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lyne (翡翠湖忠實支持者)
2015-05-18 09:08:01※ 引述《dragoneminem (dragoneminem)》之銘言:
: 推 *********: 姚的FB超好笑,在跳針醫院對胎兒當醫療廢棄物處理不夠 05/18 01:27
: → *********: 人性,啊難不成要準備小棺材嗎 05/18 01:27
: 推 ******: 我以前待的產房 處理死胎也都是鋪布巾裝在再利用的盒子裡( 05/18 01:32
: → ******: 手套盒之類的)確認無生命徵象 家屬要看 要帶回去或我們請 05/18 01:32
: → ******: 葬儀單位處理就直接整盒帶走 我不懂這哪裏不尊重? 05/18 01:32
: 推文者看到末驚慌,只是想借這議題討論一下!
: 此篇不討論原新聞醫療疏失問題,就產下後不幸死亡的胎兒一般處理的方式做討論
: 從第二段推文可以了解台灣大部分的醫院應該都是用類似的方式處理並將胎兒交給親人,
: 且第一線人員都是依循前輩們所教導的方式做處理也不能說錯或是什麼,
: 因為從以前的流程到現在就是這樣
: 但若以一個懷胎10月但產下死胎的媽媽角度來看,
: 原本該是迎接新生兒的喜悅卻馬上接收到令人心碎的噩耗,
: 在令人心碎打擊下又看到寶寶是用手套盒或裝藥的盒子裝著......
: 我想媽媽看到可能又更心痛吧... 畢竟是自己曾經辛苦懷胎10月的寶貝
: 但也不能去責怪醫生或護理師,畢竟他們也只是照一般處理的流程走
: 而且每天來來去去的事情太多了,這一刻默哀,下一刻新生的喜悅
: 但站在另一方來說,這對媽媽來說是第一次,心碎不願面對的第一次
: 今天剛好有人借這事件議題提出了,
: 那我覺得或許處理胎兒屍體這一方面或許可以更有同理心、人性化一點,
: 也是對一個曾經但逝去的生命尊重
: 關於胎兒屍體交予方式我這裡剛好有一個想法,步驟如下:
: 1. 用白色半透明霧面有點厚度的夾鍊袋裝屍體
: 一來是可以防止血水等溢出、且半透明霧面可防止第一眼看到赤裸裸的驚悚
: 一般屍袋好像也都是白色半透明霧面的材質
: 2. 在盒內鋪白色布巾,放上夾鏈袋,將多餘的布巾覆蓋上
: 此做法為看到屍體前的緩衝
: 3. 盒子用白色硬厚紙盒,盒子蓋子上印黑字如願你安息(或類似這樣的意思)
: 盒子蓋子上印字除了有節哀默哀的意味在外也是要提醒裡面裝的是屍體、
: 不是禮盒或其他物品避免不知道的人打開看嚇到
: 以上是我覺得或許日後各個醫院對於這方面處理可進行的改善方式,
: 除了避免再有如同此次新聞的爭議外也是能以更有同理心的角度來處理
: 大家對這方面有任何想法也歡迎一起討論~
我還記得我曾經發了一篇文章在媽寶板
現在在這在發一篇類似的
有一次我跟我的同學聊天
我的同學在台北某間大醫院當XX師(正確職稱讓我隱瞞一下)
我們聊到小孩子看醫生的事情
我的同學就勸我,有些話媽媽自己多做一點判斷,不要全聽醫生的
聽了我就很納悶,你都在醫院工作了,怎麼會叫我不要相信醫生?
同學就說
最近醫院都告訴員工"請把醫療當成服務業來做"
這是為什麼咧?因為醫院不時就會收到某醫生服務很差
或是XXX品質不好之類般像是奧客的投訴
醫院接到都煩了,一個不小心還會上電視,讓他們很緊張
我的同學說,這之後他就看過內部的一些員工
服務做的超級好,但是報告都亂做
所謂報告就是像是病歷或是檢驗資料的東西吧,會影響後續的處理
結果這樣的員工還受到稱讚
反之,他說有很多認真的醫生或是員工,只是因為比較沉默,就被病人投訴
他對現今的狀況真的很失望
也一直很想換跑道
我是沒給這位報導中的陳醫師看過
不過我生過兩個小孩,知道懷孕的可怕
一個媽媽是高齡且高危險妊娠的產婦就算了
那個高達112公斤的體重是怎樣!!?
嘴巴不知道要節制一下嗎?
再說,就算沒懷孕,112公斤在健康檢查表上,也是大紅字吧,更何況還懷孕
而且胎動沒了兩天才就醫,這已經不是遲鈍的問題了
身為一個孕婦,基本該注意的常識一點都沒有
寶寶過世又怪人家給他亂包裝
我們撇開包裝這件事不談
寶寶今天會突然的離世,難道跟你這位媽媽沒關係嗎?
講句真的,寶寶能平安出生,我認為是2分天註定,7分靠媽媽努力,1分遇貴人
主要的十個月還是必須靠著媽媽努力
最後那一分,就是需要幫忙接生寶寶的醫師
最後要回到重點,不管醫療是不是服務業
就算是服務業好了(有人說醫療是醫療服務業..),醫生也不是神仙
他已經盡了他的全力
你還要凹他包裝未免也太過誇張
現在醫院還兼包裝業嗎?還是做金寶山的
要不要拿包裝型錄給你啊?不然包的不合你意,又上電視怎瓣
做人,真的要給點尊重
你這孕婦懷孕又不配合就算了
還要吃人夠夠是怎樣?連包裝都凹,醫院沒欠你好嗎
另外,真的希望這些民代有腦一點
不要想濫用人的理盲濫情上電視
醫生真的很可憐耶
拜託,我還希望我孫子出生的時候還有婦產科醫生好嗎!
作者: beautifulday (好日子) 2015-05-18 11:14:00
推 這篇中肯 別為一時情緒 害到大部分人的就醫權益醫療產業搞得跟服務業一樣 根本沒有意義吧服務好但病治不好 根本本末倒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