回來就回來,
不回來有差嗎?活得好好的不學壞就好了。
而我今年終於選擇回家住,
我想我媽也已經忘記以前是怎麼對待我的,
應該說,她也不會覺得那有什麼不對勁。
面對我小時候的不平以及疑惑,
她灌輸我的只有恨。
但很慶幸,我沒有讓自己成長為心裡只有恨的人,
甚至成為了替人著想、有成熟想法的成人,
出社會後,認識了不少人,
不同工作環境的同事,也都能成為好朋友。
(還蠻慶幸的,原本都認為真心的好朋友出社會後不可能有)
就在這個母親節前夕,我媽照往例又玩起了賭氣的小遊戲,
所謂賭氣就是,一直追著你逼問某事(大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然後一定要你一個答案,直到你回答一個她想聽的(或可以做文章的)答案,
然後跟你賭氣不理你,她就是要妳低著頭去求她理你,
等到她氣消了才會願意跟你說話,
不然這段時間你都只是空氣。
我記得她在我從小最喜歡說的話之一:
『你要知道我可以不要妳!是妳需要我!別在那邊天真了!』
媽,我已經長大了,
我可以跟妳說,我至今沒辦法原諒妳從前對我說的話、做的事,
但是我長大後的選擇還是很愛妳,
今天我拿薪水回家給妳,
妳依舊把我當空氣,
就跟我小的時候一樣,
所以我先把薪水收起來了。
其實我很習慣沒有妳的愛了,
我也不是再怎麼欺負還是只能哭哭啼啼跟著妳的年紀,
要薪水,請自己來找我拿吧。
打得有點亂,純粹心情抒發,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