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學長,熱衷於旅行。
每每當我們在圖書館念書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他在外頭趴趴走,並發一些看起來很爽的
文,而且總會強調”一個人”、”自己”的旅行
一開始會覺得滿厲害的,可以一個人去很多地方
但久了以後,實在會覺得一天好幾篇文來告訴大家我現在哪裡,真的太多了,甚至,有些
真的過於炫耀,更是突顯了我們生活的乏悶
因為是一個人,他總會用各種方式拍出很有fu的情境照,手機綁樹上、運用地形地物來定
時自拍等等,各種視角搭配上他漂泊流浪的剪影,以及一些”我流浪、故我在”的文字,
或是一張偌大空間只剩一人的清場獨照,讓人想著他到底花了多少時間等待來取得一張讓
他滿意的照片。
然後他出書了,用著感受不到任何溫度的文字與那些裝模作樣的”瞬間”。
旅行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不用提像他那
樣頻繁的出國打卡po一些看起來很有意境的流浪文。
我也曾經在國外生活一年多,去了一些城市旅行,但總會覺得那些美好的記憶片段發生的
都是在日常裡、在生活中,而不是那些我僅駐足數日,輕輕踏過的城市。
=================================================================
我打工的店裡有一個年輕的前輩,還沒滿三十歲,只上了幾個月的班就當上了副店長。
他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不管是和客人相處,或是和大客戶接觸,都是非常真誠有禮,很
多客人都會為了他而願意再次回來消費。
我不曾真正和他聊過他的經歷,但我曾聽他和客人聊著他第一份工作是海豚飼育師。
後來才聽說他有潛水教練執照、電視台攝助,以及更多我不知道的經歷、熱愛攝影、衝浪
、拳擊、畫畫、生活。我總是看著他拿一支鋼筆在練很難的字型,他總是笑笑地跟我說:
喔,我自己興趣,不練就生疏了。
他是很有才華的人,但他唯一的缺點是不會念書。也因為不會念書,薪水沒有辦法真的很
高。
有一次聊天時他說他覺得壓力很大,他想娶回家的女生跟他說了一句:你什麼都好,就是
沒前途。
那時覺得很惋惜也思索了一下,現在這個社會上,會唸書的人好像總是能比較順利的拿高
薪,但也許,他們會的也只有唸書;而那些認真生活追求熱愛的事物卻不擅念書的人,還
在跟生活掙扎著。
我前幾天看到副店長的一張照片,跟那位總是發旅行文的有錢學長相比
覺得這才是會讓人感動的瞬間
而不是那些為了拍照而拍照的等待瞬間。
http://imgur.com/l1V71J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