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閒聊。
今天下班後,翻翻FB,發現藝術家雜誌社在國藝會刊出了徵人文,
條件對藝術圈來說很普通,英文聽說讀寫流利,會第二外語佳。
不過每個假日都要加班,平日也要加。
就寫在徵人文裡面,清清楚楚,要忍受長時間加班。
我想起前份工作,畫廊協會成員中的某超老牌畫廊之一,
老闆的女兒(現在是真的老闆了),對我和我同事說:
「大學生起薪不是都22k嗎?我給你們28k很高了不是嗎?」
想了想,為了台灣的藝術圈或者為了美術系學弟妹與後輩好、或者一股怨氣,
直接在粉絲團徵人文開砲:
「一直有疑問,長時間常態加班,為什麼不請多點人呢?」
這句話其實大不逆,我的師長們許多都受惠於此本雜誌,
甚至我可能未來就這麼黑掉了別想回藝術圈工作。
但多少人以為藝術奉獻之名,
叫藝術家喝露水生活一般的不給錢、甚至質疑這麼愛錢,
剝削藝術家之餘,同時剝削藝術行政人員。
在批踢踢我曾看過有人表明他也在畫廊協會某畫廊中工作,台大畢業開22K,
因為老闆說他非本科系,就算他就在該畫廊實習過。
比較正常一點畫廊的月排休6日固定休周一,要求低一點,27K。
前公司的確開不低啦,月休8日固定休周一其他排休,28K,但當時沒勞健保沒年終。
或許是太多人對藝術有憧憬,願意領低薪燃燒熱情,
總看到畫廊雇用著年輕人,博物館充滿工讀與實習生,
一批燒完換一批人進去。
我太弱,發現在前公司畫廊沒前途後,沒辦法從藝術圈內跳到更高薪水的職位,
再上去不是要碩士,就是要英文精通甚至留學過。
只好離開藝術圈,薪水馬上往上增加,年終、勞健保、見紅休、颱風假也安心放。
台灣的藝術環境是很艱困的,就是包了個美麗糖衣。
(這篇主要講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的困境則是另一個層次...囧)